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以来
都是亚洲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
不仅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市场
丰富的职业机会
还有高水平的薪酬福利
那么香港打工仔日日辛勤工作
究竟月入多少才算是达到平均水平呢?
先来看最近公布的两份统计数据↓↓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2023年第4季》最新统计数据,香港就业人数约370万人。2023年第4季就业收入中位数为20,000港元,较2022年第4季19,100港元上升900港元。
而香港大型求职平台CTgoodjobs在2024年第一季,通过网上问卷方式进行了“2024年第一季薪酬”调查,收集了2,830份问卷,年龄层覆盖17岁至65岁或以上,当中最多受访者的年龄组别是36至40岁,受访者的职业涵盖达35个行业。
根据调查数据,整体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数(不包括年终奖金或花红)为29,715港元,调查还指出了不同行业、地区和加薪情况的差异。
在各行业中,“资讯科技/电子商务”行业的月入中位数最高,达到港币32,000港元,而“食品及饮料”行业的月入中位数最低,仅为17,290港元。
按工作地区比较,中西区公司的月入中位数最高,为28,905港元,成为18区之冠;而大埔区/北区的月入中位数最低,仅为20,000港元。
按居住地区比较,居住湾仔的月入中位数最高,为30,850港元,其次为27,500港元的中西区及27,000港元的西贡、油尖旺区。居住离岛的月入中位数则最低,仅为20,000港元,元朗区及黄大仙区亦分别仅23,000港元及23,900港元。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每个月工资高于29,715港元,工资水平就已经高过一般的打工仔。
那么同样都是月薪中位数,为什么这两组数据差距这么大呢?
其实是统计数据的来源不同。
政府统计处是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辖下的部门,专责根据《普查及统计条例》收集香港重要统计资料的机构。涵盖的行业和掌握的数据相对来说也更多,对于抽样和调查的统计方式也会更官方和严谨。
而CTgoodjobs则是香港一个大型的一站式求职及网上招聘平台。此次的数据是通过网上问卷形式收集资料,受访者有来自会计/审计/税务行业的受访者占10.2%,另有7.8%来自政府/公共部门/公用事业行业及7.0%来自教育/培训行业;职级方面,有43.9%的受访者为初级员工、30.2%为主管/主任级、20.3为中级管理层;最多受访者的年龄组别是36岁至40岁,占21.2%,其次为31岁至35岁(19.8%)、26岁至30岁(18.4%)及41岁至45岁(12.8%)。
可以看出,CTgoodjobs问卷的受访者的行业构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而且都是偏专业领域,所以才会与特区政府的数据相差如此之大。
但是也能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共同点。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收入最高的行业为“金融及保险”,月入中位数为35,000港元;与消费及旅游相关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则仅得16,000港元,其中零售业只得15,500港元。
其他行业方面,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业收入依旧偏低,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亦只有17,700港元,较各行业合计的中位数少逾10%。
而根据CTgoodjobs的调查报告显示,月入中位数(不包括年终奖金及花红)最高的行业,第一位是资讯科技/电子商务,平均月入32,000元,第二位有五个行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保险、工程 (电机/电子/机械)、建造/工程/建筑、银行,平均月入30,000元,第三位是工程 (建造/土木工程/工料测量),平均月入29,000元。
不过,一旦包括了年终奖金及花红,入息中位数最高的行业,第一位是证券/商品,平均月入56,500港元!!第二位是保险,平均月入50,000港元;第三位是银行,平均月入44,585港元。
也就是说,在香港从事金融业,最赚钱!!!
毕竟香港是个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开放度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丰富,吸引了大量国际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环境。
金融科技的兴起,也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的机会,同时资讯技术的应用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提升了整体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动了!
别急,还有一组数据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在CTgoodjobs此次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3.5%的打工仔被减薪,平均减薪幅度为20.7%;被冻薪的打工仔则占35.8%。
调查发现,有53.1%的受访者计划在今年第一季转工,38.6%称找到新工作后辞职,亦有近8%考虑裸辞。至于他们决定或考虑转工的原因,有57.6%为薪酬待遇未如理想、36.3%为现职公司缺乏晋升机会、27.8%为不满现职公司工作环境。
其中工程及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高达70%受访者考虑转职。其次是证券/商品有67%,制造、设计及玩具/礼品亦各占64%。而从事保险业的受访者,只有32%打算转工,他们主要因经济环境不明朗而留职。
除了减薪、待遇不理想、工作环境等问题,还有不能忽略的就是在香港的生活成本确实比较高,例如租房(如果在香港有房那当小编没说...)、吃饭等日常生活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当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薪资水平高,有广阔的发展平台,全球主要国际企业在港设立约4,000个地区总部及办事处,如谷歌、汇丰、高盛等,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加上特区政府早前推出的一系列“抢人才”措施,包括设立“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放宽“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成立“香港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等等。
截至2023年12月,特区政府的各项计划就收到了203,416宗申请,在这逾20万宗的申请里,有126,584宗获批,逾81,000人已经到港。
这些数据,也足见香港机遇处处,对全球人才仍有相当的吸引力。
正所谓凡事有利有弊,所以你会来香港工作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