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弃对日本战争赔款,虽是大度,但也留下三大恶果,影响至今

分享至

日本投降之后,世界上20多个国家都对日本提出了战争赔款的要求,其中包括了美国、苏联、英国、韩国等国家。

作为已经实际占领日本的美国人来讲,首先拿到了赔偿。美国先将日本银行中储存的真金白银全部运走,然后就开始拆卸日本的工业设备抵债。这项工作从1947年4月开始,进行了两年多,一度将日本拆回了农业时代。这批设备到底值多少钱,日本还要继续还美国多少钱,没有人去计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日本的经济崩了,已经没钱支付战争赔款了。况且,他们即使有钱,也是优先还给美国人。

见美国这样,苏联人不干了。他们不能去日本本土拆和抢,便在其他地方想办法。当时苏联军队出兵中国东北,而东北本来在日本的控制之下。苏联提出了“以物抵债”的方案,苏联军队把中国东北地区的工厂设备拆得是七零八落,然后全部运回了苏联。中国军队接收东北之后,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费了好大功夫才修复了不到30%的机器设备。

英国看到这个情况之后,想出了另一套办法。这个国家这不愧是商业国家,英国人提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的提议。这个国家打算着长期赚钱,而不是苏联那样的一锤子买卖。

那中国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几千万人伤亡,经济损失高达几万亿美元,更应该要战争赔偿吧?



可是,当时的蒋介石正忙于内战,根本没有精力再关注什么战争赔款。起初,国民党军队占据上风,因此美国甚至开始计划三国联合遏制苏联的同盟。但是到了1948年,形势急转直下,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在辽沈、淮海、平津、渡江等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之后,蒋介石在大陆已经无法立足,只能退往了台湾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世界完全对立,因此美国开始联合各国对中国进行封锁。

此后,蒋介石因为打内战而元气大伤,紧急提出让日本先支付40%的战争赔款。但是日本人的钱,却不只中国一个国家在惦记,很多国家都在争夺。中国由于国力较弱,根本争不过人家,赔款的事情被再次拖后。

到了1952年,日本假惺惺地和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举行了谈判,赔款问题被再次摆上桌面。但是,美国却在背地里阻挠台湾找日本索赔。蒋介石此时完全没有忤逆美国的实力,于是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宣布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

在50年代,日本同中国大陆和台湾基本保持同等的距离。日本首先对台湾表示道义上的支持,同时又不得不顾及中国大陆的实力。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台湾宣布与日本断交,之前中华民国要求日本的赔款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中国大陆当时急需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为此时的苏联已经在中国北部虎视眈眈。中国大陆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也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一般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主要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1)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

(2)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湾断交,中央关心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

(3)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愿望。

当年,和日本签订友好协定好,周总理向毛主席做汇报,建议放弃向日本索赔。他表示:“日本的赔偿,是不会给我们最先进的东西的,更不会给钱。闹到最后,人家还是会把自己破旧的东西,用以次充好的方式给你。从这个角度上讲,日本的赔款没有多大意义。”

最终,这个理由成了毛主席最终决定放弃战争赔款的主要原因。

1978年8月12日,中日签署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中方正式表示放弃二战中日本的战争赔款。这既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善意,也是并不强大的中国,对历史的一种无奈。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应该算是中国人民放了日本一马,并不是说日本就可以不负历史责任。

可问题恰恰是,日本并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

现在来看,我们放弃了索赔,却也留下了三大恶果,影响至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