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党内斗争有两次,一次是高岗事件,一次是1959 年的庐山会议上批判彭德怀。80年代,邓小平在作历史决议时,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前者的正确性,而批彭则是批错了。
《邓小平谋略》一书说得更精妙,“庐山会议的与会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原则甚至不惜人格,违心地站在毛泽东一边,用各种攻击性语言去揭发、批判、诅咒彭德怀;要么像张闻天那样,坚持真理,仗义执言,成为彭德怀的支持者。”
当年,邓小平是幸运的,他避免了这两种可悲的命运,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会前打乒乓球不小心扭伤了脚未能上得山去,真是天助他矣,否则以他实事求是的性格,庐山会议或许会变成另一番模样。
当时,彭德怀刚刚结束了对东欧和苏联的访问,于6月15日回到北京,由于西藏发生了叛乱,他十分挂念,原本不想上庐山,但毛泽东并没有准许他请假的要求,执意要他上山。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匆匆赶往庐山。
彭德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庐山,竟会是他一世功名的政治生命终结的地方!
终结彭德怀政治生命的路上
七月的庐山,凉爽如秋,这里早已是戒备森严。参加扩大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各省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府各部部长,寂静的庐山顿时热闹起来。
1959年7月2日,历史性的一页终于开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幕,毛泽东首先讲话:“临上庐山之前,我去湖南看了看,湖南的工作搞得不错。当然伟大的成绩我们就不说了,我们这次开会主要把其中的问题要谈透,前途要认清。我们常委把国内形势理了理,梳了梳辫子,那就是给大家传达下去的十九个问题,读书算一个,形势算一个,还有任务、体制、食堂、综合平衡等。”
毛泽东喝了口水,又讲下去,谈笑风生,引古论今,讲得十分生动风趣,会场上不时发出轻快的笑声。
毛泽东讲完后,刘少奇接着讲话:“说老实话的人,去年的日子不好过,老被插白旗。去年一年成绩很大,成绩要讲够,不讲成绩就没有信心。教训也很深刻,要认真总结。我们今天在庐山开的会就算是个神仙会,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中央领导人讲话后,开始分组讨论。彭德怀由于在西北工作时间比较长,被分在西北组里。由于是神仙会,大家发言比较放得开。彭德怀此前曾在西北考察过,半年之前又到湖南考察,还到了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了解了一些真实情况。
分组讨论后,彭德怀想找毛泽东谈谈,但会议日程安排很紧张。彭德怀有空闲时,毛泽东又在休息,几次去都被卫士挡驾。彭德怀找不到机会和毛泽东面谈,只好在小组会议上,将他去年年底考察过的十个省的情况,以及发现的极为突出的问题谈出来,希望毛泽东通过会议记录看到他的进言。
这次虽然是神仙会,但大家也还是很小心,只不过是讨论一下目前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还没有人敢指名道姓地提出批评。现在骤问彭德怀大喊大叫,个个屏息静气,睁大双眼看着彭德怀,没有人说一句赞同或反对的话。
华东组组长、上海第一书记柯庆施上山以来满脸堆笑,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彭德怀、张闻天、周小舟、张仲良、杨尚昆、周惠、李锐、田家英、吴冷西在会上连连发表批判言论,使柯庆施既恼火又高兴,但他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言表。散会后,悄悄地拿走彭德怀的发言记录,去美庐别墅找毛泽东。
毛泽东今天有空,独自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抽着闷烟。他接过彭德怀的发言记录看看,不高兴地对柯庆施说:“从去年郑州会议以来,大会小会开了六七次,我是每会必检讨。我放了三炮,有错,可你彭德怀也总不该见理不饶人嘛。”
柯庆施说: “田家英跟着他们搅,我不好说,主席劝劝他吧。”
毛泽东懒懒 地说:“算了,吃饭放屁,肚里有气,气放出来肚子就舒服了,谁叫我是始作俑者呢?”柯庆施见他眼圈红了,见势不妙,连忙退了出去。
7月10日,庐山会议已近尾声,毛泽东命令田家英、胡乔木、周小舟、李锐等几个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秘书加紧修改《会议纪要》。这时,组长们已经来到小会议厅,准备参加组长会议。
毛泽东首先听取了汇报,然后开始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把话讲出来。不讲缺点,否认矛盾,就不能改正错误。绝不戴帽子,什么观潮派、算账派、怀疑派,一个帽子也不戴。当然——”他弹弹烟灰,喝口茶说:“有些问题经过郑州会议等一系列中央会议,已经逐步解决了。现在最主要的是鼓干劲,把工作进一步做好。”
柯庆施等人在毛泽东讲完话后,立即表态,完全赞同毛主席的意见。彭德怀是西北组的组长,他看出来毛泽东的基本观点没有变,如果这样去纠偏,是不会取得很大的功效的。怎么办?
随后,彭德怀把自己的意见与隔壁住的张闻天、周小舟谈了,他们都觉得彭德怀的想法对,劝他去跟主席谈谈。彭德怀想去又不好去,不知怎么的,他觉得现在见毛泽东很难。
思前想后,到了7月12日傍晚,彭德怀终于下定决心,和毛泽东谈一次。他住的地方和毛泽东住的美庐不过几百步之遥,很快就到了。不料警卫再一次挡了驾:“主席休息了。”彭德怀又没有见上毛泽东,心里怏怏地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