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分享至

在朝鲜战场上,有这样一支部队,在匆忙撤退中被临时下达死守命令,临时搭建防线阻挡联合国军。

而这支部队要阻挡的,正是美国最精锐部队之一的美骑一师。

还是这支部队,以不到2.8万的兵力硬抗五万联合国军14天,硬是没让一个敌人跨过阵地一步。



我们的解放军历史中,有太多出名的阻击战了,但这场战斗却让铁血的彭老总,当场潸然泪下。

它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这场阻击战就是铁原阻击战。

63军全军用命死死地钉在了铁原一线,李奇微企图全灭志愿军的阴谋被粉碎。

而63军的189师以及后来补充上来的188师的一部分,共计9000人左右的兵力,在这一战后仅仅生还700人左右。

189师的建制也已经被打残,188师更是拉上去三天就伤亡惨重。



即便如此惨烈,我军最后和敌人的伤亡量竟然大抵相等,简直堪称军事奇迹。

更何况,这一场战役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军事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

今天冷哥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场被称作“铁在烧”的铁原阻击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临危受命,坚守15天!

如果有人问起来,在朝鲜战场上对志愿军造成过最大威胁的美军将领是哪位?



我相信没有人会回答麦克阿瑟的名字,大多数了解朝鲜战争的人都会给出一个非常统一的答案——李奇微。

在李奇微接手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后,他立刻总结了前面作战不利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对我军进行试探。

在一次次的试探以及总结后,李奇微发现一个重大规律,即志愿军每次发动攻击,都只会持续一个礼拜左右。



麦克阿瑟

最开始,李奇微并不知道志愿军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奇怪的规律,但经过多方验证和试探后,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没有制空权以及后勤保障极差的情况下,志愿军随身携带的口粮和补给,最多只能支持部队连续作战七天,一旦超过期限,志愿军就会进入断水断粮缺少弹药的情景中,被迫停止攻势。

李奇微形象地将之称为“礼拜攻势”。

该秘密被发现后,我军迎来了噩梦。



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一路势如破竹地再次打到了汉城,但殊不知,此时的李奇微正在筹备一个惊天计划。

李奇微计划让一部分美军正面节节抗击,消耗志愿军的兵锋,然后偷偷派出一部分部队绕到志愿军后方进行包抄,随后再在正面发起反攻,试图一口气消灭在朝的全部志愿军主力。

而李奇微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胃口,其战术根本来自于前面提到的“礼拜攻势”,他计算过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日期后,掐准时间发起反击。



第一步,李奇微派出所有的美军轰炸机,充分利用美军拥有制空权的优势,对志愿军身后的补给线进行无差别攻击,尽一切可能削减前线的志愿军的补给。

第二步,他早已派出的包抄部队,也会在“礼拜攻势”临近结束之时,到达指定位置,截断志愿军的退路。

第三步,正面战场的联合国军全线反击,打击已经失去补给的志愿军,从而达到一场大歼灭战的目标。



由于志愿军没有意识到李奇微已经找到了我方进攻规律的事实,对此的防备是有疏忽的。

等到彭老总发现前线的情况不对之时,美军的连环打击已经到来,大批志愿军战士陷入了美军的包围圈。

凭借着敢打敢冲的全军共同努力,志愿军还是艰难地跳出了美军的包围圈,即便如此也依然未能改变战场局势。



美军的反攻已经接近三八线,尤其以中路的情况最为严峻,美军逼近铁原地区,并且周围没有任何一个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可以派上去。

偏偏铁原地区又非常重要,一旦失守,志愿军努力搭建的防线,将会被美军冲开一道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危难之时,彭老总亲自致电十九兵团司令官杨得志同志,要求杨得志派出部队在铁原布防,无论如何也要挡住联合国军15-20天,如此才能让身后的兄弟部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搭建新的防线。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