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遇刺濒死,临终前坚持传位孙权,后来孙权如何对待兄长后人?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都说孙权不厚道,江东基业明明是孙策打下来的,结果孙权在称帝后却只追封父亲孙坚为帝,至于他的兄长孙策,只落得个长沙桓王的王号,这个王位甚至不能世袭。



孙权白捡了一个集团老大的位置,结果喝水忘了挖井人,如此对待兄长孙策的确有些令人心寒。#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孙权作为一代枭雄,明知道这么做会在史册中留下坏名声,那他为何非要这样做呢?称帝之后,他又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呢?

孙策遇刺杀,传弟不传子

江东猛虎孙坚有五个儿子,前四子孙策、孙权、孙翊以及孙匡都是正妻吴氏所生,只有第五子孙朗是孙坚侧室所生。

东汉初平三年,孙坚奉袁术命令攻打荆州刘表,结果被黄祖部将乱箭射死,年仅17岁的孙策不得已承担起为父报仇以及振兴家族的重任,守孝结束后,他向袁术要回父亲旧部兵马,开始东征西讨。



孙策在战场上十分骁勇,人送外号小霸王,连袁术都不禁感叹,若是他有像孙策一般的儿子,他死也值了。

建安五年,孙策基本上掌控了江东地区,此时曹操正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认为这是抢夺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时机,他暗中整顿军队,准备袭击曹操老巢许都。

孙策极具战略眼光,此时曹操将大部分兵力都带往前线,许都防守力量薄弱,孙策此举有极大可能成功,不过,再好的谋算也抵不过意外。

正当孙策厉兵秣马准备奇袭许都时,他却遭到原吴郡太守许贡门客的刺杀,当然,也不知道孙策在想什么,在即将出兵的关键时期去山中打猎,结果孙策面部中箭。

孙策受伤之后,病情持续恶化,他自感将不久于人世,便召集部下商议继承人人选。



当时孙策有一子三女,其中儿子孙绍还很年幼,根本无法在乱世中承担起江东基业,所以孙策首先将儿子排除,可供孙策选择的还剩19岁的二弟孙权和17岁的三弟孙翊。

孙翊多次跟随孙策南征北战,勇猛不亚于孙策,并且性情与孙策颇为相似,因此孙策最信任的谋士张昭,举荐孙翊为继承人,继续为江东开疆扩土。

不过孙策并没有听从张昭的建议,在孙策看来,二弟孙权老成持重且更有城府,他有能力守住江东基业,因此他力排众议,将江东基业传到弟弟孙权手中。

孙权称帝,追封王爵

将江东交到老成持重的孙权手中,已经表明了孙策的用意,他知道自己死后,无论是孙权还是孙翊都没有能力完成他奇袭许都的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住江东现有的地盘,不被外人夺走。



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没有错,孙权在继位之后面对东吴群臣的质疑,任用张昭统领群臣,并命周瑜领兵镇守柴桑,孙权放权给两人,自己则暗中观察和学习治国理政之道。

曹操相继消灭河北袁绍和荆州刘琮之后,率兵攻打江东,听闻曹操率领大军前来,东吴内部乱成一团,群臣惧怕曹军威势,纷纷建议投降曹军。

这无异于将江东基业拱手让人,孙权内心肯定不愿意这样做,在周瑜、鲁肃等主战派的支持下,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幸运的是,孙权赌对了,蜀、吴打赢了赤壁之战,这让孙权彻底坐稳了东吴之主的位置。

黄龙元年四月,在孙策去世29年后,孙权登基称帝,国号为吴。

称帝之后,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可如何追封兄长孙策却令孙权纠结了许多,按理说,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奠基人,属于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君,追封为帝是应有之义,但想到已经长大成人的侄子孙绍,孙权迟疑了。



如果追封兄长孙策为皇帝,那么孙绍又该是什么身份呢?作为“皇帝”之子,孙绍也就具有了皇位继承权,万一有人拿孙绍的身份做文章,那孙权又该如何处理?

诚然,东吴能建国靠的是孙权,但孙权能有今日,依靠的却是孙策的留下的班底,即便孙绍无法威胁到孙权本人,那孙权的儿子们会对孙绍放心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在皇位面前,亲兄弟都能反目,更何况是堂兄弟。

思前想后,孙权决定追封兄长孙策为王,即长沙桓王,并且此王爵并非世袭,也就是说,孙绍不能继承这个爵位。

孙权对孙策后代不算刻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