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国民党强调的“持久战”和共产党的持久战有根本区别?

0
分享至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提出了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总方针,但是在实现持久作战的战略构想上,以及在具体的执行上,双方却有着重大的区别。

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十天,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但实际上,国民党在抗战中推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民众力量既鄙视又害怕。

蒋介石曾说,6000万日本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尚武精神,而在我国实际学了武艺,懂得军事的最多不过200万人,“以200万人与人家6000万有组织有纪律有准备的人来相争,如何能战胜他?”由此可见,他看重日本民众的力量,却轻视中国四万万同胞的力量。另一方面,国民党又十分害怕民众发动起来以后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地位,阎锡山有一句话最能反映国民党的这种心态。他说:“民众不发动是一个空子,发动起来是个乱子”。这种矛盾态度决定了国民党推行的必然是片面抗战路线。


中国共产党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抗战爆发以后,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如果说,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全国的老百姓就像分散的水滴,充其量只是涓涓细流,那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推动下,这些水滴和细流就汇成了奔腾的黄河,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荡涤尘埃,通过持久斗争,最后拖垮了日本侵略者。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抗战中,国民党的作战原则是“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层层设防,处处据守”,完全是消极防御原则。这一点在抗战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白崇禧后来也说:“我们军事上的失败,可以说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战术不能与我们的最高战略相适应。”

在总体战略上,蒋介石的构想是经过初期的节节抵抗,把全部军力逐渐西移,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根据地,与日寇对峙于平汉、粤汉路两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国民党军在抗战初期不断向西南撤退。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军和日军形成了一条长达3500公里的对峙线。应该说,这一构想在抗战初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既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又保存了相当一部分军事力量。但是,这种战略包含了相当大的消极成分,因为国民党丢弃的十多个省区都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在经济力上此消彼长,不利于持久抗战。军事上的这种对峙不利于长期消耗日军的力量,所谓的“以空间换时间”就变成一种消极的拖延战术,甚至成为某些国民党将领丧师失地和军事失败主义、逃跑主义在理论上的借口。

毛泽东一贯强调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同样是“以空间换时间”,八路军、新四军的做法是深人敌后,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前线,从而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造成持久抗战的局面,在作战指导上,强调在防御中进攻,在战略持久中争取战役战斗的速决战,通过不断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最后达到战胜日本的目的。


自力更生和依赖外援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一直存在着依赖他人取胜的侥幸思想。1937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确定准备以持久抗战为方针。不过当时蒋介石等人仍心存侥幸,盼望能在国际干预下迅速解决问题。“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后,蒋介石对当时担任训练总监的唐生智说:“上海这一仗,是要打给外国人看看。”国民政府调动全国三分之一军队于淞沪狭窄之地,采取“以人海填火海”的硬拼战术,主要是期盼国际干预,迫使日本止步。

由于总想依赖他人,日本又加紧诱降,自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战积极性开始下降。据日本方面的统计资料,对国民党战场担任主要攻击任务的驻武汉的第十一军在1939年、1940年两年使用弹药的数量,仅为1938年一年用量的五分之一。东条英机在1940年的总结报告中说:“昭和15年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8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此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守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庆国民党政府闻讯后欢喜若狂。至此,已经与日本全面作战四年多的国民政府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鄂西以陈诚为司令长官的第六战区有十几个军兵力,面对日军长期只有驻守宜昌的一个加强旅团,可是只要日军不增兵发动进攻,第六战区也从不向日方展开攻势,双方竟在几年里互不相扰地静坐对峙。陈诚起家的部队、国民党军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在宜昌附近的石牌要塞守备两年,只有一次派出一个加强连迂回日军后面做过袭扰,还没有什么战果。

不自强自立而一味依赖外援,结果必然受外国摆布,美英苏在雅尔塔会议上以中国领土主权作交易,便是由此引来的严重恶果。

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战略,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没有向解放区提供援助,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的境况不知比国民党的大后方困难多少倍。但是各抗日根据地响应毛泽东关于“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国民政府一直把抗战初期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武器落后,其实国民党方面始终能够从外国进口大量武器装备,武器装备水平远远好于八路军、新四军。八路军出师到抗日前线的数万部队,只有1万多支过去缴获的杂式枪,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要坚持抗战,只有靠自己解决武器。当时,我军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靠战场缴获,名符其实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动手生产。根据地根本没有现代工业基础,靠的就是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没有机床,就自己刻枪管中的来复线;没有钢铁厂,就靠部队、民兵和群众到铁路线上去扒鬼子的钢轨,敌人的铁道成为军工生产的最大原料基地。老百姓开玩笑称:“八路军那真是‘扒路军’啊”。当时自己生产出的武器虽然简陋,仍然能有效打击敌人。

同样是执行持久战战略,中国共产党不但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经过八年抗战,使自己的力量有了几十倍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战略,本质上有着重大的差别。#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纪实社会百态
纪实社会百态
每日更新历史内容
1716文章数 3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