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后,秦桧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和女儿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1142年除夕,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赐死,接下诏书后,两个狱卒手持铁棍上前,一下一下猛击在岳飞的两肋上,不一会儿功夫,岳飞口吐鲜血,气绝身亡。

临死前,岳飞仰天长啸,留下了八个大字:“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岳飞死后,临安的百姓悲痛欲绝,千里之外的金国人却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作为南宋中兴的四大名将之一,岳飞不贪财不好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因为如此,1137年,宋高宗才将中兴的大事交给岳飞,可仅仅过了4年,宋高宗就举起屠刀,残杀了这位“心腹大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岳飞死后,他的妻子儿女的结局如何呢?



一、岳飞之死

岳飞被捕下狱后,已赋闲在家的大将韩世忠,曾不计个人安危,前去质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何罪。

没想到,秦桧竟大言不惭地说道:“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也就是说,岳飞父子与张宪三人所犯的罪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韩世忠听罢,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大怒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尽管不能服人,但最后,岳飞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了。



提到岳飞的死因,很多人会归咎于奸相秦桧,认为是他妒贤害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处处与岳飞作对,暗害岳飞。

真相果真如此吗?

岳飞临死前发生的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公元1142年10月13日,岳飞被突然召回临安,谁知还没见到皇帝,就被直接投进了诏狱。

负责审问岳飞的是秦桧的亲信——御史台何铸、大理寺卿周三畏,面对二人的咄咄相逼,岳飞不发一言,只缓缓解开了衣衫,露出了后背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岳飞不用开口,这四个字就已说明了一切,何铸见状,对岳飞油然升起一股敬意,他知岳飞冤枉,便主动找到秦桧,说岳飞实在无辜,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呢?

这时,秦桧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此上意耳。”

我如今所做的一切,只不过在迎合皇帝的意思罢了。

明朝的大文学家文征明在读完《岳飞传》后,也写了一首《满江红》,其中有一句:“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在文征明看来,区区一个秦桧有何德何能,能扳倒名将岳飞呢?岳飞之死的背后主谋,其实是宋高宗赵构

我们不禁纳闷,曾经无比倚重岳飞的宋高宗,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岳飞呢?



关于岳飞的死因,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其一,岳飞一心想“迎回二圣”,这才刺激到了宋高宗敏感的神经,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文征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中,也提到“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若岳飞迎回徽宗和钦宗二帝,那宋高宗的位置岂不是太尴尬了?他还怎么继续当皇帝?

作为臣子,难道岳飞真的如此耿直,看不出宋高宗的“小心思”吗?

事实上,在抗击金兵时,岳飞虽常以“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为旗号,那也是顺着宋高宗的意思说的。

《续资治通鉴·宋纪》有这样一段记载:

时世忠与刘光世、张俊相继入觐,世忠奏:“金人退兵,陛下必喜。”
帝曰:“此不足喜,惟复中原,还二圣, 乃可喜耳。”

宋高宗说,金人退兵不是什么喜事,只有恢复中原、迎回二圣,那才是真正的大喜事!

岳飞之所以打出“迎回二圣”的旗号,在当时不仅不犯忌讳,反而所处的立场,非常正确。

自1137年,宋徽宗病死在五国城之后,岳飞感觉到宋高宗的心理起了变化,便再也没提过“迎回二圣”这件事了。

由此可见,岳飞因为“迎回二圣”被杀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



其二、岳飞身为武将,却请立太子,犯了大忌讳。

1137 年秋,宋徽宗病死在金国后,为了拿捏南宋,金国声称要将宋钦宗或钦宗的儿子赵诺送回开封,另立宋朝,好与赵构分庭抗礼。

岳飞基于长远考虑,上书建议宋高宗应尽早立养子赵昚为太子。

这一年,赵构年仅30岁,可他仅有的一个儿子赵旉,却在苗刘政变中夭折了,更难为情的是,赵构在受到惊吓之后,基本丧失了生育能力。

岳飞的这个提议虽然关乎国运,却深深刺痛了赵构,他当即严词警告岳飞:“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宋高宗这话说得已经相当直白了:岳飞你既然手握重兵、领兵在外,立储这件事,你就不要操心了,皇帝的忌惮之心,溢于言表。

然而,岳飞此举虽犯了忌讳,却罪不至死,这从之后,宋高宗还曾计划把刘光世的部队划归给岳飞管辖,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

所以,岳飞因“立储”被杀的说法,也不合情理。



其三,岳飞阻碍了南宋与金的和谈,故而被杀。

1141年,南宋因国力日贫决定与金和谈,岳飞作为坚定的主战派,自然就成了障碍。

金将完颜兀术曾秘密给秦桧写信:“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完颜兀术将“杀岳飞”作为双方和谈的前提条件,秦桧为了促成和谈,在宋高宗面前邀功,自然千方百计构陷岳飞、实现完颜兀术的心愿。

宋高宗作为一个皇帝,手下大将被构陷谋反,难道他就真的信了?

从宋高宗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当时的他应该是相信了的,即便他不相信岳飞会即刻谋反,也相信他有这个谋反的能力。

为何这样说呢?



其四、岳飞有谋反的能力。

“岳家军”虽然名义是朝廷的军队,可在宋高宗看来,却相当于岳飞的私家军,这支军队不仅人数多,而且战斗力强悍,金人一提起岳家军就闻风丧胆,纷纷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除了手上有这支军队外,岳飞在道德、人品上还很“完美”。

同为中兴四大名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三人都贪财好色,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可岳飞呢?不仅家无余财,还一生不纳妾,对女色敬而远之。

这样的岳飞,本该是朝廷之幸,可宋高宗却不这么看。

自宋朝建立之日起,这个王朝就埋下了一个祸根,那就是因为自己得国不正,所以一直在提防手下特别是武将造反,如今,岳飞正当盛年,既不贪财不好色,在军中也颇有威望,他若想反,那不是一呼百应,手到擒来吗?

再加上,苗刘兵变让宋高宗对武将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趁着宋金和谈的契机,岳飞的命运,就这么被定好了。

他虽然没有谋反,宋高宗也没有找到他谋反的确切证据,但他太强、太完美了,对皇帝来说,留着他,始终是个祸患,所以,岳飞非死不可。

岳飞死后,岳家军和岳飞的妻子儿女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二、岳飞死后,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妻子、儿女的?

岳飞一生有两任妻子、五个儿子、两个女儿。

他的第一任妻子刘氏,在岳飞未参军前就嫁给了他,并先后生下了长子岳云、次子岳雷,1122年,年仅20岁的岳飞离家抗金,正式踏入军旅生涯。

岳飞离家前,对刘氏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她能在家照顾好老母亲和两个儿子,谁知,刘氏以为岳飞在战场上凶多吉少,在没收到岳飞死讯的情况下,便离家改嫁他人。

得知刘氏改嫁的消息后,岳飞十分恼怒,在给宋高宗的奏疏中,他毫不掩饰道:“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两经更嫁,臣切骨恨之。”

后来,岳飞因屡立军功,升任正五品武德大夫和英州刺史,而刘氏又再一次改嫁给了韩世忠的一个手下,韩世忠得知后,便写信告知岳飞,希望他能重新迎回刘氏,结果,岳飞只是派人给她送了500贯钱,便不再与她联系。

岳飞死后,刘氏因与岳家来往不多,故而因祸得福、免于受罚。



1130年,岳飞在江苏宜兴驻军时,遇到了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李娃,并与之结为夫妻。

与刘氏嫌贫爱富、铁石心肠不同,李娃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她嫁进岳家后,不仅将刘氏的两个孩子视为已出,还在大军的后方,为岳飞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难题。

而她自己也生下了岳飞的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霭、次女岳银瓶。

岳飞被赐死后,宋高宗又下了两道诏令,“安排”岳家人:

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岳飞、张宪家属,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月具存亡闻奏。岳飞、张宪家业籍没入官。

岳云原本不用死的,但秦桧听从了妻子王氏的建议“斩草要除根”,这才添油加醋,为岳云四处罗织罪名,直至将他和张宪一起以“谋反罪”处死。



岳飞、岳云被杀后,岳家的家产被没收,岳飞的妻子李娃及另外4个儿子、2个女儿,岳云的妻子儿子共13人,全部流放广东惠州。

他们被流放时,岳飞的五子岳霭年仅3岁,四子岳震年仅6岁,如此小的孩童,在千里之遥的流放路上会承受多少苦难,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在流放之前,岳飞的次女岳银瓶为给父兄伸冤,四处求告,结果,不但申诉无门,反而备受欺辱,绝望的岳银瓶只能“坠井而死”,老百姓感念其忠烈,便称她为“银屏娘子”。

岳家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流放地惠州后,才发现苦难远没有结束。

负责看管岳家人的地方官,为了讨好秦桧和宋高宗,故意将他们羁押在兵马都监衙门后面的一处逼仄的小房子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