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戎马一生、傲视天下,唯独将毛主席当作“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在西点军校力推《论持久战》,将毛主席视为自己的导师;
肯尼迪
尼克松两度访华,第二次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并评价主席为:“最不平凡的伟人”。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共有三任总统与毛主席打过交道,而且不约而同对毛主席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那么,他们对伟人具体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毛主席究竟做了什么,让他们如此倾心拜服呢?
- 与艾森豪威尔的较量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和导师,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他带领老百姓推翻了三座大山,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国外,对毛主席的赞美之词同样不绝于耳。
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多位美国总统也先后对毛主席高度评价,称其在现代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其中的不少人,甚至曾与毛主席产生过激烈的交锋,却都不约而同地对伟人表示衷心敬佩。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毕业于西点军校,凭借强力的手腕从五星上将一直做到总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铁血人物。
艾森豪威尔
执政期间,美国历经二战、冷战和朝鲜战争,艾森豪威尔不仅担任过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过字,更是冷战格局形成的推动者,在美国战争史上和美国人民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艾森豪威尔一生建树颇丰、荣誉等身,行事果敢勇决、崇尚战争,放眼整个世界,没有几个人能让他瞧得上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犀利好战的美国总统,却多次表达过对毛主席的佩服:“毛主席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都没有用。”
艾森豪威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全球只有两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就是美国和前苏联。
当毛主席到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时,苏联主席赫鲁晓夫透露了一个惊天机密,说不久之后美国可能就会发动核战争,而目标就是苏联和中国。
当时全世界都看到了日本广岛的下场,没有哪个国家不怕原子弹,即便是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前苏联,也在外交场合频频示弱,他们惧怕核战争的爆发,不敢与美国血拼玉碎。
面对美国的核威慑,赫鲁晓夫有如惊弓之鸟,然而毛主席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说:
“原子弹并没有那么可怕,我看也是纸老虎。任何形式的战争,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一定是人,而不是武器。”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听到这番话大跌眼镜,认为毛主席疯了,他无法理解,广岛原子弹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一旦美国真的挑起战争,没有核武器的中国该如何抗衡。
毛主席的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没有得到赫鲁晓夫的认可,反倒赢得了大洋彼岸美国人的敬意。
身经百战的艾森豪威尔听闻这件事后,认为毛主席此话深谙战争之道,是一位可敬的对手,甚至生出一丝被敌人摸透了心思的挫败感。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生在同一时代,都是大国领袖,同时又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杰出军事家,虽然素未谋面,却又心意相通、惺惺相惜。
后面发生的事与毛主席所料分毫不差,所谓美国的核战争计划不过是空穴来风,艾森豪威尔从此再也没有对中国动过心思。
艾森豪威尔卸任后,美国的下一任总统是肯尼迪。
- 肯尼迪的导师
因为1963年11月12日那场震惊世界的枪击案件,风华正茂的肯尼迪倒在了他的第一届任期内成为了继林肯、里根、杜鲁门等人之后,又一位遇刺的美国总统。
肯尼迪
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的艾森豪威尔不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毕业的肯尼迪,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始终保持着审慎负责和冷静沉稳的态度。
就任期间,他主持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重大事件,使得美国在冷战中确立了科技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
著名思想家塞亚·伯林评价他,浑身散发着非凡的智力和理性的气息,拥有一颗尖锐、透彻、明晰的头脑。
美国历史学家斯蒂夫·吉隆认为,是肯尼迪让美国人民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梦想。
正因如此,尽管肯尼迪上任仅三年就遇刺身亡,却仍被大部分美国人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因为任期太短,肯尼迪一生中也没有与毛主席见过面,但他却对这位来自中国的领袖人物非常崇拜。
1965年7月27日,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遭到蒋介石罢免,携夫人郭德洁、部下程思远回归大陆,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到北京机场迎接。
毛主席
见面后,毛主席与李宗仁亲切交谈,席间就谈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
李宗仁说,自己在华盛顿期间,曾与肯尼迪多次接触,每次进总统办公室的时候都能看到,肯尼迪的桌子上永远摆着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另一本则是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著作《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