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占领洛阳,有识者断言:洛阳即“落日”,日本要败了

分享至

说起“犯地名”,相信很多人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庞统之于落凤坡。

按照民间的说法,庞统道号“凤雏”,遇到落凤坡就犯了地名,因此才会死于乱箭之下。

可这个说法不是真的。

落凤坡之所以叫落凤坡,完全是因为庞统死在了这里才叫落凤坡,而非叫了落凤坡才让庞统“犯地名”死在了这里。

可这个说法却很得人心,也因此附会出了很多故事。

比如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之孙李左车之“伏李”、隋末第3条好汉裴元庆之“坠庆山”、瓦岗军首领李密之“断密涧”、辽国第2位君主耶律德光之“杀胡林”等等。

在抗战时期,也有这么一个地方,在民间的附会中也犯了地名,它就是洛阳。

在1战区的帅旗没有插到洛阳之前,本来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可在1938年5月,由于兰封会战失利,开封失守,日军直逼郑州, 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只能将长官部于6月5日移驻到洛阳。

此后,一直到豫湘桂会战爆发前,1战区长官部始终设在洛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日军不敢打洛阳的说法。

至于这个说法究竟是出自于民间还是官方,不得而知,但内容的版本都差不多。

因为日本一贯奉太阳为神物,从国名到旗子都有体现,而洛阳的谐音是“落阳”,可以理解为“落日”,若是日军敢打洛阳,就意味着他们要日薄西山,要走下坡路了。

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可不可信,都不重要。因为这也是一种战法,算得上是“精神战”的一种吧。管用自然是好,不管用也无所谓。

可通过日军打下洛阳之后的表现来看,很管用,因为日军信了。

日军在攻占洛阳后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洛阳改名为“福阳”。若是不信,他们也干不出这种改地名的事来。

到了1945年,日军大势已去的时候,日军甚至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占领过洛阳。这个做法与他们当年占领洛阳后大肆宣扬所谓“战功”的做法大相径庭。

为何要这么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