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败死潼关,是崇祯一手造成的,史家哀叹:传庭死,明亡矣!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领的闯王军,一路从陕西打到北京,最终推翻了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被历史记住了,他就是明朝最后的名将——孙传庭。



孙传庭,字百雅,号白谷,山西代州人,祖籍河南光山。

他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顺天府府丞等职,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权,弃官回乡

崇祯八年(1635年),他再次出仕,任验封郎中,后改顺天府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他主动请缨,出任陕西巡抚,负责平定陕西的农民起义



当时,陕西已经被农民军占领了大半,李自成、高迎祥等闯王军的首领,都在陕西活动。

孙传庭到任后,立即组织新军,号称秦军,与农民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他先后生擒了高迎祥、刘宗敏等闯王军的重要将领,击溃了李自成的主力部队,收复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为明朝稳定了西北的局势,赢得了崇祯帝的信任和赞誉。

正文

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在潼关南原,设下了一个天罗地网,伏击了李自成的军队。

这一战,打得李自成仅以十七骑突围而走,差点被俘



这是孙传庭的最辉煌的一战,也是李自成的最惨痛的一战。如果不是清军入关,崇祯帝急调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可能就此覆灭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孙传庭回京后,因为与杨嗣昌等人不和,被崇祯帝下狱。

李自成则趁机东进,攻占了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声势大振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崇祯帝想起了孙传庭,把他从狱中释放,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



不久,孙传庭代替汪乔年为陕西总督,继续与李自成对抗。

孙传庭在陕西,不仅重整了军队,还恢复了农业生产,招募了新兵,准备了粮草,还设计了一种火车,用来对付李自成的骑兵。

火车是一种装载了火铳、火炮等热兵器的战车,可以在进攻时抵挡骑兵的冲击,也可以在扎营时作为营地的屏障。

孙传庭对火车营寄予厚望,为他选了一个骁勇善战的主将——白广恩



孙传庭的计划是,在陕西稳固后,再与李自成决战。

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就能打败李自成,挽救明朝的危局。但是,他没有时间了。崇祯帝急于求成,不断给孙传庭加官升职,命令他尽快出关剿灭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孙传庭迫不得已,率领十万疲惫之师,出关迎战数倍于己的李自成。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孙传庭的军队,虽然经过了训练,但是还没有达到最佳的战斗状态。

而李自成的军队,经过了多年的战争,已经成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尤其是骑兵,更是无人能敌。

李自成也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将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准备在这里给孙传庭致命一击。



因为郏县距离关中遥远,在这里决战,明军补给困难,处于不利的境地。

九月十四日,明军与李自成部在郏县展开激战。孙传庭的军队,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与李自成的军队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孙传庭率军紧追不舍,就连李自成都差点被俘虏,一直逃到襄城,才勉强止住了颓势。



眼看明军再加把劲,就能攻破李自成了,就在此时,襄城一带却突然下起了大雨。这一下,就连下了七天。

明军不但无法攻城,后方粮草补给也因道路泥泞上不来,陷入了困境。

李自成抓住机会,派出刘宗敏率领一万骑兵,绕到明军后方,截断明军的粮草。为了麻痹对手,李自成还用大牌写下战书,约定日期同官军决战。



孙传庭看破了李自成的诡计,决定回师接应粮草。为了防止李自成追击,孙传庭决定留下河南总兵陈永福,率军守住明军营寨。

这个计划原本还算不错,可惜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陈永福的部下看到孙传庭率领嫡系撤退了,认为自己被留下当替死鬼,也都跟在陕西军后面跑了。

陈永福无法控制局面,明军大乱。李自成趁机出兵,追杀明军。

明军在逃亡中,遭到了李自成的骑兵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



孙传庭的火车营,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为火车营的主将白广恩,被李自成的部将李国栋所杀,火车营失去了指挥,被李自成的骑兵冲散了。

火车营的火铳、火炮等热兵器,也因为雨水浸湿,无法发射。孙传庭的精心设计,就此化为泡影。

明军一路败退,最后回到了潼关。孙传庭希望能在潼关坚守,等待援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