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370凭空消失,一个美国中情局退休特工说出真相,后来被灭口

分享至

(本文内容含有部分传闻,请理性阅读)

1

事情整整过去了十年。

十年前的今天,即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国际机场人声鼎沸,一架由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77飞机,被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命名为MH370(IATA编号)的航班整装待发,准备开始它的此次旅途——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预计飞行时间5小时34分钟。

也就是说,飞机的目的地是中国北京,上面的乘客也大部分是中国籍。

所有乘客都登上了这架飞机,放置好了行李,机组人员也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六分钟之后,即3月8日00:41分,370航班正式从32R跑道起飞,开启了这趟死亡之旅。



在飞行25分钟之后,也就是1:07分,驾驶舱通过卫星传输信号的“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向地面塔台发送了一组飞行数据。数据显示,370航班此时正在泰国湾的上空,飞行高度依旧是35000英尺,机上燃料盘报告还有燃料43800公斤。

1:21分,370航班飞行至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界处(航点IGARI),不知为何,370航班突然失去了联系。

任凭胡志明飞行情报区如何主动联系,都得不到一丁点儿的回复。另外,能够证明370航班失联的还有雷达显示屏也找不到370的信号。

并且当时两国交界处空气状况良好,航班也没有发出任何的求救信号。

更蹊跷的还在后面,1:30分,一架飞往日本成田机场的波音客机应越南航管单位的请求,试图联系370。只是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受到干扰,无法听清楚内容。

又过去了几个小时,时间已经来到了3月8日早上6:20分,这是370抵达的时间,但北京机场不见370的踪影。

马航才悲观地认为飞机很有可能已经失事,遭遇了不幸。

很快,马航就组织起了人手,开始了寻找。

马来西亚军方见情况不可小觑,才放出消息,说军用雷达显示,370失去联系之后,曾做出了“战术性规避动作”。

什么叫战术性规避动作呢?这是航空业的专业术语,指的是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允许飞机进一步抬升高度,远离危险空域。

也就是说370失去联系,又一次拉升高度,根据军方的说法,370达到的最高高度在13000米,远远超过了该型号客机允许达到的1.1万米的飞行高度限制。

1:52分,370还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向了大约270°,向西北方向飞去。此后高度降低到7000米。

370在泰国湾上空向西北方向飞行一段距离,又开始掉头向西南方向飞行。

此后,客机飞过了马来半岛,经槟城又转向西北,飞过了马六甲海峡。半个小时后,也就是2:22分,370的光点消失在军方雷达的屏幕上。

这期间,370绕来绕去,不知意欲何为,像是在兜风,又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370最有可能是往南印度洋飞去,往北是陆地,即使迫降,不可能不被当地居民发现。

可惜的是广阔的印度洋此时像是一个埋葬场,尽管各国派出了联合搜查队,也没有找到一点飞机残骸。

搜索一直持续了几年。

2015年7月29日,法属留尼汪岛东部的一个小镇圣安德烈,一对负责维持当地海岸清洁的小组成员强尼发现了一块被海浪打上岸的长了许多藤壶的物体。

此物体类似飞机上右襟副翼残骸,送往法国鉴定。通过序列号,这块机翼正是一年前失事的370碎片。



此后,又陆续在非洲海岸发现了飞机残骸,种种迹象都显示370已经解体,机上的所有乘客,包括机组成员也应该是葬身深海。

2

飞机失事,自然要寻找原因,但因为飞机黑匣子一直没找到,失事原因也就变成了猜测。

有的说是被是恐怖分子劫机了,这显然不对,因为劫机者没有向乘客所在国的任何一方提出过政治目的和经济诉求,显然也说不通。

还有说是是机械故障论。这种猜测主要的依据是370航班上载有大量的锂电池,锂电池极易燃烧,瞬间起火,导致飞机来不及迫降,造成失事。其实细想一下,这种说法也不太可能成立,即便锂电池起火,也不至于瞬间就能烧毁飞机上的通讯系统。

另外,还有一种阴谋论则称370航班被某种外星人劫走,更有好事的网友称在意大利都灵出现的麦田圈内,解读出ASCII码,读出“MH371}D”的信息(MH371则是返航时的飞行编号)。

这样的猜测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直到5年后,也就是2019年,一个叫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的美国中情局退休特工,说出了飞机失事的真相。

3

比尔之前是中情局资深特工,40岁之前一直在美国驻欧洲的情报机构工作,之后调到了亚洲,驻扎在中国香港,主要工作是收集亚太尤其是中国方面的情报。

比尔在一次偶尔机会,接触到了中情局内部一份绝密行动文件,竟是关于马航370失踪事件的,这次行动的代号为“鼬鼠”行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