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藏/非/遗
“包揽”唱演作|探寻大明遗风
屯堡文化
“屯堡之歌,从明朝来。”
600余年前的调北征南
万家人口的戍边驻守
演变成“历史见证者”的屯堡人家
家国情怀与坚守传承的碰撞融合
成就出历经悠悠岁月的屯堡文化
2005年,屯堡文化被列入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开启了它处处精彩的“非遗之路”
地戏&木雕
安顺地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木雕于2009年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脸子是屯堡文化的“演绎者”
地戏是屯堡文化的“歌唱者”
戴起面具,围上战裙
一锣一鼓,伴奏乐声简单粗犷
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唱出弋阳老腔
这一曲唱出峥嵘岁月的百年腔调
是屯堡文化“首当其冲的非遗代表”
屯堡石头建筑技艺
一石一瓦筑起的古老民居
矗立在村寨中的高耸碉楼
蜿蜒迂回却又四通八达的布局
走进安顺保存至今的屯堡之地
处处都能感受到石头工艺的精髓
2007年,屯堡石头建筑技艺被列入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山歌
屯堡山歌源于江淮吴歌的曲调
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词句
对唱间的一来一回一试探
用屯堡方言唱出人间喜乐悲欢
2007年,屯堡山歌被列入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花灯
安顺屯堡花灯列属贵州西路花灯一类
表演风格轻松有趣,深受民间喜爱
《续修安顺府志辑稿》曾记载道:
“词极俚俗,甚得一般民众欢迎。”
2007年,屯堡花灯被列入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服饰
2007年,屯堡服饰被列入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俗称为“屯堡大袖子”的它
独特之处就在于大襟大袖
还要着长袍尖头鞋,长发挽髻
是现代社会里饱含自信传承的文化美
屯堡“抬亭子”
(图片@武贵琼 摄)
屯堡“抬亭子”又称“抬汪公”
是安顺屯堡村寨
为纪念汪公诞辰
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
也意在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14年,屯堡“抬亭子”被列入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银饰制作技艺
屯堡银饰凝聚了600余年的匠心匠艺
经过范铸、锤蝶、镌镂等繁杂工艺
将屯堡工匠的美好期望锻造呈现
制作出一件件精美又灵动的银饰
2019年,屯堡银饰制作技艺被列入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非遗
屯堡文化
绵延600余年的传承坚守
能唱能演,还会“抬”
“手艺傍身走天下”
“文武双全”的屯堡文化
是安顺的一大瑰宝
声明
编排、撰写@张瑾润
以上未署名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