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鬼节、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为何都在七月十五?一文了解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我国传统的岁时节庆生活中,宗教色彩最浓的节日,当推“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道教徒在这一天供斋祭神;佛家弟子亦在此日举行盛典,作“盂兰盆斋”;这天又是民间上坟祭祖之日,人称之为“鬼节”。

因此,这个节日显得丰富多彩。

1、中元节——道教斋醮

中元节由来已久,源出道教,至迟到南北朝时代已开始流行。

据《道经》载,七月十五日为中元之日,地官下降,以定人间善恶,因之道士在这一天要清心洁身,筑坛设供,向道家众圣供奉各种花果、珍奇异物,“清膳饮食”,讲诵道经,求福免灾,书表章以祷神灵。

这种设坛祭祷的仪式称为“斋醮”。

据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籤》载:

道教设坛祭祷之法有九,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士庶设之。

书中说:

如臣庶上为帝王祈祐,当作祈谷福射坛,凡一千二百位;或为父母师尊禳灾祈福,当为醮设坛,随仪增益也。…倘非时祷祀,不及备此三坛,亦当精洁词章,鲜异花果,叩鼓集神,恳祷而告。

这是道教修斋设醮的重要仪式。

为何叫“中元”,这就要说道教传统里面的——“三元”也就是“三官”,所谓“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也有说法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这是中国古代道教,以一、七、十月的每月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节在唐代极为盛行。李商隐《中元作》诗道:“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请回”。

上清是道教幻想的仙境,为太上道君(亦称灵宝天尊)所治,称上清仙境。作者在诗中描绘了道观斋醮情景。

众所周知,唐代尊崇道教,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二月,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亦改名为《南华真经》。

此后,给老子累加尊号,如“大圣祖玄元皇帝”、“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等,使老子的地位愈来愈高。

据《明皇实录》载,每当中元日,玄宗命崇元学士讲诵《道德经》、《南华真经》,令近臣贵戚都来参加观礼。

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说,中元节是中元地官考校之日,是地官“赦罪之辰”。

中唐诗人王建的《宫词》写道: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诗人令孤楚《中元日赠张尊师》,诗道: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拈来,脱口而出,含义丰富,情味悠长,令人感到蕴含深厚,耐人咀嚼,是难以数计的中元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晚唐,崔致远代高骈写了多篇三元斋词,它的核心是祈求三清帮助,早日击败黄巢农民军。



三清是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三尊神,即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

这三神主三天三仙境,为三洞教主,皆为元始天尊化身。卢拱《中元日观法事》大力宣扬道法无边,或是目睹长安开元观的中元庆贺法事,“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

玉京是道教天帝所居之地。或是说,庆贺中的舞姿优美如天仙,动听的歌声能吸引仙女停步,剑器舞的技艺犹如双鹤飞翔,乐器所奏曲调优美,惊染鲜花而致飘落。

道士们欢庆中元法事时,也正逢世俗广泛祭祀先祖亡灵之日。

2、中元节——祭城隍

城隍是道教传说中守护城池中百姓的神,可以“剪恶除凶,护国保邦”,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安。

加之城隍又是管领亡魂之神,“统理阴阳,兼司人鬼”,即兼管地方阴曹幽冥,堪称无所不司。

当道士供斋祭神,超度亡魂时,须发文书“知照”给城隍(叫“城隍牒”),方能“拘解”亡魂到坛。正因为如此,道教信徒十分尊仰城隍神。

据说城隍神是由《周礼·郊特牲》天子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化而来。

自汉末道教形成之后,到了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于芜湖最早建城隍。

又据《北齐书·慕容严传》载,北齐大将慕容俨镇守郢城(今河南信阳)首先祭城隍。

降至唐代,从李渊起就以道教教主的后裔白居,积极扶持道教。玄宗尊老子为大圣祖,叫人画老子像颁示天下,并在诸州置崇玄学。



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和新昌公主入了教,杨贵妃亦曾被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在玄宗的倡导下,形成了道教发展的高潮,各州府也建道教道官,道观,郡县皆祭城隍。诗人张说、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皆有祭城隍之文,留于后世。

3、盂兰盆节的起源

农历七月十五日,既是道家的中元节,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称“佛腊日”,或“佛欢喜日”,或称“僧自恣日”,也称为“盂兰盆节”,或称为“盂兰盆斋”、“盂兰盆会”、“盂兰盆供”。

“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

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引《盂兰盆经》载:

释迦牟尼弟子目连,用天眼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救度。
释迦牟尼说:你母亲的罪重,不是你一个人救助得了的,要有十方众僧神威的力量。到七月十五日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盂兰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可使你母亲解脱。目连遵照佛祖的意思做了,其母解脱了痛苦。
他高兴地禀告佛祖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

这是此俗最原始的形态。

此后,佛教徒根据目莲救母的传说兴起盂兰盆会,大肆美化装饰,甚至雕木刻竹,做糖果、胶蜡烛、剪彩图,穷尽美妙的技巧,举行隆重盛大的超度亡魂的祭祀活动。

中国佛教徒从南北朝时代起开始流行这一风尚。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月十五日,出家僧众都设盂兰盆会,供养众佛。宗懔生于南齐,曾在襄阳为萧梁官吏,后仕于周,有可能目睹盂兰盆会。

他的文字应是有根据的。众所周知,东晋末年广泛传播的佛教,到了南北朝时代大为流行。南朝梁武帝萧衍鼎力提倡佛教,定佛教为“国教”,并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使僧众剧增,仅南京一地就达十万人。



南宋天台宗沙门志磐著《佛祖统纪》记载:大同四年(538),梁武帝亲临同泰寺,设盂兰盆斋。

《释氏元帖》也说,梁武帝每年七月十五日入寺送盆供养诸佛。于是从那时起盂兰盆会遂成为佛教节日,相沿成俗,每逢这一天,凡信佛者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庶民僧众,无不入寺举行纪念活动,以供奉佛祖。

从目连超度亲人亡灵的宗教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盂兰盆会的基本精神是一个“孝”字,这和儒家的慎终追远的思想完全相通,亦合乎道家的修行标准,可说是集佛、道、儒三家学说于一炉。

宗教与儒学的彻底合流,使中元节很快由寺院走向民间,由纯佛教、道教的节日变成为汉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逢盂兰盆节,寺院和民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祭奠、超度亡灵的活动,其热烈的程度并不亚于清明赛龙舟。

盂兰盆会的宗教活动,从七月十四日就开始筹办。

据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一书介绍,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寺院先在山门上贴匾,上书“兰盆盛会”四个大字,准备好第二天所需器具。

次日晨,修行仪式结束后,寺院僧尼人人动手搭兰盆坛,设五行桌,每行中间放方桌一张,左右设条桌两张。

前四行的条桌上供奉数十盘果品,第一行方桌供一大锡钵盂饭;第二行方桌供一个大盂兰盆,里面装着各种熟的素菜,要分成24种颜色;第三行方桌供一大碗净水,水中浸着几朵鲜花;第四行方桌供一大瓶荷花;第五行方桌中间方桌设置香案,两边条桌放僧众的东西。

兰盆四周用木栅栏围起,在南北方向的栅栏上各开一小门,门前有两僧人把守,供僧尼及参加孟兰盆会的施主出入。

兰盆场内,禁止吃酒肉的闲人出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