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不行,和统也不行,台湾名嘴谢寒冰指出:大陆正在走第三条路

分享至

随着近年来台海局势的升温,如何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于民间一直流传的“武统”和“和统”两大观点,近期,岛内军事专家谢寒冰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

有一次,谢寒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大陆已经对和统逐渐失去了耐心,但若强行武统又对两岸民众的情感伤害巨大。

由此,从现在的形势看,大陆当局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那就是“逼统”。



“武统”行不通

此前,美国知名军事专家戴维斯就曾洞察到中国实力,并表示中国大陆早已具备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实力。

然而,大陆方面迟迟未采取行动,其实背后是隐藏着诸多因素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岸若发生战争,无论胜败,都将给海峡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甚至可能威胁到很多人的生命,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尽管当前台湾当局内部存在着“台独”势力,但也有很多民众渴望祖国的统一。

如果大陆采取武力统一的方式,难免会让这部分民众对大陆产生误解,认为大陆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由此,所谓的“武统”,其实是下下策。

另外,据台湾省民意基金会的一份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台湾民众认为,如果两岸开战,台军可能无法支撑超过100天。

其实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因为很多台湾民众并不了解大陆如今的军事实力。

如果大陆真的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台军可能连第一天都难以支撑,整场战争可能在短短三天内就能结束。

正因如此,与武力统一相比,大陆更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经过近些年的谈判,和当前台湾当局的一些做法,“和统”貌似也是不太现实。



“和统”行不通

早些年,许多人还怀揣着“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愿景,但近些年随着台湾当局一些令人作呕的做法,以及台湾民众的一些令人心寒的言行,这一观念已经逐渐淡化。

事实上,台湾民众对和平统一的支持,从一开始便并非如国人所想象的那样普遍。

20多年前的千禧年,我们曾做过一份民调数据,数据显示,当时已有众多台湾年轻人倾向于“台独”立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台湾的年轻一代与大陆的关系已经变得相当疏离。加之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去中国化”,由此难以从心底里支持和平统一。

另一方面,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后迎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这一过程中台湾涌现出了大量的中产阶层,他们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然而,由于这些地位的根基并不稳固,他们往往对可能带来重大变化的“两岸统一”持保留态度。

即便上世纪90年代,在双方领导人的努力下,我们与台湾达成了“九二共识”,对推动两岸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但其支持者中,不乏有对民进党不满而转投其他阵营的,他们并非真心拥护两岸统一。



“逼统”是新出路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由此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在“武统”和“和统”都没有太大进展的情况下,或许我们正在进行着新的策略,也就是谢寒冰所说的“逼统”。

“逼统”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军事压力和经济制裁,迫使台湾当局感到危机感和急迫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