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居然有3个东周、西周?真相:西周、春秋、战国各有1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看先秦时期的电视剧时候,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电视剧,大家总会把东周、西周认为是以“周平王东迁”为界的东周、西周,相应地,将“东周君”、“西周君”认为是周平王东迁前后的“周天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实际上在战国后期,周天子、东周君、西周君共存达百余年。



对于“东周”、“西周”的定位错误,直接导致了理解的混乱,更糟糕的是让人产生一种错位的历史感,不知所云。

举几个例子,比如《史记·周本纪》最后一段:“周君、王赧卒。”

应该是西周君和周天子(周赧王)都逝世。

在南朝裴骃的《集解》中认为“周君”、“王赧”是同一个人;宋朝的司马光组织人编撰《资治通鉴》的时候也糊涂了,以为周君和周天子是同一人。

东周、西周所指,在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变化:

第一次的是以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对洛邑(今河南洛阳市中心王城公园一带,即“王城”);
第二次是王城(今河南洛阳市中心王城公园一带)对成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
第三次是河南(即“王城”,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对巩(今河南巩义市)。

我们来看三次变化的历史轨迹。

1、第一次东周、西周变化

周王朝的起源,传说源于一个叫“弃”的人,这个人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居住在斄(lí,今陕西武功县),后来子孙迁往豳(bi,今陕西彬县东北),到古公亶父时,迁往岐山之南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七十里),并以地名为号曰“周”。

后来,又将大本营迁往程(今陕西咸阳市北原上),周国的首领姬昌(即后来追封的“周文王”)灭崇国(今陕西西安市户县一带)后,将大本营迁往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姬昌逝世后,其儿子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讨伐商纣,攻下商朝的离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灭掉殷商建立周王朝,并将首都由丰迁往镐,自己称王。可惜姬发英年早逝,灭商后不到两年就死了,所有的内政还没有来得及铺张开。

姬发临终前将幼子姬诵(即后来的“周成王”)交给弟弟姬旦(后世称之为“周公”),让他务必兢兢业业辅佐姬诵直到他长大临朝。姬旦摄政,但在姬诵长大成人后又还政于姬诵,其美名彪炳史册,这个典故被后世称为“周公辅成王”。

在成王姬诵年幼之时,所有的朝政都暂由周公姬旦来决断。虽然武王伐纣成功,但周公深知周王朝的整个政权并不稳定,人心还没有收服。



为巩固政权,笼络殷商的民心,周公采取了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封邦建众,“众封亲戚以屏周”。把对周王朝开国有功的臣僚、周王朝的直系血亲分封到首都镐周围,用来拱卫京师。

二是虽然灭纣,但并不能短时间内将殷商余党势力彻底铲除。为笼络殷商余党,将原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同时将周武王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的土地分封到殷周围,用来监视商纣王之子武庚的行为。

除此之外,将殷商权力象征的九鼎从殷商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迁走,迁到郏酃(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并在政治上“去殷商化”,将“郏鄏”这个地名改名为“王城”。

三是将殷商那些顽固抵抗周王朝的余党和顽民与武庚的封地剥离,使其主仆分离。并将这些顽民迁到成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并将它设为“下都”,也就是陪都。

设置下都的目的,一方面给予首都之名以笼络殷民,另一方面由周天子直辖管理。

也就是说,在周王朝建国后,有一个首都,叫镐,一个陪都,叫成周。

周公摄政第五年二月,成王进行了一系列祭祀行动,又派召公实地勘察了地形,最后根据占卜结果,决定新都的具体地址在涧水以东、漉水附近的地区。

三月十四丁巳日,杀两头牛祭天帝;十五日戊午,杀一牛、一猪、一羊祭土神;二十一日甲子,正式开工动土。新都按照当时的都城规范建设,为四方形,边长九里。城外有郭,边长二十七里。城的四面各有三座城门,一共十二座。

城内道路是棋盘式的网格,纵九经横九纬。新都建造了将近三年。周公把新都命名为“成周”,是“成就周室”的意思,同时,镐京改名为“宗周”,就是周室的祖先之地。

汉朝时,属于河南郡雒阳县。



周王朝的王位自周武王起,一直传到周幽王,经历了十二任天子,历时约三百年:

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

周幽王时期,周王朝出现了一些变故:

一是原本设想“众封亲戚以屏周”的诸侯坐大,而且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二是周幽王为政不善,没有处理好国内诸侯大臣的笼络问题,加上其个人腐败的生活,为博取一个叫“褒姒”的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导致本国诸侯与外部少数民族部落——戎狄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黄河流域以北和西北地区)勾结,合兵进攻首都镐。周幽王在混战中被戎狄杀死。幸得赢秦诸侯(即秦国祖先)、郑国、卫国率兵解围,才不至于被灭国。

幽王之子即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首都镐仍深陷戎狄包围之中,周王朝君臣整日战战兢兢魂不守舍,于是考虑迁都。

迁都很自然想到了除了首都之外的陪都——成周。于是,迁到成周,并将其作为新首都。周平王的这一次迁都,史称“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后,因新首都的位置处在原首都镐的东边,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在表述上有所区别,于是称“平王东迁”后的周王朝为“东周”,而称此前的周王朝为“西周”。

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这里的“西周”、“东周”之别,当时并无此说,完全是后世历史学家的人为分割。

在当时的周王朝来说,还是称“周”。因为它本身就是同一个王朝,其权力属性没有改变。

东迁之后,周王室衰微,开国之初第一代“众封亲戚以屏周”的直系血亲,和亲密臣僚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

有的因为势力逐渐扩大而自主独立,有的因为周王朝没有更多的财政支持而逐渐脱离周王朝,或臣服于其他诸侯,或被吞并灭亡。

虽然名义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东迁后的周王朝只直辖七个城而已:王城、成周、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平阴(今河南孟津县)、偃师(今河南偃师西塔庄村一带)、巩(今河南巩义市)、缑(gōu)氏(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南缑氏镇)。

这是第一次东周、西周的变迁。

2、第二次东周、西周的变更

周平王东迁后,其子孙在成周继续繁衍。



鲁国的史书《春秋》从周平王东迁开始纪年:

周平王(在位执政51年)→周桓王(在位执政23年)→周庄王(在位执政15年)→周僖王(在位执政5年)→周惠王(在位执政25年)→周襄王(在位执政33年)→周顷王(在位执政6年)→周匡王(在位执政6年,无子传给弟弟定王)→周定王(在位执政21年)→周简王(在位执政14年)→周灵王(在位执政27年)→周景王(在位执政25年)→周悼王(在位执政1年,无子,传位给弟弟敬王)→周敬王(在位执政44年)→周元王(在位执政7年)→(《左传》纪年终)。

由于这一段时期的大事记载在鲁国史书《春秋》上,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时期”。

周王朝的王位传到周悼王时,仅直辖七个城的周王朝发生了一次变故——子朝之乱。

这一次内乱虽然发生在周悼王时,但是其动乱的原因却要追溯到周悼王的父亲周景王。

周景王时,周王朝的法定继承人——太子姬寿早死。于是改立另一个儿子姬猛为太子。

姬朝(即子朝)是周景王庶子,周景王晚年非常宠爱他,于病重时嘱托大夫孟宾扶立子朝。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逝世。



周王朝开始了王位之争:一个是庶子姬朝,想夺取王位;另一个是太子姬猛,想守住王位。周王朝的卿大夫单穆公、刘文公等支持姬猛,并立其为王,即周悼王。

就在这一年,即位不到一年的周悼王又逝世,没有子嗣,其弟姬匄(gài)继位,是为周敬王。

姬朝及其党羽先后盘踞于京(今河南洛阳西南)、郊、鄩(今河南巩县西南)、尹(今河南洛宁境)等地。周景王逝世的第二年(前519),身为庶子的姬朝正式开始武装夺取王位,他带领旧吏、百工、士兵发动叛乱,并攻入首都王城,周敬王姬匄逃往王城以东的狄泉躲避。姬朝攻入首都王城后,自称“王”。

子朝在王城,当时人称之“西王”;周敬王所居的狄泉,是成周辖内的一个小城,由于在王城之东,时人称之为“东王”。

因此,第二次西周、东周的称谓,是王城对成周而言。



子朝之乱的结局:前518年3月,诸侯晋顷公派使臣士景伯到周了解周王室纷争情况,并询问大众意见,断定姬朝理曲,遂不见子朝之使。同年6月,姬朝发兵攻占周敬王姬匄所控制的瑕、杏(今河南禹县北)两邑。

前517年,敬王兵败逃到滑(今河南偃师南),晋派知跞、赵鞅率军驰援,并攻克姬朝控制的巩,姬朝党羽召简公见大势已去,遂投靠周敬王,发兵逐姬朝。姬朝兵败,率领一批贵族奉周之典籍奔楚。

子朝逃跑后,周敬王姬匄才从狄泉返回首都王城,但因为子朝的余党多在王城,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将首都从王城迁到成周。

3、第三次东周、西周的变更

周敬王传位给周元王,周王朝的子孙后代还在不断延续:

周元王(在位执政7年)→周贞定王(在位执政28年)→周考王(在位执政15年)→周威烈王(在位执政24年)→周安王(在位执政26年)→周烈王(在位执政7年,无子,传位给弟弟显王)→周显王(在位执政48年)→周慎靓王(在位执政6年)→周赧王(在位执政59年)→(周王朝灭)

“春秋时期”以后,至周赧王逝世,这一段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各诸侯国相互兼并,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之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周王朝王室之间,因为权力问题又发生了内部争斗。

王位传到周考王(时首都在成周,公元前517年周敬王平定子朝之乱迁都于此)时,周考王将弟弟姬揭封到故都王城(又叫“河南”),也许是让弟弟拱卫京畿。



由于被封在河南,其弟弟姬揭自号曰“河南桓公”。

河南桓公姬揭死后将位置传给儿子威公,威公传给儿子惠公,到惠公这一代时,封嫡少子(小儿子)姬班到王城以东的巩邑,并称其号为“东周惠公”。

惠公虽然没有明说,大致意思是自己所在的王城,为“西周”,自己应号为“西周惠公”。

至此,有了名义上的“东周”、“西周”。虽然名义上有了东周、西周,但是这二周并未分裂,仍然效忠于周天子。

惠公死后,其嫡长子(东周惠公姬班的哥哥)继承父亲“西周惠公”爵位,仍号“西周惠公”,居留王城。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