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家办”)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竞争关键的领域之一
。在亚洲,“新港家办之争”愈演愈烈。
超级富豪们为什么“爱”新加坡?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原因有哪些?2024年新加坡家办行业最新趋势是怎样的?本文,家办新智点试图梳理上述问题的答案。
今年5月19-25日,家办新智点将在走进东南亚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新加坡家办政策与家办生态,近距离观察东南亚真实的投资与营商环境。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扫码咨询研学详情。
文 | 家办新智点
全球超高净值人士的「财富避风港」
当前,地缘政治已经取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家办投资决策的首要问题。国际关系、全球冲突和外交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正在塑造全球家办的战略和优先事项,超富家族们纷纷通过重组或筹建家办寻找“安全港”。
近年来,新加坡逐渐巩固了其作为全球超高净值人士「财富避风港」的地位。新加坡的家办逐步兴起,并成为其私人财富格局中日益突出的特征。
3月6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Lawrence Wong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有1400家单一家办 (SFO) 获得了税收优惠。
这一数据相比2022年底同比增长了27%,彼时有1100家SFO获得了激励措施。
在吸引家办方面,新加坡可谓抢占先机。
在全球疫情前后,新加坡敏锐把握住了时间窗口,于2019年2月出台了针对基金的税收激励措施,并在2022年4月宣布了由家办直接管理的资金符合第13O条和第13U条税收豁免计划的更新条款。
基于上述税收豁免政策,新加坡在2022年的前九个月就吸引了全球2600名高净值人士(至少拥有135万新元净资产)移居,家办更是从2020年的400家增加到2022年的上千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加坡,目前家办要获得13O激励措施的资格,家办必须将至少2000万新元的资产投入基金,并向当地企业投资20万新元,并雇用至少两名专业人员。
据悉,多位知名超级富豪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家办,包括了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印度亿万富翁穆克什·安巴尼、美国对冲基金投资者雷·达里奥(Dalio Family Office)、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Weybourne Service Singapore)等。
超级富豪们为什么“爱”新加坡?
新加坡能够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的主要财富中心之一,绝非偶然。从政治到公共安全,从税收到商业等,
1.新加坡政治稳定,法律体系健全,具备可靠的仲裁系统,对财产权和商业活动有很好的保护,为超富家族长期保留和运营资产创造了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
2.新加坡是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基础设施完善,与全球主要市场高效连接,对管理全球资产布局和业务很便利;
3.新加坡生活环境舒适安全,医疗资源豪华,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年轻家族成员会选择在新加坡学习生活;
4.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吸引和保留超高净值个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对超富家族具有很好的吸引力;
5.英语被广泛使用和理解。
种种利好因素使新加坡成为超富家族选择第二家园和管理资产的理想落脚点。
数据显示,新加坡预计2023年有3200名高净值人士净入境移民,高于2022年的2800人。
角逐「家办之都」
当前,新加坡家办行业的数据说明了一切:
·?新加坡目前有1400家单一家办
·?亚洲59%的家办位于新加坡
·?作为一个城市,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五富有的城市,拥有41名亿万富翁
· 新加坡有近27万名百万富翁
· 预计到2025年,新加坡将拥有437,000名百万富翁
· 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550万人口中超过13%(约70万)将成为百万富翁
· 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将成为亚洲的百万富翁之都
家办从业者Vivian表示,目前寻求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超富家族,主要有三类:
一、出于扩张家族生意的目的,一些超富家族希望将新加坡作为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中心,从而进一步走向国际,因此希望将家办设立在新加坡;
二、考虑到子女教育规划,一些超富家族为了获取新加坡身份,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家办;
三、一些超富家族考虑到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分散资产的需求,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家办。
家办投资策略
调研显示,2024年家办正在重新评估其投资策略,以更好得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这一变化背后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包括利率、通胀、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房地产),以及不同经济增长前景等。
通常情况下,新加坡家办的投资方式与亚洲和全球家族的投资策略平行或重叠。
与其他地方的家办一样,新加坡家办拥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持有公共股权、固定收益以及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和房地产等另类投资的份额。
由于近期公开股票市场的业绩大多“平淡无奇”,私人投资交易似乎对新加坡的富人更具吸引力。
其中家办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时,科技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领域。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家办JRT Partners创始人Tuck Ming Yee表示,私募股权仍将对投资者有吸引力。“更多公司被私有化的趋势似乎仍在继续。与公开上市投资相比,现在可用于私人投资的资本数量似乎正在增长。”
家办作为公开和私募市场的关键参与者的角色继续演变,使得2024年成为家办投资策略的变革之年。
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有一件事是明确的:
家办已准备好以弹性迎接未来,并致力于积极的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家办从新加坡优惠的税收政策中受益,现在新加坡政府要求这些富裕家族“回馈”。2023年新加坡颁布的税法要求家办将其资产的至少10%或最多1000万新元分配给本地投资。
此外,政府继续审查其税收激励计划,以了解如何鼓励家办提供更多资金并支持当地慈善机构和非营利实体。
新加坡家办行业的挑战
尽管,新加坡家办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但仍面临一定挑战:
一、新加坡监管不断加强,家办申请队伍或延长至18个月。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断提高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准入门槛和漫长的审批等待时间,让一些客户望而却步。
2023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规定,在所得税法令的13O计划下申请设立家办,资产管理规模要至少1000万元,两年内承诺增加到2000万元。此前,并未设置最低资产管理规模的门槛;到了2023年7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再度调高门槛,把提出申请时的资产管理规模,从至少1000万元提高到至少2000万元。
自2023年3月开始,香港政府不断推出大招,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家办落户香港。
近日
香港投资推广署宣布,根据其委托德勤进行的《香港家办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香港有超过2700家单一家办,其中
资产管理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家办达885家。
三、随着更多的财富流入新加坡,对新加坡金融人才需求加大,面临着人才紧缺的挑战。
作为超高净值家族提供全面财务和家族事务服务的专业机构,家办对会计师、律师、银行家、遗产和税务规划师以及投资和运营专业人士的需求量很大,但当前新加坡金融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
某新加坡家办投资负责人Robbin告诉家办新智点,尽管2022年新加坡家办热潮为其带来了海量资金,但家办人才却只增加了数百人。
“尽管该行业受过培训的员工水平大大提高,但新加坡的家办仍然没有足够的投资专业人士。”新加坡银行全球投资者、家办和金融中介机构主管?Li Li Lim表示。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据悉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制定了培训计划,以提高家办人才和能力水平。截至2020年,他们有1200名参与者,并表示希望到2025年注册5000名参与者。
家办数字化转型与外包的趋势
随着超富家族中千禧一代和Z一代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将家办带入了财富管理的新时代。考虑到下一代家族成员,数字化将在家办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数字原住民,千禧一代和Z世代坚持更高水平的技术成熟度,特别是在所有商业交互中实现“实时”功能。因此,技术可能会继续在家办办公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一项围绕新加坡单一家办需求的调查显示,新加坡单一家办需要更好的数字化和互联解决方案来满足需求。
其中,位居榜首需求是为单一家办提供跨实体所有资产的单一视图的解决方案?(94%)。
家办管理着不同司法管辖区、实体结构和家族成员的多种资产。为了促进更好的遗产规划和投资决策,家办往往需要全面了解总财富。
第二,单一家办也在寻找能够概述总成本和费用的解决方案?(93%)。
家办发起人往往缺乏对其运营成本(包括银行费用)的完整概览,因此汇总和跟踪总成本对于家办管理开支和优化运营至关重要。尽管家办可能希望保留尽可能多的控制权,但平衡成本仍然至关重要,而且外包已在行业中变得司空见惯。
第三,单一家办还重视可以“快速集成并在当前系统中使用”的实时制作数据,这引发了向银行和托管人自动提供数据的需求。
第四,是安全的基础设施和IT安全 (84%)。
根据Hubbis调查,85%的受访者表示,家办应该将中后台职能外包给第三方,前提是这样做安全可靠。
综合而言,尽管面临一定挑战,新加坡的财富管理行业可能会“迅速膨胀”。根据BCG的数据,
到2027年,新加坡的金融财富预计将以9%的速度增长,使该国与中国香港和瑞士一起成为全球三大财富管理中心。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预告
为加速中国内地家办的学习曲线和成长曲线,2023年6月伊始,家办新智点组织了一系列全球家办研学活动,我们曾两度组团赴港,与中国香港的老家族及成熟家办深度交流。今年,家办新智点将继续组团赴东南亚、瑞士、美国等地深度考察,学习成熟家办的运作经验和治理之道。
5月,家办新智点将走进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与两国监管部门深度对话,走访知名家族企业及家族办公室、优秀出海企业代表、大型金融集团等,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新加坡家办政策与家办生态,近距离观察东南亚真实的投资与营商环境,深度解读当地企业生态和竞争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