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其他原因

分享至

前言

历时28年、耗资600万两白银、携带船只数百艘、行遍30多个国家。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和平性最生动的写照。

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自然毋庸置疑,但多年来,关于他为何要下西洋,却有着诸多争议。



直到印度洋上斯里兰卡的一块石碑被发现,才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那么,石碑上到底记载着什么?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为了什么?

珍贵石碑出土,迎来重大发现

1911年一个叫托马林的英国工程师,在斯里兰卡高尔市的克瑞普斯路口,偶然发现了一块被用作下水道盖板的石碑。

经测量,石碑高144.5厘米,宽76.5厘米,厚12.5厘米,显得端庄大气、古色古香。

石碑整体呈圆拱形,上部雕刻着五爪双龙戏珠的图案,正面长方体四周均以中式花纹雕饰,正因如此,这块石碑很快引起了各国专家的注意。



历经岁月的冲刷,石碑已经斑驳,但文字依然得以保留,初步判断,石碑上共刻有三种文字——古汉字、泰米尔文及波斯文。

确认了石碑的重要历史价值后,当地专家一边将石碑送入科伦坡国家博物馆收藏,一边将拓下的碑文送往“皇家亚洲学会”,邀请各国考古学家破译。

碑文中的泰米尔文与波斯文因受损较严重,部分已经难于完整辨识,不过中文部分受损较轻,虽然有些模糊,但大体内容还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经过研究,终于认出,这块碑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郑和下西洋途中所立。

不仅如此,由碑文上的内容,专家们也推断出了郑和下西洋的详细经过……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削藩,史称靖难之役,最终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定年号为永乐。

然而,朱棣即位后却并不安稳,原来,建文帝朱允炆在战乱中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自焚而死,也有人说他从地道逃走,隐居山林,还有人说他已经远赴海外。

不过,建文帝一日不知下落,朱棣的皇位便多了一分风险,正因如此,即位后,朱棣一直盘算着派人远下西洋,追查朱允炆的下落。

与此同时,明朝经济空前强大,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都取得巨大成果,沿海各地区还兴建了许多官办造船厂,罗盘等航海科技也已经逐步完善。

事实上,当时明朝的科技水平、军事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驾着海盗船、开启所谓“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国家,根本没法跟明朝相提并论。

考虑到种种因素,朱棣最终坚定了下西洋的决心。



不过,该由谁来负责此事,却在朝野上下引发热议,明朝能领军打仗的将军无数,也不乏在海上与倭寇作战过的将领。

然而,朱棣最终却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交到了一个太监的手中,此人正是郑和。

年少入宫,屡立奇功

郑和于洪武十七年入宫服役,而他此前的身世一直成谜,近年来,相关史料才逐渐被发现。

郑和本姓马,生于一个回族家庭,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极具探险精神,见识十分广博,在家人的影响下,郑和从小志向远大。

但明军南下时,郑和遭到逮捕,被押回了明军军营,最终成了一名太监,明军班师回朝后,郑和被安排进入燕王府,当一名普通的杂役。



由于郑和为人机敏、胆大心细,将不起眼的杂役活干得漂漂亮亮,他很快引起了朱棣的注意,也因此得到了在燕王府学习的机会。

而据《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才会被朱棣赐姓的。

有学者推测,靖难之役中郑和应该是郑村坝一战中立的功,因此被赐姓“郑”。

从此以后,郑和也受到了重用,在宫中担任要职,甚至在朱棣祭祀母亲冯氏时,也将郑和带在了身边。

朱棣决定下西洋以后,人选始终未能敲定,他突然想到,郑和涉猎广泛,具备领军作战的能力,还是回族出身,有着伊斯兰教背景,实在是不二之选。



见朝中大臣袁忠彻也提出了同样的想法,于是,朱棣当即下令,由郑和担任正使太监,全权负责下西洋一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