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个个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0
分享至

82版《西游记》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唐僧作为出家人将对佛教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似乎明白,出家人对“杀生”一事颇有忌讳,因此在食物中甚至见不到一点肉丁。



如今前往各大寺庙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寺庙中的和尚们每日打坐念经的场面,让人看了实在心旷神怡,但看到他们有些发福的身材,心中又不免感到些许疑惑,明明每天都吃素菜,远离了高油脂食物,为何个个肥头大耳?

今天就跟随文章的视角,一探究竟!



不杀生戒律起源于南朝时期。

出家人的戒律繁多,众所周知的就是不吃肉。关于这一戒律,民间流传着很多版本的说法,但最具有信服力的,就是出家人不杀生,因此不吃肉。

但要知道,佛经中的禁荤,实际上并不是指肉类食品,而是一些气味比较大的蔬菜。对此,《梵网经》中做出了明确的解释——“若佛子不得食五辛”,五辛指的就是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



这其中对于不能食肉可是只字未提,那么出家人不吃肉的规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国历史上一位相当特立独行的皇帝——南朝梁武帝



手握重权的梁武帝,对金钱和美人似乎不感兴趣,即便后宫佳丽三千,却整日沉浸在佛经之中,遨游心灵世界。在梁武帝的一生中,他先后四次前往寺庙出家

在诵读《大般涅槃经》时,梁武帝突然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梁武帝似乎从中受到了启发,既然菩萨都不忍心吃肉,那作为佛教的信徒,自己就更应该不吃肉了。

为此,梁武帝吩咐下人在自己原有的食谱上进行大幅修改。当他看到桌上摆满了清一色的素菜时,梁武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是,光自己不吃肉显然无法彰显对佛教的尊重。于是,他向全国僧人发布了一道命令:“从今天开始,所有的僧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不杀生的戒律,不再吃肉,改吃素菜。”

毕竟梁武帝可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少吃点肉还能保住性命。若是违背了梁武帝的遗愿,那可就离杀头不远了!

一来二去,梁武帝的命令越传越远,最终全国僧人的桌子上都不再见到半点荤腥。



虽然是万人之上的君主,但梁武帝并不是一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为了表达对佛祖的真诚,他不仅一日三餐只吃素食,甚至还脱掉了原本辉煌耀眼的黄袍,只穿了一件破旧的布衣。

看到皇帝如此诚心,底下的僧人们怎会有怨言呢?时间一长,所有僧人都接受了这一命令,甚至在后续的历朝历代都延续下来。



三餐皆素,为何满面福相

从那时起,不食荤腥就成为了出家人的戒律,直至今日都没废止。但让人感到颇为疑惑的是,为何只吃素食的出家人,为何身体看起来大都偏胖呢?

其实看看他们吃的东西,就能略知一二,虽然没有高热量的肉类,但为了满足能量需要,主食的分量也就随之增加了,饭桌上几乎少不了米饭馒头的身影。



但这一点仍旧无法打消人们心中的疑惑,主食只不过能够提供碳水化合物,身上长肉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脂肪,但不见荤腥的出家人,从哪里摄入脂肪呢?

其实,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组成元素十分类似,都以碳、氢、氧三类元素为主。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我们体内剩余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脂肪。

不论米饭还是馒头,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进入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便会在口腔中各种酶的催化下转化为麦芽糖,进入消化道来到胃和小肠中,麦芽糖经过一步步分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的作用十分关键,在血液循环地运输下,葡萄糖被运送至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细胞质中,提供能量,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感到饥饿的时候,能够立马消除饥饿感的,并不是肉类,含有大量淀粉的主食。

可人体的活动能力有限,在摄入过多淀粉之后,体内的葡萄糖不断增多,那么多出来的葡萄糖究竟要用于何处呢?



这个时候肝脏可就发挥作用了,接收到葡萄糖量过多的信号后,肝脏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将能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假设肝脏也无法将多余的葡萄糖完全转化,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关键之处了,葡萄糖就会在这时转化为脂肪。

和尚们在寺庙中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诵经打坐,虽然也进行劳作,但运动量较少,因此体内多余的葡萄糖量相比于一般人就会多不少多余的葡萄糖,因此转化的脂肪量也就更多了。



这么看来,不吃肉也能长胖其实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现代社会,人们在工作中疲于奔命,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关心的少之又少,而寺庙中的僧人却可以避开世俗的纷扰,心境平和的面对一切,适量的劳动和规律的作息,让他们的健康状况一直处于一个良好水平。

肥头大耳乍一听确实让人感到疑惑,但这不正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祥和与美好!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绝对,例如寺庙中的武僧,他们对身材的要求就比一般僧人高很多,每天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的肌肉线条十分优美,而寺庙规律的作息和平静的生活,更能让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看似“躺平”,实则压力山大

如今身处和平盛世,寺庙中的条件和生活相较于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网上有关高学历人才皈依佛门的新闻数不胜数。



诚然,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人纷纷自嘲,想要出家躺平。但仔细想想,难道寺庙中和尚们的日子真得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清闲无比吗?

非也,在你了解了寺庙的真实生活后,这种想法就不会存在了,

首先,寺庙中虽然有一定的资金,但举办活动并非随心所欲之举,首先要向当地的民宗局提出申请,在得到准许之后,消防大队以及市场监管部门还会对活动的安全问题以及权益问题进行检查。



其次,寺庙中的日子也并不是让你打坐求请先,很多时候,寺庙会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并且还会参加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领导的寺庙内部的人以及前来游玩的顾客,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还有寺庙中的日常生活,除了一些接待游客较多的寺庙之外,很多寺庙都坐落于城市的郊区甚至乡下,除了每日打普佛和做佛事之外一般没有什么游客到来。



平日里,作为寺庙中的僧人,一般天没亮,四点就要起床前往大殿上早课,相信这个时间点很多人都处于深度睡眠当中。

吃饭过后便要返回房间打扫卫生,八点钟开始各司其职,值班的值班,劳作的劳作,一天的任务从此刻开始,一直到中午十一点结束。

从午饭过后,一直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还算比较自由,四点之后还有一节晚课,直至六点,寺庙的大门就会紧闭,九点就要关灯休息。



在这里,外面的一切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若仅仅是为了逃避当下的生活,若仅仅是因为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那就不建议出家。

寺庙的僧人,需脱离社会,耐得住寂寞,一心皈依佛门,一心只做善事。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之前佛门僧人与世隔绝的封闭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人际交往也不带只能多,去寺庙中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因此,僧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佛教在人们心中无形的形象。



僧人不仅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还要承担宗教人员的职责,严格遵守佛教戒律。佛教能够在世界广为流传至今日,影响日益深远,和众多僧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众多虔诚的信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董事长总经理都要配司机?网友辣评:等你停完车客户都跑了

为什么董事长总经理都要配司机?网友辣评:等你停完车客户都跑了

暖心的小屋
2024-06-17 17:08:59
上海19日正式入梅 开场就是暴力梅

上海19日正式入梅 开场就是暴力梅

新民晚报
2024-06-17 19:48:11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丰田“最好卖”的SUV上市,最高优惠4万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丰田“最好卖”的SUV上市,最高优惠4万

车之养护
2024-06-16 15:56:14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前沿讲座课堂
2023-04-28 16:04:32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称中方若不让步,制裁将在20天后生效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称中方若不让步,制裁将在20天后生效

袁周院长
2024-06-17 16:19:32
中国强制清场,菲律宾还想赌?国防部回应两个字,美国找南海炮灰

中国强制清场,菲律宾还想赌?国防部回应两个字,美国找南海炮灰

莫将离
2024-06-17 22:44:46
欧盟求锤得锤,中方对欧猪肉出招,两国总理纷纷找上门

欧盟求锤得锤,中方对欧猪肉出招,两国总理纷纷找上门

票姚校尉
2024-06-17 18:49:15
当了酒店前台才知道的秘密!网友:瓜太多,根本吃不过来!

当了酒店前台才知道的秘密!网友:瓜太多,根本吃不过来!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0:56:00
2024年欧洲杯的“东德之殇”:东西德差距仍明显,狂欢不属于东部

2024年欧洲杯的“东德之殇”:东西德差距仍明显,狂欢不属于东部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17 23:33:36
国内智能手机排名重新洗牌:OPPO跌出榜单前五,第一名遥遥领先 !

国内智能手机排名重新洗牌:OPPO跌出榜单前五,第一名遥遥领先 !

最潮家居评
2024-06-16 10:58:59
气势1:老川惹祸,找加代摆事

气势1:老川惹祸,找加代摆事

金昔说故事
2024-06-17 20:43:35
从配角到主角,票房却从33亿降到413万,这正是影视圈的残酷

从配角到主角,票房却从33亿降到413万,这正是影视圈的残酷

电影侦探社
2024-06-17 21:55:20
中国这个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中国这个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果壳
2024-06-16 16:05:55
荷兰军机东海挑衅,暴露美军心思:若开战,或轰炸上海等经济重镇

荷兰军机东海挑衅,暴露美军心思:若开战,或轰炸上海等经济重镇

胖福的小木屋
2024-06-16 23:50:18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阿胖读书
2024-06-08 17:10:34
朱婷确认缺席!曼谷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名单大调整

朱婷确认缺席!曼谷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名单大调整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7 20:49:04
张之臻苦战三盘迎草地赛季开门红,下轮或战梅德韦杰夫

张之臻苦战三盘迎草地赛季开门红,下轮或战梅德韦杰夫

直播吧
2024-06-17 22:21:21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嘿哥哥科技
2024-06-15 22:11:11
没有比x生活更好用的医生了吧!

没有比x生活更好用的医生了吧!

性学研究僧
2024-06-17 11:19:17
因救人迟到的俞莉博士,已被停诊,院方说辞含糊不清,校方再回应

因救人迟到的俞莉博士,已被停诊,院方说辞含糊不清,校方再回应

暖心的小屋
2024-06-17 18:57:52
2024-06-17 23:50:44
回京历史梦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1969文章数 13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游戏
手机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教育要闻

【地理专题】沙漠中的绿洲,高考地理中的“沙”

黄月英一橙带两紫,三国谋定天下这样的组合也能轻松开荒毫无压力

手机要闻

鸿蒙NEXT版图扩张:升级机型、版本内核区别,基本都清晰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