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视察东北,得知贺子珍无业,问秘书:为何没给她工作

分享至

1950年,毛主席前往哈尔滨进行视察。

抵达哈尔滨的毛主席,静静地站在寒风凛冽的街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不远处一对嬉戏玩闹的母女俩,倏忽开口问道:“贺子珍是在哈尔滨吧,她过的怎么样?”



此时的毛泽东同志已经与贺子珍离婚很多年了,可对于这个自己曾经的前妻,自己孩子的母亲,他依旧是挂念着的。

在得知贺子珍已经不在哈尔滨后,毛主席问道:“那她如今在哪儿?”

“贺子珍同志如今住在上海交界处,组织上派了人照顾她,您放心!”

谁知听了这话的毛主席却并不开心:“为什么没有给她分配工作?”

那么,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故事?贺子珍为何离开哈尔滨去了上海?我们不妨来看看。

觉醒的革命少女——贺子珍

作为毛泽东第二任妻子的贺子珍,出生在永新县黄竹岭的一个农民家庭。

贺家祖父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在发觉外来侵略使得农村经济凋敝后,二话不说便卖了家产,带着儿孙们来到了县城,开了一家小店维持生计:“树挪死,人挪活。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

经济的萧条,世人的贫苦,让年幼的贺子珍早早就领略到了外来侵略者与军阀乱世的险恶。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贺子珍对北洋军阀恨到了骨子里。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那是一天正午,几名北洋兵到贺家的店里喝茶。谁知两名北洋兵见贺子珍的母亲貌美,便企图对她动手动脚。

贺子珍一家对此十分愤怒,哥哥贺敏学更是用火钳烫伤了其中一名北洋兵:“快滚,这里不欢迎你们!”



年少气盛的贺敏学与贺子珍姐妹俩气势汹汹,吓得两个北洋兵灰溜溜的逃跑了。得到消息的贺父心中暗道糟糕,先是表扬了三个保护母亲的孩子,随后立即送走了儿子。

果然当天下午,贺家的店铺就被几十个北洋兵砸得干干净净。

贺子珍怔怔地看着被砸的稀碎的桌椅,想着如今正在逃难的哥哥,眼泪顷刻而下。从这一刻起,她真正认清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究竟有多么残酷。

1925年,贺子珍与妹妹被父亲送到了福音教堂读书。

在得知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贺子珍第一时间带着班上的十来名同学去参加孙中山先生的追悼会。对此,贺子珍的授课老师极其不满。

贺子珍盯着老师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们是一定要去的!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推翻了清政府,他是人民的英雄!我们此去是为爱国!而爱国无罪!”

贺子珍的话音未落,身后便响起了同学们的响应:“爱国无罪!爱国无罪!”贺子珍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震撼着老师与同学们。



真正让贺子珍觉醒的,是一件发生在游玩过程中发生的事情。那天贺子珍的哥哥带着两位妹妹,乘船前往湖对面。

谁知船刚行了一半,贺子珍突然发现湖中有个几乎快要淹死的少年。贺子珍立刻向船夫呼救,谁知船夫只是轻飘飘地看了一眼,就转头继续向前划去。

贺子珍被船夫眼中的冷漠惊住了,随着少年的呼救声越来越弱,贺子珍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贺子珍虽然被哥哥救了起来,可那名少年却再也找不到了……



贺子珍影视形象

上了岸之后,浑身湿透的贺子珍十分痛心。哥哥告诉她:“实际上,这是船家们行船需要恪守的陋习规则。他们认为溺水的人是水鬼在找替身,如果坏了水鬼的事,他们必定会遭到报复……”

贺子珍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可是那是一条命!”对此,哥哥只是叹了口气。贺子珍深感封建迷信对于人们带来的危害,于是主动走到街上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

贺子珍年幼时期的这些经历,对她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正是因为她痛恨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和封建主义,她才从而走上了坚定革命的道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