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伐蜀时,江油关守将马邈为何会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事实上,看懂了江油关守将马邈投降的原因,也就看懂了蜀汉为何会这么快灭亡!



马邈“不战而降”

三国末期,司马昭分兵三路伐蜀,其中邓艾和诸葛绪两路负责堵截姜维,钟会一路负责进攻汉中。结果姜维军事实力不俗,很快摆脱了邓艾和诸葛绪的包围,直接跑到了剑阁,挡住了钟会入蜀的道路,于是邓艾和诸葛绪分兵,邓艾留在了阴平,诸葛绪则率军去支援钟会,最终被钟会吞并。诸葛绪的下场就在眼前,这坚定了邓艾的立功之心,因为一旦没有立下大功,势必会遭到钟会的吞并,所以他决定孤注一掷,走阴平小道杀入蜀汉

在当时,阴平小道只不过是采药人走的小路,几乎不可能通行大部队,但邓艾孤军深入,最终竟然真的杀进了蜀汉腹地,而当邓艾到达蜀汉腹地后,面对的第一个关卡,便是江油关!江油关的守卫者乃是马邈,在演义中,他是不战而降的,远比不上他夫人的气节,但是在正史中,马邈其实还是有过一番抵抗的!

《三国志.钟会传》:“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钟会得知邓艾要走阴平小道杀入蜀汉腹地,于是他也派出了一支兵马去策应邓艾。由于这支兵马是从剑阁西出发,道路比阴平小道好走,所以他们提前到达了江油,而当时的阴平小道几乎人迹罕至,给大家的印象是不可能通行大部队的,所以江油关守将马邈的防守精力,主要是在剑阁方向,所以说钟会派出的那支兵马,很快就被马邈发现了。



按照常理来说,江油关作为蜀汉的重要关卡,城防坚固,马邈完全可以据城力守,耗死魏军,但他立功心切,竟然选择了主动出击,于魏军所过途中设伏,准备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哪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蜀军竟然败了,令人大跌眼镜!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马邈的伏兵有三校,按照汉制,三校就是三千人。马邈不可能不留下一部分兵马防守江油关,所以说江油关的守军,至少也有四五千人。若马邈不贸然出战,凭借四五千人,防守江油关这座坚城,完全可以撑到诸葛瞻的援兵到来!

马邈败了,只能退守江油关,准备继续抵抗。然而没过多久,邓艾大军出现了!演义中说邓艾攻打江油的军队只有两千人,这其实是瞎说的,正史中邓艾入蜀的军队,至少也有两万!

邓艾原本的军队有三万,就算阴平小道不好走,损失了一万人,邓艾也还能剩下两万人。而根据军事学家推算,一支训练再精锐的军队,只要减员30%,就必定会崩溃,邓艾的军队不仅没崩溃,反而保持着非常旺盛的战斗力,可见当时邓艾手下的伤亡人数,绝对没有达到30%,也就是说,邓艾入蜀的军队,至少也有两万四千人!当时的江油关,已经被钟会派出的军队击溃了三千人,剩下守关的人也就一千多左右,面对两三万的魏军,马邈崩溃了,最终选择了投降!

说白了,演义中的马邈是不战而降的,而正史中的马邈是先败后降的!不过相比于蜀军其他名将的表现,马邈的表现也反映出了不少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蜀汉的快速灭亡!



一、蜀汉军队素质差

自刘备创建蜀汉开始,蜀汉军队的陆战能力,一直表现得非常不错!

汉中之战,曹军如此强大,结果被蜀军打得狼狈撤退。襄樊之战,曹魏精锐源源不断而来,结果被关羽打得落花流水。也正是因为蜀军在这两战中爆发出的强悍战斗力,让东吴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孙权才会背信弃义,偷袭荆州,诛杀关羽!而后的夷陵之战,虽然刘备最终败了,但在在最开始的作战中,其实吴军是处于下风的,面对强悍的蜀军,吴军根本不是对手!

再说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蜀军,那更是强横无比!魏军的战斗力不用多说了吧,向北魏军完虐外族,向南魏军吊打吴军,足见其强大,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军却被蜀军打得大败!要知道蜀军可是纯粹的步兵,而魏军则是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啊,在这种情况下,蜀军却能够压着魏军打,可见蜀军的强悍!很多人不是说魏国国力是蜀汉的好几倍吗?可就在这种情况下,蜀军却次次主动进攻,在魏国的地盘打得魏军不敢出战,连司马懿这种军事大才都不敢下令出战,这说明什么?不就说明蜀军的战斗力爆表吗?

很多人说蜀军之所以能够压着魏军打,是因为诸葛亮的实力强过司马懿,那诸葛亮死后呢?姜维数次北伐,劳师远征,却胜多败少,这不也证明蜀军的战斗力非常强,蜀军的素质非常高吗?

从刘备时期到姜维时期,蜀军都保持着高水平的战斗力,这说明当时蜀军的军事素质还是非常过关的!可到了马邈这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马邈率军主动设伏,以有备打别人无备,结果被别人打得大败,这就说明当时的蜀军战斗力不行,至少马邈率领的这支蜀军战斗素养是存在问题的!也就是说,除了姜维率领的军队常年征战,战斗水平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实蜀汉内部的军队,操练严重不足,军事素养低下,根本不能堪当大任!



二、军队指挥员青黄不接

马邈能够被任命去守卫江油关这么一个大关口,掌控数千军队,按道理来说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会太差!但是从战绩来看,马邈的表现其实乏善可陈。打听到魏军的消息后,马邈选择了主动出击,往好的说,这是对自身能力非常自信,往坏的说,这就是太过盲目,没见识过真实战场,缺乏对魏军和蜀军战斗力的对比。以至于明明是一个非常好的伏击计划,最终竟然被魏军打得大败!

关于此次伏击任务的失败,我们一方面可以归因于蜀军军事素养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归因于军队指挥者的指挥能力不足!剑阁那里,毕竟有姜维的数万大军挡着,所以说钟会派出的、能够渗透进蜀汉腹地的兵马,肯定不会很多,所以马邈在军队人数上,肯定不会处于太大的劣势,换作其他出色的将领,此次伏击任务,肯定不至于大败!

事实上,不光马邈的指挥能力不行,就连蜀汉内部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将,军事能力也严重不足!听闻邓艾入蜀后,刘禅曾派诸葛瞻率军出征,当时黄崇建议诸葛瞻火速进军,增援江油关,不能让邓艾进入蜀汉腹地,不然将无险可守。但是其他将军都没有附和黄崇的建议,他们都和诸葛瞻想法相同,迟疑不决,最终错失良机,导致邓艾杀入蜀汉腹地。面对远道而来的魏军,按照常理来说,诸葛瞻应该坚守不出,耗死魏军,结果他却跑去和魏军打阵地战,硬碰硬,损耗了成都平原上最后一支可战之兵!

虽然诸葛瞻死得痛快,成全了自己的忠义名声,但这也掩盖不了他缺乏实战经验,军事能力差的事实!说白了,当时的蜀汉内部,军中大将青黄不接,有姜维、霍弋、罗宪这种良才,也有马邈、诸葛瞻这种庸才,而且这些庸才还占据着关键位置,最终导致了蜀汉在面对外敌时无法发挥出强大的实力,落得个快速灭亡的下场!



三、蜀汉人心已失

诸葛亮时期的北伐,受到了蜀汉百姓的拥护,因为那个时期的百姓都视自己为大汉遗民,视蜀汉为大汉正统,他们愿意为了匡扶汉室而努力。但诸葛亮去世后,益州本土势力反扑,蜀汉逐渐失去了人心。尤其是谯周《仇国论》的风靡,更加使得大家相信,蜀汉不可能战胜曹魏,与其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而献身,不如大家放弃战斗,老老实实过好日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