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傅全有视察墨脱时,发现300名解放军都没穿军装,为何?

分享至

前言

1986年,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傅全有第一次进藏视察各军营的工作情况。

那时的西藏交通运输还不是特别方便,加上每个边防哨所又距离比较远,傅全有一整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路上。

但他还是连轴转视察了大部分的边防哨所。

给傅全有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那支驻扎在墨脱的营队。当他刚抵达时,眼前出现的300名未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让他震惊不已。

墨脱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些解放军战士又为什么没穿军装?



01“孤岛”墨脱

1986年,那时的墨脱还没有通路,军营士兵生活所必须的物品都要靠外界用直升飞机运输。

而想要进入墨脱视察工作的傅全有也只有乘坐直升机,才能跨越高山进入墨脱。

当营地300多名士兵听说了军区司令员要看他们时,也都激动地来到了直升机降落的地方准备欢迎这位司令员。

随着视野逐渐放大,傅全有看见了地面上正在朝自己挥手的士兵,他也十分激动。直升机还没停稳,傅全有便走下了直升机。

可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的300名解放军时,傅全有惊呆了。

这些士兵们身上并未着军装,穿的衣服看起来都十分破旧,颜色也参差不齐,根本不像是一支正规军队。



震惊之后,他叫来了一名班长,问他:“你们为什么不穿军装?”

班长表示,自从他们当兵来到墨脱之后就只领过一套军装,他们每天站在边防值班,也没有可以换洗的衣物,所以军装很快就被穿烂了。

傅全有不是不知道守护边防的工作难度,可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士兵连军装都穿不上。

傅全有心疼这些十几岁就来西藏当兵的孩子,因为他们从没有抱怨过军营的条件不好,始终坚持驻扎在最苦最累的地方。

一想到这里,将军的泪水便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他想到,如果连最基础的军装都无法运进墨脱戍边军营的话,那就更别说其他基础的物资了。

墨脱没有通路,驻守在墨脱内的士兵们几乎没有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军营里缺什么东西都要靠上级派人来,他们才能把需要的东西告诉给外界。

墨脱就像一座“孤岛”,很难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这里处在雅鲁藏布江边的大山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对于驻守在墨脱的士兵们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被墨脱内的毒虫叮咬。

巡逻时,尽管他们全副武装但还是会有“狡猾”的蚂蟥钻进他们的衣内。

为了不浪费专门用来止血的医疗物品,这些士兵都成了精通《神农百草经》的“医师”。



除了要面对毒虫的侵扰以外,士兵们在视察工作中还要随时注意前方是否有如塌方、冲沟、危崖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被称为“博隅白玛岗”,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它也因此被许多佛教徒喜爱。

但因为墨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隐秘的地缘属性,军队里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都说西藏苦,最苦是墨脱。”

为什么说墨脱是最苦的呢?这还是要说到“路”。

对于墨脱军人来说,路是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想要成为墨脱戍边军营中的一员,他们第一个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路”。



墨脱的路都是靠解放军战士们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的,从翻越多雄拉雪山,再到绕过藏民们听了就会感到害怕的“老虎嘴”。

180公里左右的路程,在2013年墨脱通车后都要花费一天左右的时间走完,那就更别说通路以前的墨脱有多难走了。

据边防营地的战士们说,在还没有通路之前,他们都要徒步翻越雪山,花上三天的时间才能到达营地。

再加上墨脱独特的气候,雨水、泥石流、地震等情况都让这条“山路”变得更加难走。

“路”隔绝了墨脱,使得贫穷始终跟随着墨脱。

生活在这里虽然时间会变慢,人们过得十分淳朴悠闲又自在,可闭塞所带来的麻烦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因为边防部队任务的特殊性,军营的驻守点大部分条件都很艰苦,出任务的战士们没有一个固定的休息场所,陈旧的帐篷成了他们的“家”。

1962年,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在雪山上开出了一条可以行走的道路,他们将五星红旗插在了这片罕有人迹的土地上。

他们从未想过退缩。没有军装他们就穿便装,在军备物资还没有送进营地时,他们就依靠着墨脱的自然环境,吃山里的野菜。

而这样的精神也一直被年轻的墨脱军人继承。

直到如今,依旧还有不少刚成年的新兵来到这座“孤岛”,将他们的青春献给墨脱,献给祖国的边防事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