曹操是不是忠臣?为什么迎天子之前,和之后相比差距这么大?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忠臣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曹操曾经是东汉的朝廷官员,早年时期更是刚正不阿,敢于直接去挑战权贵,仗打宦官亲属,曹操是丝毫没有留情。而再来看看早年曹操的很多表现,实际上都透露出曹操的忠诚属性。光和元年时期曹操因为自己的亲属而被免官,后来曹操被拜为拜议郎,还是依旧仗义执言,热血满腔。之后曹操从东郡太守的位置上退下的时候,再一次又得到汉灵帝的启用时,曹操的理想是成为征西将军。



曹操

如同是曹操在《明志令》里提到的一样,曹操从来没想过要成为枭雄,仅仅希望成为大汉将军,为国效力的忠臣。后来何进和宦官相争,袁绍从中进行挑拨,企图渔翁得利的时候,曹操看透了本质,并且明确地表示杀宦官不需要调用外臣,不需要召见丁原和董卓。结果何进被杀,宦官也被袁氏兄弟杀干净,此时东汉岌岌可危,还是曹操在想着办法控制局面。



曹操

等到董卓开始把持朝政,并且提出了废立皇帝的时候,袁绍的理想是坐拥河北,成为北方的霸主,这一点在东汉还没有垮台的时候,已经出现在了袁绍的心里。相反曹操被认为是以后的枭雄,然而曹操却是第一个果断回到老家,拉起一支队伍要对抗董卓的人。而当时的曹操一无所有,只有自己父亲曹嵩给的赞助,兵力也不过只有五千。



曹操

同样的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诸侯们都不敢轻举妄动,都不肯成为第一个出力的人,此时只有曹操独自发兵,靠着五千残兵对抗,实在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典范。失败之后曹操一样是保持着忠臣的本色,在袁绍阵营之中,曹操不肯接受袁绍的册封,也不愿意改立皇帝。此时曹操依然是忠臣,坚守着对大汉的最后底线。



曹操

但是这一切却从迎接汉献帝之后发生了改变,按照《后汉书》的记载是“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在汉献帝的身边,安插的全部都是奸细,汉献帝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实际上却不过是一个傀儡。而汉献帝几次想要发脾气,甚至是要和曹操刀剑相向,但是最后以曹操再也不见汉献帝而告终。所以从此曹操也是告别了自己的忠臣身份,成为了众人口里的奸雄。



曹操

但是曹操挺冤枉的,在这里提一个过去的例子,在秦末起义之中,陈胜有一个将领名为周市,周市本身就是魏国人,于是陈胜也就许诺,只要周市打下了魏国的土地,那么周市就是魏王。但是周市却不肯,并且说“天下昏乱,忠臣乃见。”;随后也是五次向陈胜提出,要让魏国公子魏咎为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