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大决战时,为何国军很缺弹药?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分享至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已经结束了对外反侵略的态势,此时国共两党虽表面和平,但双方都已然在暗自交锋,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战争。随着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解放战争终于打响。

早期的国民党在美国的补给和日本物资的充实下,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兵力和各种武器弹药以大比例完胜我军部队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

在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部队竟然后来居上,打破了大家一贯“土八路”的印象,开始追平甚至超过国民党的部队装备水平,这时国军反而成为缺少弹药补给的一方,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然而我军在三大战役之前是怎样从弱变强的呢?国军又为何会成为弹尽粮绝的一方呢?

“买办思维”造就火力优势

很多人讨论解放战争时,大多也会侧重于武器装备方面,实际上弹药物资更为重要,如果缺少子弹,那么枪支也仅仅是一根无用的烧火棍,如果缺少炮弹和汽油,坦克就只是一个铁皮盒子,而飞机也没有任何作用。



全面抗日期间我党军队和国军弹药补给都较为紧张,日本投降后,在弹药补给方面,双方都曾出现一夜暴富的情况。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在华日军的所有武器装备,其中有各式各样的弹药近两亿发,炮弹近210万发。

国民军队还接收了当时的伪军部队,这其中包括24个军,64个师和13个旅,以及各种小规模部队的装备,一共有将近69万人,装备包括各种枪支将近36万支,还有大批子弹供应。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前,国民政府就从美国得到过援助,各种弹药物资大约有7亿发,各种炮弹多达220万发,火箭弹大约6万发。

1946年,国民政府在美国购置战略物资的花费高达8亿美元,这超过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援助物资的价值总和。

但是我们要知道,二战结束后,美国所有在海外的战略物资的出售都是给足了折扣的。因此可以推测,国民政府用近8亿美元获得的物资换来的远不止8亿的价值。



后来国民政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驻守在中国的美军应付款中剩下的3亿多美元,还换来了价值高达13亿美元的战略物资。

在1946年的时候美国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前的最后关头,美国又用近2亿美元的价格,将囤积在太平洋战区的另外多达8亿美元的剩余物资又卖给国民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剩余战略物资并不全都是弹药装备,还具有大量的现代化武器,甚至还有各种航空零件、汽车、燃油、医药用品和钢铁等战略物资,这些物资都是现代化部队中缺一不可的辅助性武器和装备。

不过那时却是打着民用物资的名号,也可以这样说,美国当时不顾一切地用自己的力量充实国民政府的战略储备,然后又装模作样地从1946年开始对国民政府进行了十个月所谓的武器禁运,以此来证明自己不干涉中国内政。



就这样,国军在美军一次次地大批量地总计几十亿美元物资的“供养”下,变成了一支极其精锐的现代化部队。

国军正因为有美国在背后撑腰,所以在抗日结束后还能够有权接受侵华日军的所有装备,这之后的国军部队已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装备最全的军队。

其中有1/4是清一色美国装备部队,日本装备部队占据总体规模的一半,老旧的本土装备部队只占据1/4。

也正是因为国民军队具有日本军队遗留下来的武器弹药和美军的支援,国军部队才敢扬言称:“最少三个月,最多五个月,就可以将所有解放军部队全部消灭。”

只买不造,坐吃山空

但是历史的走向并非单纯的数字游戏,解放战争全面开始后,国军部队因各种战术上的失误,导致一次次落败,仅仅在半年时间里就损失了所有武器弹药的百分之14左右,消耗弹药总数多达近两亿七万发,迫击炮弹数量多达170多万,还有各式各样的炮弹55万发,手榴弹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高昂的弹药补给花费并没有给国军部队带来捷报,国军部队在战局形势中开始显露疲态,高层也开始急得冒火。

随着我军部队越战越猛,战局形势也更加激烈,国军部队弹药的消耗越来越快。

光1947年,国军部队就消耗了各式各样的子弹四亿三千多万发,各式各样的炮弹更是消耗了几千万。再看1948年,这些物资消耗更是翻了一番,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就算家底再厚也有彻底耗光的一天。

国军方面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接受国内几个兵工厂和大量日伪物资的同时,却对兵工厂的14万员工实施大裁员。



1946年,为了应对作战需求,又重新建立了弹药厂和坦克维修工厂。但是因为国民政府并不重视,所以在1947年底也就仅仅恢复到11万人的规模。

再加上管理不妥当,各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并没有比抗日战争时期的规模高。

唯一的例外就是太原兵工厂,当时阎锡山从日本军队手中收回兵工厂后,下了很大功夫才将其生产力提高。到了1948年,不仅可以生产大批火炮,每个月还能生产各种炮弹近10万发,手榴弹23余万枚等等。

但是这并不能满足整个部队的需求,1948年上半年,国军方面兵工厂每个月仅仅也就可以生产2500万发弹药,11万发台机炮弹。



反观国军在1936年的时候,光子弹就能每年生产四亿发左右,除了迫击炮产量比以前高,其他方面根本不及1936年的产值。

在这样逐步退后的情况下,国军方面虽然有模有样地实施了一个扩大生产的计划,但是他们骨子里的那种“生产不如买办”的想法却根深蒂固,所以将所有期望都押在了向欧美的购买合同上。

在三大战役前夕,国民政府兵工署最后的报告表明,武器弹药已经供不应求,在向西方国家购置的武器弹药交付之前,只能先进行几个重点的军事行动。

勤能补拙,“自力更生”——我军的逆袭之路

在解放战争前夕,我军和国军的战斗力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抗日战争结束后到国共内战爆发期间,这个时间段是国共双方实力差距最大的时候。

那时候国军部队已经完全接收美式装备,然而我军的作战思维还只是处于在敌后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的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在解放战争打响前,国军部队有430万人,其中嫡系部队200万人,海空两军加特殊兵种有60万人。



反观我军当时总兵力也就只有120万人,其中野战军还没超过80万人,如果看装备的话,那差距就更为明显。

国军的美械装备部队就有22个军,在重武器方面我军仅仅只有山炮近60门,步兵炮124门,我军部队严重缺少野炮和榴弹炮等重武器,全军所有的武器加起来还不如敌军一个军强。

更严重的是国军接受长江以南区域和中原一带后,工业基础也在缓慢地提高。

在1946年,国军就已经拥有27个大规模兵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步枪5万支,机枪2200挺,迫击炮850门。



反观我军,工业基础就比较薄弱,每个月生产也只是1000杆枪支,机枪15挺。

所以,在解放战争打响之前,解放军兵力对比就1:3落后,重武器装备方面,我军更是以1:20落后。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