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长征。长征初期,因为“左倾”路线的影响,红军的处境依然艰难,尤其是湘江战役,使得红军减员严重。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的主力由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余人,从此之后,也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湘江战役期间,红五军团承担殿后任务,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渡过湘江,红五军团与敌人进行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经过一番血战后,红五军团圆满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的任务,保护中央红军的主力安全渡过湘江。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参加湘江血战的红军之一,他的名字叫刘明辉。新中国成立后,刘明辉长期在西南边陲工作,担任了云南省副省长、省长等职务。那么,刘明辉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刘明辉出生于1914年,江西省石城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30年,16岁的刘明辉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3年,刘明辉转为正式党员。也是入党的这一年,刘明辉参加了红军,进入红五军团,主要负责秘密保卫工作。
加入红军后,刘明辉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以及后续的长征,并在长征过程中多次立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刘明辉南征北战,致力于政治保卫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明辉跟随二野参加了进军西南的战斗,并留在了重庆。在这之后,刘明辉担任了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等职务,在接管、镇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同时,也稳定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1954年,刘明辉被调到云南省,陆续担任了云南省公安厅厅长、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云南省副省长等职务。到云南后,刘明辉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云南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建设云南省的功臣之一。
1964年8月,50岁的刘明辉受到重用,代理了云南省省长一职,继续投身云南省的各项建设事业。不过,正当刘明辉准备大干一番时,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在那段特殊的时期,52岁的刘明辉也受到冲击,并被“打倒”,不仅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而且还被关押起来,失去了自由。
虽然身处逆境,但刘明辉刚正不阿,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保持了一个党员的高风亮节。1968年,刘明辉重新复出。复出之后,刘明辉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大力抓生产,排除干扰,尽力减少国民经济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刘明辉迅速受到重用,1979年,65岁的刘明辉当选为云南省省长。任职期间,刘明辉大力解放干部思想,努力消除“四人帮”的影响,带领干部群众迅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层面,为云南省的改革开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1983年,刘明辉卸任云南省省长,在这之后,他又当选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为云南省的改革开放建言献策。1985年,刘明辉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昆明,于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96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