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之战:文臣客串前敌指挥,击溃20万金兵,还间接整死金国皇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金正隆六年(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海陵王不顾统治层内部的反战情绪和各地各族百姓如火如荼的反抗而造成后方不稳的危险,决意发起侵宋战争。

1、海陵王的南侵计划

按原计划将60万大军(号称百万)兵分四路南进:

海陵王亲自率领主力20万由汴京进军寿春,以太保、枢密使完颜昂为左领军大都督,尚书右丞李通为副,尚书左派纥石烈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判大宗正乌延蒲卢浑为副,御史大夫徒单贞为左监军,同判大宗正事徙单永年为右监军,左宣徽使许霖为左都监,河南尹蒲察斡论为都监,皆扈从海陵王进军。



以武胜、武平、武捷三军为前锋,徙单贞别将兵2万入淮阴,护卫大军侧后。

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为副,率军7万由山东出发,自海道直赴南宋都城临安。

以太原尹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济南尹仆散乌者为副,率军10万自蔡州南下进攻荆襄地区。

以河中尹徒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平阳尹张中彦为副,率军5万由凤翔府西攻大散关,驻军以待后命入川。

此外,以皇后、太子光英留守汴京,以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参知政事敬嗣晖在汴协助太子处理政务。

海陵王在大肆屠杀以前被俘的辽、宋宗室130余人以示威之后,在风雨飘摇中义无反顾而又雄心勃勃地踏上了“混一天下”的不归路。

2、醉生梦死的南宋君臣

有关金朝决意叛盟南侵的消息,早在数年前就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江南,但一向麻木而混噩的南宋君臣对此决然不信,认为是那些主战派为了破坏和约而有意散布的谣传。

绍兴二十八年冬,国子司业黄中出使金朝还,上奏说金人正在营建汴京,要求宋廷“不可不早为之备”,但此忠告引来宰相汤思退的大怒,黄中遭到贬职处分。

绍兴二十九年夏,礼部侍郎孙道夫使金还,上报金军紧张地进行战备的情况,高宗一脸不相信,反问道:“朕待彼甚厚,彼以何借口出兵?"

哭笑不得的孙道夫只得耐心解释:“彼身弑其君而夺其位,区区出兵之事,岂需借口!”

但宰相汤思退、沈该不以为然,认为是孙道夫为了引荐张浚而有意如此进说,故将孙道夫贬知绵州。

但此事有关半壁江山是否能坐稳,高宗还是决定派人前去金国一探虚实,不料,使臣王伦秉承宰相之意,回报高宗道:“邻国恭顺和好无他,此皆陛下威德所至。”



高宗一听,对自己未听备战舆论而轻举妄动,感到十分庆幸,于是昏庸的南宋君臣仍旧高枕无忧,一意歌舞游乐于明丽的西湖风花雪月之中。

绍兴三十年(1160),金人南进的形势已经明朗化,但还是未能唤醒处于醉梦之间的高宗君臣。

是年正月,金使施宜生来到临安。据说施宜生为福建人,曾参加范汝为的农民起义,失败后间道逃入北国为官。

因此,陪伴金使的吏部尚书张焘以故乡之情劝说施宜生,悄悄地打听军情。施宜生害怕海陵王的严刑,待与张焘个别相对时,为隐语道:“今日北风甚劲。”

又取桌上毛笔敲着桌面,说:“笔来(意必来),笔来。”暗示金军必定南侵。

据说施宜生北还,因随从告发其泄密,而被海陵王一怒杀死。但这消息依然不为高宗所重视。八月,宋使贺允中回来明言“金人必叛盟,朝廷宜为之备”,反而被迫致仕还乡养老。

3、金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

到年底,金人南进的消息再也不容回避、隐瞒,一意主和的左宰相汤思退因此遭到抗金人士的猛烈抨击,高宗不得不顺应朝野舆论,将汤思退免官,由右宰相陈康伯主持布置两淮防务。

绍兴三十一年(1161)五月,金使高景山、王全来到临安,指责南宋“沿边买马、招致叛亡之罪”,明确要求南宋派大臣到汴京,商议割让淮南地区给金之事。战争迫在眉睫,南宋君臣再次议论纷纷不定。

海陵王曾预言:“江南闻我举兵,必远窜耳。”果然,宋廷主和派又极力主张逃跑退避,民间纷纷传言高宗欲“幸闽”、“幸蜀”,人情汹汹。

陈康伯竭力主张:“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圣意坚决,则三军将士斗志自倍。”

高宗虽然害怕,但也知此次战事非比往昔,如听任金军过长江,恐怕自己的半壁江山再也无从保全,故同意陈康伯的抗金处置:

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川、陕防务;命成闵为荆湖制置使,率军3万屯驻武昌,防守长江中游;命老将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兵马,担负江淮地区抗击金军主力的重任;以李宝率战舰120艘、弓弩手3000人,深入山东胶州湾袭击金朝水军。

刘锜年老且病,但闻命即行,扶病从镇江北渡长江进驻扬州,派兵北上进抵宝应、淮阴等地,布置淮东防务。



此时负责淮西防务的副帅王权赖在建康府不肯进兵迎敌,在刘锜的再三督促下,才与妻妾哭哭啼啼地告别,将家中金帛装船运走,但方到长江北岸的和州就不动了。

刘锜严令再三,命王权进军寿春,王权不得已才进抵庐州。十月初,刘锜赶到淮阴,金军也抵达淮河北岸,因王权龟缩在庐州,淮西河防无人防守,金军从容渡淮南下,兵锋直指长江,如入无人之境。

王权一听到金军已渡过淮河,即从庐州后逃和州,再向采石溃退。

在淮东的刘锜孤军难支,只得后撤到扬州,再退守瓜洲。最后刘锜因军心浮动,自己病重难以指挥作战,不得不率军退回镇江,专守长江防线。

金军前锋在未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迅速进抵滁州,占领真州、和州、扬州等,兵临长江,指日誓师渡江。

金军临江消息传来,临安一片惊恐,文武百官除陈康伯、黄中外,纷纷将自己的家属送出临安避难,高宗又想重演故技,再次逃入海上躲避金军,经宰相陈康伯的竭力劝阻,才表示要亲征,进抵平江府,任命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为参赞军事;以心腹杨存中为御营宿卫使;以御史陈俊卿之言,召贬居永州的张浚判建康府;以御营先锋都统制李显忠代将王权之军,昭示天下,准备抗战。

但高宗暗地里还是命令建造御船,以备海上逃命之需。就在高宗表面积极备战,心中惶恐不安之际,在遥远的北国发生了出乎在长江一带激战的宋、金将士意料之外的事变,局势猛然间朝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

十月八日,在海陵王率领大军渡过淮河,进兵庐州之时,金东京留守完颜雍在辽东发动政变,自称皇帝。

4、后院起火

完颜雍,一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系金太祖之孙、完颜宗辅之子,金熙宗时封葛王,官兵部尚书,海陵王时降封曹国公,为东京留守。

秉德以谋立完颜雍之罪被海陵王杀时,完颜雍即从海路进献珍宝以示忠诚,海陵王因此未加戮杀。

不久,海陵王闻完颜雍之妻乌林答氏“仪容整肃,召之”,乌林答氏对完颜雍说:“我不行,天子必杀君。我当自勉,不以相累也!"



结果她在赴京城途中乘隙自杀、保全了完颜雍的性命。完颜雍对妻子之情义十分感激,后来他当上皇帝后,追封乌林答氏为皇后,终其一生未再别立皇后。

虽然完颜雍处事非常谨慎,但海陵王对他还是颇为忌疑,以心腹高存福为东京副留守,时刻监视完颜雍的一举一动。

是年九月,完颜雍用造兵器剩下的器材制造了数十副铠甲,高存福便责问道:“留守何为造甲?"

即遣密使向海陵王告发,并与推官李彦隆密谋夺权。此时,海陵王杀徙单太后、杀皇弟等宗室贵族、杀枢密使仆散忽土等的消息传到辽东,高存福密谋活动也被人告知完颜雍,更令完颜雍不安的是,当时普遍传言海陵王欲杀尽宗室兄弟。

完颜雍去询问其舅兴中少尹李石的意见,商议对策。

李石足智多谋,时因病退居辽阳家中,他向完颜雍分析的大势后,劝完颜雍乘海陵王南下攻宋无暇北顾之际,先下手发动政变,夺取天下。

此时完颜雍奉命出兵阻击契丹撒八等起义军,婆速府路总管完颜谋衍奉命领兵5000助战,也劝完颜雍当机立断。

于是完颜雍下定决心,在寺庙里设宴大会官属,等到毫无戒备的高存福、李彦隆一来,便出伏兵执之。当时,从各地征召来的南征将士不断在中途逃亡,自辽东征调的女真士兵因不愿南下,行至山东时,在曷苏馆女真猛安完颜福寿等率领下,扬言于路道:“我辈今往东京,立新天子矣。”

2万余众一起叛逃回辽阳。十月八日,完颜雍在完颜寿福、完颜谋衍、李石等的支持下,正式在东京辽阳府发动政变,杀高存福,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以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建忠为左监军,完颜福寿为右监军。同时下诏废黜海陵王,暴扬其罪恶数十事。数日后,中都留守阿琐等纷起响应。于是金世宗决定迁赴燕京中都,抚定天下。

5、金军南渡长江尝试

在金军的进攻下,南宋在江北的军队纷纷败退,全部撤回江南。



海陵王亲至和州督战,赶造战船,在江边建造督战台,准备渡江进攻采石要塞。

海陵王完全认为大军一到,即刻就能消灭宋军,擒获高宗,更为荒唐的是,海陵王为了使绝色倾国的宋帝妃刘贵妃在被俘后不至委屈,竟然命令侍女在军中准备好“衾褥之新洁者,俟得贵妃即用之",一副手到擒来、志满意得之态,不意后院竟然已经起火。

十一月初,海陵王身披黄金甲登上督战台,杀黑马一匹以祭天,以一羊一猪投入长江祭祀江神,然后召都督完颜昂、蒲卢浑说:“舟楫已具,可以渡江矣!”

海陵王显然高估了自己,但聪颖而惯使权术的他也知军中的畏敌情绪,于是当晚又派人对完颜昂、蒲卢浑说:“前言一时之怒耳,不须先渡江也。”

次日,海陵王派遣总管阿林、阿散率领舟师先渡江,并立下“先渡者与黄金一两”的赏格,在江岸置立红旗、黄旗以号令进止,红旗立则进,黄旗仆则退,指挥战船从杨林口进入长江,冲向南岸。

6、采石之战

此时江南形势一片混乱,南宋督视江淮军事的叶义问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宋军自镇江北渡长江进攻瓜洲,大败而归,左、右军统制魏俊、王方战死,叶义问欲逃,被部下强留在建康府。

此时虞允文被遣往芜湖犒赏士卒,并监督王权向李显忠交出军权。

谁知虞允文来到采石,王权已离军去了临安,而李显忠还未至,从江北一路溃散下来的士兵仅1.8万余人,三三两两坐在道边歇息,士气低落,不复成军。

虞允文眼见军情万分紧急,如坐待李显忠到来指挥军队,肯定会误国事,于是整顿溃兵,激励士气,召集诸将勉以忠义,并道:“金帛、官吏任命书皆在此,以待有功者赏之!”

这支军队并非不能作战,只是因为胆怯的主帅临阵脱逃才瓦解了军心,一路溃逃至江南,今知虞允文毅然担负起指挥重任,纷纷表示:“今既有主帅,请死战!”

这时有人劝说虞允文道:“公受命犒师,未受命督战,万一兵败,公将受其咎。”

虞允文大声答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于是指挥步兵扎营列阵,分水军和沿岸船民义军为5队:

一队在正面防守,两队分守左右岸,另两队隐蔽于支流河道里作为机动。指挥方定,金船数十艘已冲向南岸,宋军抵挡不住,退向岸边。



虞允文见状不好,亲至军中激励勇将时俊说:“汝勇略闻名四方,今立在阵后岂不似小儿女耶?”

时俊闻言,大吼一声,手舞双刀出战,士兵也随后死战,稳住了阵脚。

此时,当涂县民兵驾海鳅战船(一种比较先进的轮浆战船)冲锋,将金船冲散,分为两处,金军小船纷纷被宋大船撞沉,金兵或淹死,或杀死,小部分逃回北岸。

次日,虞允文索性命宋水军抵达杨林河口,阻击企图进入长江的金水军,并派遣敢死士,将留在长江里的金船全部烧毁,粉碎了海陵王欲从采石过江的企图。

采石之战的胜利,虽然战果并不大,但意义却很重大,开战以来宋军低落的士气,至此因受到此战的鼓舞,大为高涨,而金兵受挫,也成了其此次战局的转折点。

7、宋金海战

采石之战遭挫,海陵王因战船被毁,于此处渡江已无可能,当金军在瓜洲击败宋军的战报传来,促使他决定率领大军移师扬州,准备从那里过江。

此时金世宗在辽东政变、自立为帝的消息传到了军前,海陵王对金世宗定“大定”为年号一事耿耿于怀,喟然长叹道:“朕本欲平江南后改元大定,此非天乎!”

他怕臣下不信,还拿出预先写定的“一戎衣天下大定”的改元诏书给众人看。

金军兵分四路南进,其西路进攻四川的金军,在宋将吴璘的迎头痛击下,退守凤翔府、大散关、和尚原一带,秦、陇、洮、兰、商、虢诸州先后被宋军收复,形势不妙。

自蔡州南下的金中路军,进攻通化军、樊城失败,转攻淮西,但因看到宋军已有准备,且所积粮草又遭宋军焚烧,只得改向淮东,成闵率领宋军与忠义民兵趁机收复了邓州、新蔡等地。

受命于十月十八日从海路直赴临安的金水军,此时正待在胶州湾内的陈家岛外候风待发,直到十月下旬还未起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