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手枪就是最后的防线,女机要员宁死不当俘虏

分享至

授枪仪式庄严隆重,每一名学员都配发了一支手枪。首长给我们讲话:“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本“绝密级的活电码”,上了战场绝不能当俘虏。这支手枪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自卫,另一个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保守机密,不惜用生命去捍卫机密!

钱英杰老人,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机要员。作为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以一个战地机要员的视角,讲述自己在朝鲜战争中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1944年,我刚满12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宁波横溪为新四军的联络站传递情报。

1946年调到上海,那时候14岁,因为年纪小,作为交通员的我从不引人注意,往来传递情报和消息从未失过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组织选送到军委工程学院学习英语,17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军队大学生。

1951年,入学刚刚一年多,突然有一天,我和系里的几十名成绩优异的同学被紧急抽调到总参机要局集训。

入学第一天,教员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机要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

“机要员的主要工作是电台通讯、收发译电,每天都会接触到绝密级的重要电文。对于每一封电文的内容,机要员都是先知先觉,是第一个知情者。所以,选拔机要员的头项标准就是忠诚可靠。必要时,为了保守秘密,不惧自我牺牲。”

集训结束,我们就匆匆奔赴朝鲜战场。那一年,我19岁。

每一名学员都配发了一支手枪,授枪仪式庄严而隆重,首长严肃地给我们讲话:

“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本“绝密级的活电码”,上了战场绝不能当俘虏。这支手枪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自卫,另一个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保守军事秘密,不惜用生命去捍卫机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