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元璋钟爱扩廓帖木儿,一位亡国之臣?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为何朱元璋钟爱扩廓帖木儿,一位亡国之臣?

有一天,朱元璋宴请诸将,问他们一个问题:"当今天下,谁能称得上杰出人物?"朱元璋笑着说:"我不能向王保保致敬。我不能臣服于王保保,王保保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实在可笑。他的逻辑是,能为之所用者不值一提,不能为之所得者才奇怪。这有点像 "伴君如伴虎":合胃口的东西最好吃,到手后反而不值钱了。

王保保是何方神圣,让老朱如此器重?

老朱喜欢 "包包 "肯定不会和 "宝宝 "混淆,这么奇怪的名字有点穿越。原来,王葆葆不是汉族人,而是蒙古族博依泰人,蒙古名字叫 "旦古帖木儿"。王葆葆的娘家是乃蛮部,她是 "察罕帖木儿 "的后代,父母都算不上传统的蒙古贵族。



蒙古入主中原后,大量蒙古人迁居中原,但同时也无法摆脱对汉族文化的喜爱,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汉化。比如,他们喜欢采用汉姓、改汉名,把汉姓察罕帖木儿改成 "李",把汉姓伯邑帖木儿改成 "王",把苟帖木儿放大,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王保保(也有说 "保保 "是音译)。

王保保的祖先跟随元世祖忽必烈平定河南,得以在固始县定居。当然,作为交换,他也得到了土地,于是王保保成了当地的蒙古大地主。

王保保从小体弱多病,按照旧俗,他被送给叔父家收养,希望早日康复。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了两大家族政治遗产的继承人。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爆发。为了弥补政府军的不足,元顺帝决定由各地自行组织城勇平叛。王保保的父亲和叔父借此机会组织了一支 "义军",王保保因此加入了义军,并开始展现他的军事天才。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王保保两次担任平定中原红巾军的主力,成为元朝在中原地区的大本营。叔父和父亲去世后,王保保成为这支地方军的首领。

这种格局与东汉末年各地大小士族利用家族势力招兵买马、称霸一方的乱世非常相似。朱元璋和王保保本质上是同一个军阀,只不过一个的目的是推翻元朝,一个的目的是维护元朝。

朱元璋对王保保的倾心不是说说而已,他至少做了两件事:



在洪武四年的情感纠葛之后,王保保打败了徐道,只带着妻子和几个人拖着行李逃下了黄河,而他的妹妹王观音奴则成了徐道的俘虏。

王小妹被废黜南京后,朱元璋没有为难王小妹,而是让次子朱标娶王小妹为合法妻子。大将军邓桂的长女屈从于政治需要,接受成为朱标的第二任妻子。

老朱显然是想告诉王保保:如果你投降了大明,你就成了皇亲国戚!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在十年间至少给王保保写了七封信。他还派了两位老朋友去莫北劝说王保保。

第一位是李保保,他是王保保早年的心腹,在王保保兵败投降明朝之前,他曾担任王保保的秘密谋士。 王保保忘不了李保保,他用毒酒毒死了昔日的部下。



第二个是关中军阀李思齐,他与王保保打了几年仗,后来投降了明朝。他现在是主人,受到王保保的热烈欢迎,婉言谢绝,投降没商量。李思齐没想到,到了关口,王保保派人护送,说:"主帅要你送他一件礼物--你的一件兵器!"。李思齐不得不砍掉自己的一条胳膊才得以逃脱,最终因伤势过重而死。

朱元璋在爱情上,始终得不到王保保的心。钱谦益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太祖一生有三大遗憾,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降服王保保。朱自清有那么多男人,为什么非要对一个陌生人王保保如此执着呢?

1. "野花不如家花香 "的思想在作祟。



朱元璋将王保保与常遇春相提并论,就反映了这种心态。事实上,常遇春、徐达等将领的能力未必比王保保差。

2. 皇帝的征服欲望

王保保对元朝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征服王保保不仅是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军事胜利,也是朱元璋个人的政治胜利。王保保越是拒不投降,朱元璋的胃口就越大,对他来说,王保保是他几乎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

3. 害怕被王保安员打倒在地

明朝对元朝残余势力的胜利并不是完全的胜利。明朝不断受到蒙元残余势力的蚕食,这种格局的形成与王保保无关。

明朝虽然将王保保赶出了塞北,但在北方战役中却接连失利。特别是洪武五年,15 万明军兵分三路,以 "漠北永清 "为目标。结果,蓝玉和李文忠战败,冯胜险胜。此战被元朝昭宗皇帝宣布为 "中兴之战",给元朝带来了扭转局势的希望。此后,明朝一直小心谨慎,很少越过塞北。



朱元璋不禁担心,王保保会不会死灰复燃,组织大规模反攻明朝。

4. 赢得民心的政治需要

一个旧王朝的覆灭必然会留下大量的旧势力,因此如何打压旧势力是任何一个新王朝的必答题。蒙元时期,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大量蒙古人和传教士无法返回家乡。朱元璋投降王保保,实际上是出于政治需要,建立 "蒙汉大一统",以安抚蒙古人和色目人。

这也是朱元璋喜欢王保保的原因,王保保虽然有本事,但他不能狭隘地把老朱视为 "好色之徒",这是元朝灭亡的罪过之一,不太好听。

王保保平定红巾军后,成为元朝最强大的军阀,受到元顺帝的青睐。如果王保保趁势南下,很难说老朱还有机会统一江南,更不用说消灭元朝了。



不幸的是,王保保有枪,腰带又硬,所以他违抗了元顺帝的命令,卷入了朝廷复杂的政治斗争。

第一阶段:王保保和太子与元顺帝和马可波罗帖木儿作战。马可波罗-帖木儿是仅次于王保保的第二大军阀,双方为争夺河东地区的地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中央,元顺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暗中争斗,马可-帖木儿选择与元顺帝结盟,王保保选择与皇太子结盟,双方在冲突中经常发生冲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