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之死:西夏的国运,全毁于这个禽兽的下半身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由于元朝没有给西夏建史,导致西夏被灭国后,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迄今为止,只有背靠着巍峨贺兰山、面迎茫茫沙漠、戈壁,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或许,只能通过这层神秘的面纱展现出曾经的辉煌



雄才武略的西夏王子

1004年,李德明成为党项族首领,他把党项治理得井井有条。然后,一边向辽国请求封号,一边向宋朝称臣。宋、辽两国都封他为西平王。同年,李元昊出生于灵州(今银川)。

党项族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古老民族。唐初时,因起义有功,祖上被赐姓为“李”,封为“夏国公”,。

后来,他们发展壮大,占据了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宋太祖赵匡胤削除藩镇兵权,引发党项族李氏不满,屡次侵犯宋朝边境,而宋朝始终无法消灭这股割据势力。

党项族壮大后,辽、宋两国先后册封李继迁和李德明父子为“夏国王”。



而李元昊从小喜欢看各种兵书,还精通汉语。他长大后,英勇善战,屡次带兵打败了吐蕃、回纥等部落。

李元昊从不甘心“附宋”,他曾这样对父亲说:英雄之生,当王霸耳!”

李元昊不仅雄才伟略,而且气度不凡。据记载,大宋边帅曹玮早就听说李元昊这个如雷贯耳的人物了,在一次偶然机会,曹玮看到了李元昊画像时,顿惊道:“这是英雄人物啊,恐怕日后将会是我们大宋的强敌!”

结果,曹玮真的一语成谶!



西夏王子建立西夏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继承了西平王的爵位,他决定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夙愿。

第二年,他就以避父讳为名改用了新的年号,之后便开始建宫殿,设置文武大臣,定法制、兵制,创建了西夏民族自己的文字——西夏文,还设立了许多学校,培养青少年习文弄武,慢慢构筑出一幅国家的蓝图。

还颁布了“秃发令”,带头剃光头,“耳垂重环”,如有不从的,格杀勿论!

此外,李元昊曾多次改姓,他自称是北魏拓跋氏的后人,原姓拓跋,唐朝赐姓李,封西平王。之后,李元昊曾改姓嵬名,自己更名“曩霄”。北宋朝廷则赐他姓赵,为了壮大自己势力,李元昊大力招募精英,并重新设置西夏官员等级和职责。

1038年,36岁的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建立大夏,建都兴庆。因为大夏处于西北边,故称为“西夏”。



西夏建国,顿时引起了宋仁宗的重视,命边将时刻留意西夏国的动静。

李元昊本来就不甘心“附宋”的,这下更怒不可遏,正式与北宋撕破脸。

1041年,李元昊果然亲率十万大军南侵。当时,北宋军在西北的边防兵分散在几百个堡垒中,由不同州的人马指挥,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再加上这些宋军常年驻扎在堡垒中,很久没打过仗了,缺乏实战训练。

西夏的骑兵统一受一个人的指挥,指令迅速准确,军队行动灵活,所以只要西夏兵与大宋兵打起来,宋兵常常吃败仗。

1042年,西夏军与大将葛怀敏又在定川寨交战,宋军再一次战败。宋仁宗希望能招抚李元昊,被拒绝了。在李元昊的带领下,西夏一度强盛。



不过,西夏国内部也不平静,李元昊常年四处征战,导致国库亏空,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还因此编出了“十不如”等歌谣来反对战争。

后来,西夏国与辽国产生了矛盾,为了避免两面受敌,西夏不得不与宋朝议和。1044年,宋朝和西夏订立“庆历和议”,两国出现短暂和平。

双方约定:西夏向宋朝称臣,以臣子礼仪对待宋朝;宋朝封李元昊为夏国主,承认其现有领土,每年赐给西夏若干银两绢帛等物资。

就在西夏与北宋握手言和时,辽国就开始担忧了。若西夏和北宋联手攻打他辽国,那辽国岂不是岌岌可危?宋夏议成,辽夏二国便开始大打出手。

1044年十月,辽兴宗亲率三路十万大军,志得意满的辽兴宗于是挥师再进,图灭夏国。



而精明的李元昊一边撤退,一边坚壁清野,后来,辽军被李元昊一举击溃。

李元昊接连巨大军事胜利,但常四年征战,导致民穷财尽,李元昊只得再与辽握手言和。

至此,宋朝、辽国和西夏之间恢复了平静,天下形成了北宋、西夏、辽三足鼎立的局势。

李元昊凭借一己之力,将西夏小国跻身于强国之列,并延续了近200年,他的本领不得不让人佩服。

难怪,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极为颇高:“解发用兵,无能折其强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征善战,雄才武略,有文化的国君,性格却有许多致命的缺点。



西夏国君的另一面:暴虐无道

李元昊继位后,用了整整六年时间,清除内忧外患,改革军事制度,为自己称帝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但李元昊也有令人可怕的一面,他生性暴虐,且多疑,哪怕对至亲,他也从不手软。

其一,对自己的舅舅和母亲下手。

1034年,李元昊即将正式称帝的关键时刻,舅舅山遇惟亮却反对李元昊称帝。

在党项境内山遇惟亮势力很大,李元昊本来就瞅着舅舅不顺眼,现在舅舅还劝他不要称帝,不要跟宋朝翻脸。

李元昊一听,我舅舅太该死了,我得宰了他!于是,李元昊就把舅舅的从弟找来,让他告发哥哥谋反。人家是哥儿俩,所以这个人赶紧去告诉山遇。

山遇一听,一身冷汗,三十六计走为上,只能跑到宋朝。

山遇惟亮逃到宋朝时,宋朝边境的知州一看,咱要一接收,不就逼反李元昊了吗?



于是,宋军边将把山遇一家,捆绑送还给李元昊了。这下不用找借口,全国上下有目共睹,山遇惟亮竟然叛国投敌。李元昊把舅舅绑在树上,乱箭把山遇父子射死。

舅舅和表弟都被干掉了,李元昊接下来想,是不是应该把我妈也干掉呢?

越想越觉得太应该了,于是,派人把亲生母亲用毒酒毒死了。毒死母亲之后又琢磨,我有一个妃子卫慕氏,也是我表姐,是不是也该弄死呢?

而且不光把这个妃子弄死,还得把卫慕氏一族杀光,斩草不除根哪行?但因她当时已身怀六甲,李元昊只将卫慕氏软禁,暂时逃过一劫。



其二,将长子投入黄河淹死。

卫慕氏心真大,都到这份儿上了,也没抑郁,孩子顺顺当当就生下来了。这可是李元昊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嫡子,他应该喜爱才对啊!

可后妃野利氏故意在李元昊面前说:“这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你。”

元昊一听,越看越好像,顿时怒从心头起,立即下令把卫慕氏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投入黄河,活活淹死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李元昊诛杀自己的儿子,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随便,李元昊的残暴可见一般。

更可怕的是,李元昊诛杀的不止卫慕氏母子。次子三子也未能躲过。



其三、将次子沉河淹死,吓死三子。

元昊还有一位妻子咩迷氏,刚嫁给元昊不久就被厌弃,独自搬到夏州的王庭镇居住,生有一子名叫阿理。不知为何,李元昊并不喜欢他们母子。

阿理成年后,深为母亲所受的不公遭遇感不满,对元昊怀恨在心,于是聚众谋反,图谋杀掉元昊,结果被族人鄂桑格告发。李元昊派兵捉住阿哩后将其沉河诛杀,并派人去王庭镇赐死了咩迷氏。

三次是以野利氏的儿子,皇后卫慕氏被淹死后,野利氏成为皇后,之后生三个儿子:李宁明,李宁令哥、李薛哩,早夭。

作为嫡长子的李宁明,出生不久就被立为太子。



李宁明聪慧好学,深明大义,宽厚仁慈,喜学儒、道。但元昊嫌其书生气太重,缺少君王之气。

一天,李元昊问李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宁明答:“不嗜杀戮。”

李元昊又问他,什么是治国之术。李宁明答:“莫善于寡欲。”

李元昊心生厌恶,说:“这小子胡言乱语,不是成就霸业的之才。”

后来,宁明随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习辟谷法,而走火入魔。李元昊对他更加厌恶,不许他入见。李宁明因此而心生恐惧,不多久,因为修道气忤而死。

李宁令哥外表酷似李元昊,性格骄横霸道,但李元昊对他十分宠爱。李宁明死后,野利皇后请李元昊立李宁令哥为太子。公元1042年,李宁令哥被立为太子,从小被娇纵惯养的宁令哥更是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其四,将四子妻子占为己有。

李元昊除了暴虐之外,还有强夺别人妻女的嗜好。

公元1047年,四子宁令哥长大成人后,李元昊为宁令哥娶党项大族没移皆山的女儿为妻。成婚当天,他见儿媳妇年轻貌美,楚楚动人,按捺不住,也不顾得什么人伦纲常了,将儿媳妇强行纳为自己的妃子!

宁令哥虽恼羞成怒,但不敢发作。父子从此反目成仇。

此时,李元昊只顾沉浸在温泉乡中,却不未察觉大夏的危机即将逼近。



 西夏开国之君李元昊怎么死的

说到李元昊的死因,还得提到另一个女人,没藏氏。没藏氏原本是野利皇后兄长的妻子,她的亲嫂子,只是后来却变成了李元昊的第三任皇后。

说起野利皇后两个兄长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二人堪称西夏建国的大功臣,跟随李元昊南征北伐,立下赫赫战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