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款热销中药启动上市后再评价,委员建议验证复杂用药疗效

0
分享至


两会·建言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质量优劣的评价,应聚焦阐明中医药疗效这个关键,进一步验证其在广泛的用药人群、复杂疾病、联合用药等情况下的疗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说。孙达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熟悉各项中医药政策。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款热销中药都启动或重启了上市后再评价工作。针对有争议性的中药注射剂,国家药监局去年还成立了“已上市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专家工作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纲组长,将加快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

作为国内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经纳入1390种中成药和892种中药饮片,这些药品的上市后再评价自然受到社会关注。孙达告诉南都记者,一些已上市的中药尽管有多年临床用药历史,但仍存在物质基础不明、作用机制不清、试验病例少、人群范围窄、观察时间短等问题,阻碍中药的精确应用和疗效展示,特别是影响了中药海外注册。因此,需要通过系统规范的上市后再评价,有效弥补上市前评价的不足,为药品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他看来,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在药品的生命周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体系,是保障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应有之义。

孙达认为,当前需要明确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定位。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质量优劣的评价,而应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个根本,聚焦阐明中医药疗效这个关键,进一步验证其在广泛的用药人群、复杂疾病、联合用药等情况下的疗效,彰显中医临床特点和优势,为科学合理用药、中医药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中药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

而在评价方法上,孙达也强调构建具有特色的中药上市后评价方法技术体系。中药成分复合多样化、临床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及临床试验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疾病中医证候动态性等原因,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体系与西药有所区别。但是,目前的中药临床评价基本沿用西药的评价模式和方法,未充分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要立足中药特点规律,探索建立中药上市后评价方法体系,为建立科学有效的中药上市后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要完善上市后再评价政策措施,加强工作协同,统筹推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不断优化证据和结果,优化中药使用结构,促进提高中药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完善药物政策,切实发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作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他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6826文章数 35706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