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门类齐全的汉代手工业

0
分享至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9075字 | 阅读需17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期



两汉时期,由于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其时,手工业门类齐全,技术进步,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尤以冶铁、丝织、漆器、铜器、造船成就杰出,有些工艺甚至长期影响后世。


图1,“卅湅”钢刀(东汉,1974年山东苍山出土,全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卅湅”钢刀的刀身有错金火焰纹和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由此可知此刀造于公元112年。经检测,其刃部含碳量为0.6%—0.7%。我们日常讲的铁实际上有生铁、熟铁之分,而生铁、熟铁、钢这三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含碳量:含碳量低于0.04%的铁为熟铁(纯铁),含碳量2%—4.3%的铁为生铁,钢的含碳量在熟铁和生铁之间。以此说明,这把大刀是一把钢刀。

铭文中的“卅湅”,告诉我们它是怎么制成的:当年对铁器每加热锻打或折叠锻打一次称“一火”或者“一涑”,这把刀经过30次折叠锻打,故称“卅湅”。检测告诉我们,它的最初原料是“炒铁”。所谓炒铁,就是将生铁片或生铁块,在炒铁炉中加热至半熔融状,然后通过不断搅拌(即炒),增加铁和空气的接触面,使铁中的碳不断被氧化,随着碳含量的降低,生铁料成为固态的熟铁。人们再将炒铁(熟铁)进行一次又一次折叠锻打,一方面使空气中的碳渗进铁中,另一方面使铁的杂质被挤出,于是该铁器变得更加坚韧。实际上炒铁在反复的折叠锤炼中已经变成了钢,后世称之为“百炼钢”。西晋一位叫刘琨的人,针对这种多次“湅”的技术写了“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诗句,渐渐地“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当然这种“百炼钢”的技术也广为流传,例如刘备就令“蒲元造刀五千口”,刃口刻“七十二炼”(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三国演义》讲赵云同曹军格斗时,他的剑将曹军的刀枪一一砍断,笔者猜测,赵云的剑应该是坚韧的钢剑。汉代得到钢制品的途径,不止“百炼钢”这一条,限于篇幅,其他的在此就省略了。

要想得到钢,首先要有铁,冶铁是汉代最大的手工业部门,目前在全国已发现汉代冶铁遗址30多处,其面积多在1万平方米以上,郑州古荥的冶铁遗址,面积更是多达12万平方米。古荥是汉代河南郡铁官管辖的第一冶铁作坊,简称“河一”,遗址中出土的陶范和铁器上的“河一”铭文,明确地印证了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铁官管辖冶铁作坊的举措(汉武帝设铁官49处,分布于今12个省份)。


图2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通过对该遗址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座炉缸呈椭圆形炼铁炉残迹,其中1号炉缸面积8.5平方米,经研究复原,该炉高约6米、容积50立方米,日产生铁1吨左右。它不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两汉时期最大的炼铁炉,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炼铁高炉。在该炼铁炉周围,还发掘出13块大小不等的积铁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重约23吨,这足以让人们想象当年冶铁规模之大和产量之多。

现在着重讲一下汉代冶铁技艺上的部分成就。首先请您注意刚刚介绍古荥遗址炼铁炉时提到的“椭圆形”三个字,千万别忽视这一点,因为世界上所有冶铁炉的断面最初都是圆形,而从圆形到椭圆形,是一个重大的技术进步,美国、英国都是在1850年才建成椭圆形高炉,而且还被西方称为“新的创造”。大家知道,炼铁时向炉中输入氧气是技术关键,椭圆形高炉使炼炉的直径有了长、短径之分,从短径两侧进行鼓风,整个炉体都可以充分得到氧气,克服了风力吹不到大型圆形高炉炉缸中心位置的弊端,避免了炉缸中心部分温度上不去而出现的炼炉故障。

当年鼓风的重要器具是皮橐,山东滕县出土的一块“冶铁画像石”上,有一幅人们用皮橐鼓风炼铁的场景。我国自然科学史专家王振铎先生对皮橐进行了复原,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的“中国通史陈列”中进行了展示。皮橐的两端分别是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连接着通向炼铁炉的鼓风管,在古荥镇以及巩义铁生沟等汉代冶铁遗址,都发现了陶鼓风管。皮橐顶部装有活动吊杆,炼铁时人们不断推、拉皮橐,使其伸缩(那伸缩有点像拉手风琴),从而将空气排入鼓风管。东汉时发明了“冶铁水排”,利用水力拉伸或压缩皮橐进行鼓风,既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鼓风量,这种水力鼓风装置,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图3 冶铁汉画像石拓片(滕州汉画像石馆藏)


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一座西汉的墓葬中发现了4部织机模型和15位漆木人俑(他们是不同工种的男女织工),墓主人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很可能是一位经营蜀锦生产的富婆。按照“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她那座豪华的墓室中,不仅有供她出行的车马、饮酒的漆耳杯、制作美食的猪牛兔鸡,而且有供给她财富的工场。墓主人也许没有想到,她这种葬俗之举,使2000年后的人们能看到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这对研究中国纺织史,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出土的4部织机模型均为竹木制成,其中1部较大,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另3部略小。相关专家按照织机模型与那些织工俑的比例推算,原织机大约为2.5米高,七八米长,中国丝绸博物馆按照这种推算,复原了提花织机,很是壮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部清代的蜀锦机,高度、长度和它大体相仿。


图4 提花织机模型(成都博物馆藏)

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织机有一个4条腿支起的长方形机座,机座中间有4根立柱支起机身,机身中间悬挂着10余片综片(4部织机综片数目不完全相同,最多的为19片),这是织机最关键的部件,经过染色的丝线穿在综片上,形成织物的经线,通过提起不同的综片,来回穿梭,在经线上织出花纹。可以看出这张织机已具备了中国传统提花织机的各种主要部件,从性能上讲,已能织造多种复杂变化的纹样。机座底部有一个中轴踏板,这可以视为织机动力部分,织工踏动踏板使中轴转动,带动装有提综钩的传动机构,织锦程序就运转起来了。

据记载,我国在战国时期已出现踏板织机,因为有了踏板,就将织工的手解脱出来,能双手配合进行穿梭等工作。可以说,这种踏板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把它誉为中国对世界纺织技术的一大贡献。以前我们只能从画像石上看到汉代踏板织机的形象,而且还只是织布的斜织机,这次则提供了踏板提花织机的直观资料。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看到两位来自成都的师傅操作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的那部清代蜀锦机,一位师傅站在花楼上,按照预定的花纹图样要求挽提相应的综片,另一位师傅坐在机座上,边踏踏板(几根并排的竹竿)边穿梭。汉代这提花织机,很可能也是一位工匠踏板穿梭,另一位工匠负责提综。

纺织业是汉代最发达的手工业之一,它包括丝、麻两大类。从经营层面讲也是两大类,即官营和民营。官营的主要是丝织,供皇家和官府、贵族之需。民间的家庭纺织业,既生产丝织品,也生产葛布、麻布,除满足自身需要,更多的是作为商品投向市场。

汉代将丝织品总称为“帛”或“缯”,所以画在丝织物上的称为“帛画”,书写在丝织物上的文字称为“帛书”,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四幅帛画和帛书《老子》《五十二病方》等。汉代丝织物的种类有纨、绢、罗、纱、绮、锦、绣等,其中锦是最鲜艳多彩、绚丽华美的织物,也是最能代表显花技术和织造水平的丝织物。《释名·释采帛》有“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之说,这里讲的“作之用功重”,概括地说明了织锦技术的复杂、高超。织锦实在极为费工费时,前面讲的那两位四川师傅,技艺非常成熟,然而,他们紧紧张张地忙活一天,也仅能织出15厘米的成品。

我国最早的锦是西周时期的,仅有简单的几何图案。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锦,已有了龙凤等动物的纹饰。而汉代的织锦工匠,成功地将漆器、画像砖上的云气、禽兽等纹饰,转移到锦上,织造出云气流动、禽兽腾跃等动感十足的图案,令人格外赏心悦目。

汉代,锦绣的产地主要有山东、浙江和成都。成都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桑叶鲜嫩多汁,是蚕的好口粮,从而使蚕吐出质量上佳的蚕丝。再者,成都流江(后称为锦江或濯锦江)的水质最适于漂练织成的锦,使其更具光泽。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勤劳聪慧的成都人,成就了享誉中外的“蜀锦”。西汉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专门管理锦的生产和销售,还设立了专门作坊——锦官城(这一名称后来还成为成都的代称)。民间织锦则更加普遍化,老官山发现的这间织锦工场应是其中之一。

特别强调一点,汉代“蜀锦”由于既精美又量大,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尼雅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锦制的护膊,上面除精美的花纹外,还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更令人称奇的是,墓中还有一块锦的残片,是制造那件护膊时裁下来的,上面织有“讨南羌”三个字,也就是说,当年这块锦上的文字全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族”。这是第一次在古代丝织品上发现“中国”二字,这里的“中国”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也就是西汉王朝活跃的中心地带,它和今天“中国”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专家们经过鉴定、研究,一致认为这是汉代末期至三国时期生产的“蜀锦”,它居然传到了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地区。


图5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再强调一句,“蜀锦”不仅传到了新疆,还传到了云南、贵州,乃至境外的中亚、西亚,而且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从汉代一直持续发展到唐、宋、元、明、清,成为中国四大名锦(除蜀锦外,还包括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之首。


云纹漆案为长方形,平底,四边有栏,底部四角各有一高仅2厘米的矮足。底部整体髹饰黑漆,案面为红、黑两色漆。在案的中心和四边栏,用红漆绘画出两重方框,在方框间用红色和灰绿色漆绘制云纹。黑漆的冷色,使漆案显得凝重、大气,而红色的纹饰,很有一种流动感,且疏密得当,两者相配,产生了动静结合、高贵雅致的视觉效果。底部有用红漆书写的“轨侯家”三个字,表明了该漆案的主人是西汉“软侯”。漆案上的五个圆形漆食盘、一个漆耳杯和两只漆卮在出土时就是这样摆放的,盘内还盛有食物。考古资料告诉我们,这种成套摆放的漆器餐具,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

五个漆食盘的大小、造型、纹饰均一致,口径18.5厘米,平底。和漆案一样,食盘也只用红、黑两色漆,内部装饰以红漆为主,中心和口沿为黑漆,而黑漆处,又用红漆绘卷云纹、波折纹和点纹。在正中心位置,还用红漆书写了“君幸食”三个字。如此雅致的食器,再配上这样美好的字句,怎不让人食欲大增呢?


图6 云纹漆案及杯盘

卮是盛酒器,有如现代的酒壶、酒瓶。两只漆卮,一只有盖,一只无盖,都有耳,从外观上看很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泡茶用的大把缸,均外壁为黑色,内壁为红色。无盖的这一只在内壁有黑漆书写的“君幸酒”三个字,更重要的是在卮底用红漆写了“二升”(汉承秦制,1升合今200毫升),表明了它的容积。有盖的这一只则比无盖的那只卮更为精致,首先,它的胎不是普通的木胎;其次,它的耳和钮上均装饰了精美的鎏金铜环;最后,其黑漆外壁和盖上的花纹不一般,看上去不过是常见的云气纹,云气间还有两只龙头怪兽,然而这纹饰不是用笔画的,是采用了非常高超的针刻法。针刻也叫“锥画”,它是在尚未干透的漆膜上,用尖细的针进行镌刻,工匠要很好地掌握用针的力度,镌刻出的花纹细如游丝,又不失清晰,呈现出一种纤细之美。

耳杯是饮酒器,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称为“羽殇”,是当年比较多见的器皿,马王堆1号墓随葬的耳杯就多达90件,在数量上占该墓葬全部漆器的二分之一。该耳杯外壁和杯底均为黑漆,内壁为红漆,并用黑漆书写了“君幸酒”三个字,还绘有动感十足的云气纹。

这一套由9件漆器组成的餐具,是汉代贵族日常享用的,盘内分别盛放牛、鸡、鱼一类肉食和面食,轪侯的身份正符合使用这套高贵餐具。笔者在看到这漆案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苦。在吴郡(今苏州)时,全靠梁鸿为人帮工为生,每当晚上吃饭时,孟光都要把盛放着饭菜的案举过眉头,表示对丈夫的尊敬。一时传为 佳话,并流传至今。

接下来讲一点汉代漆器制造技艺。汉代漆器制造技艺,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制造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漆器和铜、铁器以及陶、瓷器相比,具有既轻巧又美观的特点,自然成为汉代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品。制作漆器首先是制胎造型。汉代漆器大多是木胎,制作木胎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旋木胎、斫木胎和卷木薄胎。圆形器物多用旋木胎,如前面讲过的漆食盘。这种技法是先用轮旋刮削的方法制成器物模样,再用挖凿的技术掏出内部。这种制法的漆器比较厚重。斫木胎是用砍、削、刻、凿等方法制成器型,如耳杯、案等非圆形的器物。这种制法的漆器也给人厚重感。卷木胎的制作工艺要难一些,先选择易于弯曲的木料,将其切成薄片,卷成圆筒,再将接口处削成斜面,并用木钉钉接,最后将底部用一圆形木板和壁结合。为了不露接缝,工匠们在卷木胎上再裱一层麻布,然后上漆。前面讲过的那只无盖的漆卮,即卷木胎。卷木胎的漆器更加耐用。除木胎外,还有一种夹纻胎(也叫重布胎、脱胎),这种工艺在战国中期已出现。纻是一种细麻布,夹纻胎漆器的制法是先用木材或泥土制成器型,也就是模,然后在器型上裱補多层涂有漆灰的麻布或丝织物,待干固后去掉模,便形成了漆器的胎。这种夹纻胎具有坚实、轻便,不易走形或破裂的特点,是一种工艺比较复杂、技术含量更高的制胎工艺,前面讲过的那只带盖的卮就是夹纻胎。

不论是木胎还是夹纻胎,在躲彩色漆前都要对胎体进行再加工:先涂一层又一层砖灰漆(细砖灰和漆按一定比例的拌合物)干固后反复打磨,务使整个胎体表面平整光滑,然后才能施用黑、红等色彩漆并描绘纹饰。还有的将金银箔镂刻成各种图案,贴到漆器表面,有的甚至镶嵌水晶或琉璃珠,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显得更为高贵。1978年湖南长沙一座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盒上,就有金箔贴花,纹饰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拂袖起舞和耍杂技的人物,还有雁、雀、燕子等飞禽以及虎、豹、鹿、牛、骆驼、野兔等走兽,极具观赏性。

彩绘铜雁鱼灯是一盏既非常美观、精致,又有环保功能的灯具。从外观上看,一只体态丰满的大雁,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间有蹼,两只眼睛圆圆的,伸着长长的脖子,一回头张开大嘴咬住了一条胖鱼,颇具生活情趣。大雁的背部开口,衔接一带柄的灯盘和灯罩,而灯罩的上边卡在鱼的肚子里。请注意,这盏灯的奥妙就在灯罩、鱼以及大雁的身上:原来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的,而且相通,大雁的肚子里先装进一些这盏灯除了不让油烟乱飞以外,还能调整灯光照射的方向和照亮的范围。原来灯盘的中心有个支钉,灯盘可以灵活转动,从而就可以调整灯光照射的方向了。再者灯罩是两个弧形的铜片(古书中称它为“翳板”或“灯隐”),这两个铜片的作用可是很多,首先是使油烟乖乖进入烟管;其次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防止风将灯火吹灭;最后非常巧妙的一点是,这两个铜片是可以活动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两个铜片之间开口调大或调小,改变灯光照亮范围。


图7 彩绘铜雁鱼灯(西汉,高53厘米,1985年山西朔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在灯的使用功能、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方面都有空前的发展。灯具种类丰富,构思新颖,既有持握行走的行灯,又有悬挂的吊灯、摆放的立灯和坐灯,雁鱼灯即为坐灯。汉代在灯具技术和结构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就是加装了能吸收烟尘的灯管,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清新和个人的健康,所以我们把这种灯称为“环保灯”。汉代则将有吸烟管的灯称为“红灯”,又可以简称为“红”。古代的文人墨客,在诗歌中多次讲到这个名字,晋朝还有人专门写了《红灯赋》,赞美这种灯“取光藏烟,致巧金铜”。从出土文物看,汉代的时候制造了鼎型、牛型、凤鸟型、植物型等多种式样的环保灯具,造型都很美观。洛阳出土一盏东汉十二枝铁灯,灯柱有规律地分三层伸出枝条,每个枝条上都有灯盘,灯火点燃后,犹如花树。海昏侯墓出土的一盏铜雁鱼灯,同前面讲过的那盏彩绘铜雁鱼灯在形制上完全一样。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满城汉墓出土有一盏“长信宫灯”,许多文章都讲它是环保灯,说什么“燃烧产生的炭灰,直接吸入铜人灌满水的体内,这样就过滤了污染物,不会污染室内空气",甚至还说,这灯的“特点是环保的设计理念,底座盛水用于吸收烟尘”。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盏灯根本就没有底,也就是说宫女的体内是不可能储存水的,怎可能吸收、过滤?当年考古发掘这盏灯的专家告诉笔者,他们曾用这灯做过实验,点燃蜡烛以后,烟尘确实进入宫女体内,但很快就散发出来了。

这盏铜雁鱼灯,除设计精巧外,制作也很精美:大雁和鱼都非常逼真、漂亮,雁的羽毛、鱼的鳞片,用红绿等色彩描绘得极为精细华美。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环保意识在它身上得到了完美结合,这也是汉代冶铜业发达的一个例证。当年的青铜冶铸,不再生产像商周时那样厚重、神秘的礼器,而是生产更适宜于生活需要的日常用品,如灯具、熏炉、炊器、铜镜和大量的钱币。

在讲灯这一类文物的时候,还涉及灯的名称和燃料。汉代的一些铜灯上刻有铭文,往往被称为“镫”或“锭”,而不叫“灯”,到了汉代以后才改叫“灯”。至于点灯用的油,主要是人们常见的动物油,古人将有角动物的油称为“脂”,无角动物的油叫作“膏”,郭璞注“瓦豆”时便说“即膏灯也”。在西汉的一盏灯里,曾残留着当年未烧尽的燃料,经化验分析,其和牛油相似。除动物油外还有少量植物油,如大麻籽油和蜂蜡。点灯的时候,要有灯捻(也叫灯芯),通过灯捻吸油燃烧,这同今天点蜡烛的时候是点燃蜡烛中间那根棉线是一个道理。在古代文字记载里有一种叫“麻蒸”的灯捻,这麻蒸就指将几根去掉外皮的麻秸扎在一起,然后放在灯油中供点燃用。

最后讲一讲雁鱼灯的美好寓意。雁和鱼都是我国古代的吉祥物,雁又叫鸿雁,在春秋战国以前,“鸿”和“雁”还有点区别,体形大的叫鸿,体形小的叫雁,后来就不太区分了,常常把这两个字合起来用。雁是一种典型的候鸟,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第二年春分又飞回北方。再者,雁在飞行时,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有所谓“飞成行,止成列”的特性。雁的这种按时南来北往和成行成列的特点,被人格化,上升到知礼、守信的高度,于是现实生活的一些事情便用雁来比喻。最有意思的是,古代相亲的时候要用雁做礼物,男方到女方家去下聘礼,便要送上一只大雁,这一方面表示守信用、不变心,另一方面暗示女方到了婆家要知礼、守礼,长幼有序。鸿雁还是书信的代名词,我国邮政的旗帜上,一度就以一只鸿雁做标志。“鱼”和“余”同音,象征富贵,年画里画条鱼,就代表“连年有余”,灯的设计者让大雁口衔肥鱼,表示收获了富裕,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们看到它的时候,依然感觉赏心悦目。

东汉陶船是在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长度只有54厘米,虽然说是一只船模,却受到人们极大重视。大家知道,远古的船都是用木材制成的,长期埋在地下都腐烂了,而刻画在器物上的船,又都只是线条、平面图,不能反映船的全貌。而这船模是按照真船的结构、形式制作的,所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它为研究者提供了立体、真切的资料,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小陶船看到2000年前船的形体和构造。


图8 陶船(东汉,高16厘米,长54厘米,1955年广州先烈路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船有三个船舱,前舱低矮宽阔,篷顶是两面坡形,可能是个货仓。中仓比前仓稍高一些,上面有一个顶部微微凸起的圆形篷盖,两侧各有一门,便于人员出入,这大概是船工的住处。后仓也叫舵楼,它的舱顶也是两面坡形,旁边有一个低矮的小屋,还开着一个门,这大概是船上的厕所。船头还有一个小篷篷,这是防浪用的,浪头打在上面,河水就会被挡回去,不至于灌进仓内。在船头和船尾各有一个物件,非常引人注目:船头那件是十字形的,它是船锚,也叫船碇,它有锚爪,而且有横杆,使锚爪没入水下,能较好地扣底抓沙。船尾那件长方形的物品可就更重要了,它是早期的船舵,从船尾斜伸入船的后方。舵面面积比较大,舵杆用十字状结构固定,在舵杆的顶端有个洞孔,可能是用来安装舵把的。它应用杠杆原理,只要转动舵把就可以使舵面偏转,从而调节、控制船行的方向和路线。船舵的发明是造船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贡献,从世界上已发现的各种古船来看,这只船的船舵是世界上最早的,比欧洲的船舵早了1000多年。欧洲对船舵的引进和使用,为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

我们再看看船上的人:船上共有六个人,船头左侧有一人,靠栏杆而立,双目注视远方,好像在看前边有没有别的船,要注意航向别碰撞。船尾也是一个人,手扶在后仓篷沿上,他的工作是把握船舵,保持船的行进方向。其余四个人有的在船舱里,有的在走道上。研究人员按照船上这些人身高比例推算,这只船模所仿照的船,大约有十四五米长,5米高,能装载1万斤左右的物品。由于这只船整体是长方形,头、尾较窄,中部稍宽,船底较平,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在广州一带的河流航行的运输船,也可以称之为“江船”。

据记载,2000多年前的时候,广州已经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船来船往非常热闹

据统计,在广州汉代墓葬中发现的船舶已多达14只,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最。这一点也是广州的造船业和航运业都非常发达的重要证据。

最早的船应该是独木舟,《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刳”是剖开、挖空的意思,“剡”的意思是削,“楫”就是划船的木桨。这句话讲的就是人们把树干剖开,将中间挖空,便制成了独木舟,再削木头制成船桨,就可以坐在独木舟里划水了。2002年在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了独木舟和木桨,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独木舟。该独木舟出土前,被一个生产单位取土时破坏掉了一部分,现残长5.26米。

在没有金属的年代,人们只能使用石斧、石刀等石制工具,而造独木舟的大树,直径一般为1米左右,高度为10米左右,造独木舟的难度相当大。人们发明了一种“火焦法”:先用湿泥将准备做舟体的部分包起来,再用火烧要挖去的部分,当把这一部分烧焦成炭,就比较容易用石刀、石斧砍削了。

用木板造船,大约起源于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战船,当时的一些铜器上,就有人们在战船上进行格斗的画面。秦汉时期,在船甲板上增加了一层或几层楼阁,被称为“楼船”。《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曾经跟群臣乘楼船在汾河上游览,作有《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等句。汉代还能制造远洋船,《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派官员出使南洋诸国,从“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今缅甸勃固附近)”……这么长时间的行程,船只除要大量装载人员所需的食物、饮水和相应物品外,更要具备抗风浪、防沉没的功能,反映了西汉造船技术已达很高水平。

文章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吉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现在是4月30日下午,突然得知一个重要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现在是4月30日下午,突然得知一个重要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4-30 13:06:46
瞧这各省艾滋病严峻程度排行!真叫人大开眼界,引人深思啊

瞧这各省艾滋病严峻程度排行!真叫人大开眼界,引人深思啊

弱肉强食法则
2024-04-30 11:30:42
河北安新一辆面包车与洗扫车相撞致5死2伤,当地:伤亡者均在60岁左右,在开展善后工作

河北安新一辆面包车与洗扫车相撞致5死2伤,当地:伤亡者均在60岁左右,在开展善后工作

极目新闻
2024-04-30 15:30:24
广东省委常委程福波调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东省委常委程福波调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澎湃新闻
2024-04-30 15:16:28
G5掘金108-106淘汰湖人 球员评分:3人满分,1人及格,5人崩盘

G5掘金108-106淘汰湖人 球员评分:3人满分,1人及格,5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4-30 13:36:52
广东中山“最美院长”被逮捕:安全套成箱买,私生活糜烂以身上位

广东中山“最美院长”被逮捕:安全套成箱买,私生活糜烂以身上位

天闻地知
2024-04-30 10:04:18
赵露思这个角度算是偷拍么?

赵露思这个角度算是偷拍么?

农人老寓
2024-04-30 12:08:21
气愤!神舟十八升空,一群小丑竟按捺不住了,纷纷叫嚣:关我啥事

气愤!神舟十八升空,一群小丑竟按捺不住了,纷纷叫嚣:关我啥事

清欢渡语
2024-04-29 21:52:05
她真的很努力了!21岁女孩暴雨送外卖,不慎掉入水中离世

她真的很努力了!21岁女孩暴雨送外卖,不慎掉入水中离世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4-29 16:30:27
曝哈姆大概率被解雇!詹姆斯计划再打两年:湖人愿直接选中布朗尼

曝哈姆大概率被解雇!詹姆斯计划再打两年:湖人愿直接选中布朗尼

罗说NBA
2024-04-30 13:47:44
寒心,广东男子救落水小孩后收了一条烟,家长:烟很贵以为他不要

寒心,广东男子救落水小孩后收了一条烟,家长:烟很贵以为他不要

东东趣谈
2024-04-28 08:45:31
病毒学家张永振事件新进展,范小红书记回应:赖着不走,强买强卖

病毒学家张永振事件新进展,范小红书记回应:赖着不走,强买强卖

育学笔谈
2024-04-30 12:20:23
成都业主求政府稳住房价:228万买的房子如今跌到160万,已没了生活的动力

成都业主求政府稳住房价:228万买的房子如今跌到160万,已没了生活的动力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4-29 15:34:20
突然宣布!正式退出半决赛G1!这可是广东队第一锋线……

突然宣布!正式退出半决赛G1!这可是广东队第一锋线……

绯雨儿
2024-04-30 12:30:54
为什么是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

为什么是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

新民晚报
2024-04-30 08:33:32
新冠灭活疫苗之父被抓后,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网友:后遗症说通了

新冠灭活疫苗之父被抓后,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网友:后遗症说通了

影孖看世界
2024-04-28 21:03:44
你们都是玩具!!约基奇21中12得到25分20板9助

你们都是玩具!!约基奇21中12得到25分20板9助

直播吧
2024-04-30 12:28:20
马斯克抵达钓鱼台国宾馆,看到美景不停拍照,他和母亲都是中国迷

马斯克抵达钓鱼台国宾馆,看到美景不停拍照,他和母亲都是中国迷

琪琪侃娱
2024-04-30 08:19:58
赛力斯发布公告:问界M9、M7研发费用太高,净亏损24.5亿元

赛力斯发布公告:问界M9、M7研发费用太高,净亏损24.5亿元

科技Nice
2024-04-30 08:44:16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李某某违纪只取消单科成绩,作弊才会被取消所有科目成绩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李某某违纪只取消单科成绩,作弊才会被取消所有科目成绩

红星新闻
2024-04-30 14:24:59
2024-04-30 15:44:49
《中国国家历史》
《中国国家历史》
《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
3689文章数 384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用耳朵看展览?西岸美术馆最新特展关注声音艺术

头条要闻

女子万元买的衬衣手洗完现划痕 商家拒退货:不能水洗

头条要闻

女子万元买的衬衣手洗完现划痕 商家拒退货:不能水洗

体育要闻

哈姆关键挑战又成败笔 詹姆斯黑脸离场

娱乐要闻

黄子韬被曝求婚徐艺洋 大量亲密照曝光

财经要闻

查道炯: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与应对思考

科技要闻

特斯拉和百度独家深度定制车道级高辅地图

汽车要闻

越野老炮最爱 哈弗新H9新增2.4T柴油机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LG 45GS95QE 带鱼屏显示器上架:44.5 英寸 OLED 240Hz,9999 元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 | 潍坊:碳水脑袋的人间乐园

家居要闻

心之所栖 黑白灰色系打造设计专属感

夏天穿“裙子”,尽量不要配高跟鞋、肉丝袜!廉价俗气,太土了

公开课

父亲年龄越大孩子越不聪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