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北京知青到陕北插队,考上大学后,却又回到了农村教书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7年,北京知青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村里的乡亲们都觉得:北京人终究还是要回城了,这读了大学村里更留不下了。

听了乡亲们的议论,知青犹豫不决了,他不想让岳父一家人为他担心。妻子却很果断:“人生能有几回搏?这个大学你必须上!”

知青听了妻子的话,毅然的去读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农村,继续当起了小学老师。

村里人又在背后议论:大学生当了小学老师,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到底咋回事儿?



1968年10月,17岁的北京青年刘广明初中毕业已经三个月了。

此时,上山下乡的运动正在进行着,学校,广场,马路,街头的大喇叭里,每天都在广播着知识青年到农村锻炼的号召。

20年前,刘广明的爷爷曾经在陕北延安农村工作过,他对那片土地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对那里的老乡们至今念念不忘。

爷爷鼓励刘广明也到延安接受教育,语重心长的说:“延安是个好地方啊,革命的发源地,我曾经在那呆过几年,那里百姓淳朴善良,爷爷希望你能到那里,接受农村教育,更好的磨练自己,为那里的百姓做出贡献。”

看着爷爷那充满深情且坚毅的目光,刘广明重重的点了一下头:“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向爷爷学习,到广袤的农村天地去,用双手和汗水,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



十月下旬,刘广明辞别了家人,随着下乡插队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陕北延安的刘家沟大队插队。

以前也曾经听爷爷说起过,所以刘广明早就了解陕北农村的贫穷与荒凉,可刚到陕北,他还是被这里的情景震撼到了。

黄土高原上,沟沟壑壑,阡陌纵横,土地贫瘠,庄稼低矮枯黄,牛车走过的小路上,尘土飞扬,一切都在昭示着这块土地的贫穷与落后。

刚到刘家沟,知青点还没有盖好,一小队的王队长,安排大家先住在老乡家的一口窑洞里。

五六个知青睡在一个大土炕上,一日三餐,就是玉米面和高粱米面蒸的窝窝头,稀面糊糊照的出人影。

平常也只是就着咸菜和辣椒酱吃饭,两三天能吃上一顿菜就不错了,很难吃到肉,生活上确实很艰苦。

可是刘广明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时刻牢记爷爷的谆谆教诲,因为他来到陕北插队的初心,就是到这里来锻炼的,不是来享福的。

此时,他们正赶上秋季收割玉米,劳动的间隙,他和一小队的王队长站在田埂上,讨论着今年的粮食收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赶上天旱少雨,今年的收成很不好。看着瘪瘪的玉米穗儿,刘广明觉得,每亩地的产量也就是六七十斤,这点口粮哪够全村人吃?看来还得要国家救济

刘广明站在地头,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指着远处的一块田说道:“咱们这的粮食产量低,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水源,如果我们能建水坝,蓄水灌溉田地,将来的粮食产量一定能几倍的增长,也就不需要国家救济粮了。”

王队长说道:“额也知道缺少水源,可是就咱这样的自然条件,话说的容易,怎么能解决?”

刘广明指着远处的一块低洼位置,说到:“那个位置不错,我们可以在那里建水坝,蓄水灌溉农田,确保粮食增产,将来就可以解决大量的粮食缺口。”

看他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王队长气的不打一处来:“你这个娃娃口气大的很额,我看这个队长,干脆你来干算了!”

一听王队长语气有点不对,刘广明吓的再也不吱声了。

可是没过几天,公社就召开了会议,鼓励各个大队修坝蓄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此时王队长才意识到:这个小伙子确实是个人才呀!

王队长找到刘广明,对他说:“你这娃挺会算账呀,咱这大队要修水坝了,村里正缺人手,我推荐你当会计咋样?”

刘广明正想为大家做点事,一听有这样的差事,就高高兴兴的答应,到大队上干去了会计,一干就是一年多。

广明上学的时候,数学题就做的好,当了会计,他更是认真的很,一笔笔的账算的非常仔细,人又很勤快,工作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后来,村里的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了,上边没有委派老师来,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手代课,这可把队长愁够了,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到了一个人。

此时,大队上的水渠也修得差不多了,会计的工作也没有多少活,谁干都可以,于是王队长就问刘广明,愿不愿意到小学去当代课老师?

刘广明的会计工作也快结束了,所以他愉快的接受了王队长的意见,到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



只是没想到,这小学老师他一干就是五年,他在教书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当地教育的匮乏,和学校条件的艰苦。

教室里四处漏风,冬天寒冷,夏季燥热,桌椅板凳都是临时拼凑的,有的孩子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会把家里的山芋和鸡蛋顶替交学费。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刘广明一直牢记着爷爷对他的谆谆教诲,尽心尽职的教着孩子们新知识,还教他们唱歌跳舞,下课以后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嬉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