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鄱阳湖气候启示录①:踏上极端大旱的鄱阳湖滩,我们怎样感知气候变化?

0
分享至


本文为玲珑计划三期伙伴嘉辞团队的调研成果首发于公众号“自然折叠”
全文共4600余字,完整阅读预计15分钟


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2022年拍摄)

前言

气候变化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对它的感知可能往往迟钝、片面、滞后。我们能如何感知气候变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希望在自然与人文交汇的视角下带着身边的人进行一些探索。

我们沿着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江河:长江和珠江走访纪行,了解和调研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人和自然的影响;人们如何感知气候变化,有怎样的应对行动以及面临着什么挑战。

在调研过程中打开自己,从多维度感知气候变化,收获探索自身行动的灵感和能量。

与鄱阳湖的缘起

2022年,鄱阳湖水利枢纽环评二次公示和极端的干旱让我们关注到了鄱阳湖这个地方。


鄱阳湖干旱的湖滩(2022年 都昌南山公园)

看到许多媒体报道上龟裂的湖滩、干死的大量河蚌,各种“真实”的文字描写,我产生一种“鄱阳湖是不是因为干旱快要完蛋了”“鄱阳湖的生物好像随时会因为干旱死绝”的焦虑。再加上鄱阳湖水利枢纽对自己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宣传,仿佛只有建水坝才能拯救鄱阳湖。


湖滩上被采了肉的的橄榄蛏蚌(2022年 都昌周溪)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坐船在鄱阳湖进行江豚数量的科考,在湖滩和碟型湖调研候鸟种群和河蚌多样性,我的焦虑逐渐被消解:候鸟数量依旧稳定,江豚数量也与往年类似,幼豚的比例还增加了;在湖滩上能观察到鄱阳湖河蚌类群的冰山一角,其多样性已经让人惊艳......


2022年江豚科考数据图 江豚数量和往年类似


鄱阳湖上的江豚


鄱阳湖滩上的白鹤

在极端大旱下,我看到了生态与生物们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看到了生活在鄱阳湖的人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那是一种属于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生命力。


都昌南山公园(2023年)

因此在我第一次去鄱阳湖的时候就被这个地方深深吸引,并决心要更多地了解它、保护它。

鄱阳湖并不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应该说丰水期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枯水期的鄱阳湖像条河(2022年,都昌候鸟保护区)

鄱阳湖北通长江,是一个典型的吞吐型湖泊。它一边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这“五河”及博阳河等支流的来水,将湖中水调蓄后经湖口注入长江;一边等长江干流涨水时,接收倒灌进鄱阳湖中的长江水。


鄱阳湖及江西省内主要河流示意图 (图源网络)

在鄱阳湖水系和长江洪水的双重影响下,每年4~6月,湖水水位上涨,7~9月因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而维持高水位,此时的鄱阳湖水面极宽,犹如一片大海。

鄱阳湖的丰水期长于夏季,这个时期的湖面面积可达3000km²以上,冬季则一般低于1000km²。因此鄱阳湖有“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说法。

2020年7月8日,鄱阳湖的面积达到了4942.6km²,超过了青海湖,暂时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湖。


丰水期鄱阳湖(图源网络)


枯水期鄱阳湖

2020年10月开始,因为“五河”来水减少和长江水位下降,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在鄱阳湖与长江的江湖互补作用下,鄱阳湖的水开始往长江流,因此鄱阳湖的水位会显著降低,进入枯水期。

此时湖滩会大面积地露出水面、长出苔草。这些裸露的湖滩则是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大约60~70万只冬候鸟会客居于此。


鄱阳湖的苔草嫩芽是雁鸭的主要食物

鄱阳湖还有大约400多头濒危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当前全世界总数不到1000头,可以说世界一半的长江江豚都栖息在鄱阳湖。

同时,鄱阳湖还有超过60种淡水河蚌,这里是中国目前淡水河蚌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也是它们最后的温床。


鄱阳湖湖滩上的蚌床,即河蚌聚集的栖息地(2022年 都昌候鸟保护区)

因为每年从湖内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入海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又被称为“长江之肾”。鄱阳湖的生态重要性不言而喻。

鄱阳湖与气候变化

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了60年来最为严重的高温干旱,降雨的缺少使得长江流域和“五河”向鄱阳湖的进水减少。


2022年8月24日7时,江西省共有91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91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37℃,53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40℃,以九江修水县42.6℃为最高,破江西省国家站2003年以来的记录。(图源中国气象)

6月至8月本应该是鄱阳湖的丰水期,但在2022年,鄱阳湖7月底便基本不再下雨。

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在炎热的夏季加持下,这里不仅没有出现“丰水一片”的景观,反倒是湖泊面积在短短40天内缩减了69%,裸露的湖床变成了草原。


2022年7月15日和8月19日,鄱阳湖遥感卫星影像。


南山公园的湖滩长满苔草(2022年 都昌南山公园)

极端干旱随之带来的,便是主湖区与碟形湖水位大幅下降,冬候鸟栖息地变少;湖滩过早裸露,苔草肆意生长;大量河蚌和鱼类被干死,江豚活动空间缩小......以及各种媒体上能看到的报道。至于这些现象背后基于生态学和实际评估产生的影响,在后续的调研文章里我们将会与大家一同探讨。

若只看丰水期,2020年丰水期的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约为4000平方公里。2001年、2004年、2009年和2011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面积数值都偏小,说明这几年鄱阳湖非常干燥。这一结果也与气象上的旱涝事件相吻合。


2000~2020年鄱阳湖水域干湿季空间分布图

图源 :孙芳蒂等.2000–2020年鄱阳湖干湿季边界数据集

同时,鄱阳湖遭遇的极端天气不止有干旱2020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和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鄱阳湖也同样被洪灾波及。2020年汛期鄱阳湖流域降水量丰沛,致使鄱阳湖五大水系水位暴涨。持续的降水、径流量的增加以及长江江水的倒灌导致鄱阳湖水位不断上涨,并超过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值,最终在7月6~9日形成鄱阳湖洪灾。


2020年7月4日的一周内,鄱阳湖及五河共发生了10次编号洪水,庐山市滨湖路紧急垒起了挡洪坝(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气候感知与河湖调研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在思考如何应对和适应之前,首先要增强对其的“感知”


都昌候鸟省级保护区(2022)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知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方式。城市作为一个高度人工的环境,有一定气候韧性,且局部小气候较为稳定,因此在城市里的人们,如大学生群体,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可能是微弱且单调的。只通过网络这种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间接性,真实性也较难保证。

同时,不同地区的人们对本土气候变化的感知方式和角度也是不同的

鄱阳湖干旱的原因是什么?与鄱阳湖朝夕相处的人们对此有着不同的感知。都昌南山公园遇到的老渔民和普通市民、吴城遇到的部分游客都认为鄱阳湖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大坝的蓄水,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低,鄱阳湖的水在江湖联通下都流向了长江。他们的感知方式是网络新闻和赣江、鄱阳湖干旱的景象。另一个原因他们则认为是天气,感知方式是鄱阳湖夏天长时间的高温和不下雨。对于宏观一些的气候变化议题,他们则表示没有什么感觉。

因此我想提供更多视角和途径来感知气候变化。比如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通过采访在地的人们。生态系统与其中的各种生物都会因气候变化有不同的反馈


鄱阳湖的冬候鸟(2023年 都昌矶山)

鄱阳湖(丰水期)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重要的国际湿地,加上独特的丰枯水特性,鄱阳湖与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是个非常优秀的气候感知窗口。

2022年鄱阳湖极端干旱可能是气候变化下的一种趋势,也有可能只是一次偶然。但其引发的一系列对鄱阳湖的连锁影响仍非常值得深思。

了解鄱阳湖与周围的人们如何被气候变化影响,如何感知到气候的变化,又有什么应对措施,能为我们在气候变化下如何因地制宜地提高气候韧性提供非常重要的经验

同时,随着气候变化这个概念越来越走入公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我们相信类似鄱阳湖水利枢纽这类宣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建设的工程会越来越多。如何评估它们实际效果与风险,科学看待工程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开发的取舍,也是亟需生态保护与相关政策法律关注的方向。


玲珑计划鄱阳湖调研小分队

2022年鄱阳湖的极端干旱是个让更多人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议题的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将在鄱阳湖进行关于江豚、河蚌、候鸟和周边居民的调研,从多个视角感受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变化不同对地区人和自然的影响;人们如何感知气候变化,有怎样的应对行动以及面临着什么挑战。欢迎大家追更《鄱阳湖气候启示录》系列。


感谢自然之友玲珑计划对本项目的支持!

参与者感想:

水里兑汤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中山大学观鸟社团中大翼境成员,自然折叠团队成员。爱好摸鱼画鸟,翘课看鸟。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这是我对鄱阳湖最早的认知,始于地理课本。

“鄱阳湖面三百里,草树云山望里无”。这是古人对鄱阳湖的描述,也是我对未曾谋面的鄱阳湖的想象。

“鄱阳湖干旱近八十天,水域面积缩小九成”。这是2022年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我无意中瞥见并开始关注鄱阳湖的原因。


鄱阳湖湖滩(2022年 都昌南山公园)

对于鄱阳湖的干旱,期初,只道是气候变化下的无可奈何。干旱?哪里都干。又不只是鄱阳湖干,洞庭湖也干啊。鄱阳湖的干旱好像离我很遥远。

2022年12月初,我有幸去了一次鄱阳湖。当车穿过村落之间的巷道,拐过一个弯行驶到鄱阳湖边的堤岸上,车往前走,远远瞧见广阔的湖面仿佛迎面奔向我。对于鄱阳湖的一切想象终于具象化。但由于处于枯水期的原因,鄱阳湖和我想象中的情景并不一致,裸露出的湖底长满了草,仿佛置身草原。而我对鄱阳湖的认识则是在调研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的。我看到了江豚跃出水面时的瞬间,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大雁飞过天空,看到了白鹤在湖边悠闲地踱步,看到了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亲眼所见,感受与在手机、在书本上所见截然不同。


鄱阳湖湖滩(2023年,都昌南山公园)

原先对于水位的下降,我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以为水位下降一米就仅仅是水位低一米。当我真正到了鄱阳湖,走到水位退去的湖边,才知道原来水位下降一米可能意味着湖滩裸露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环环相扣的:水位的下降意味着适宜候鸟觅食的区域减少,候鸟食物不足,就会前往周边农民的地里寻找食物,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当地政府对该情况会采取补贴,但的确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人与候鸟之间的矛盾;去年鄱阳湖大旱,许多地区为候鸟专门设置了候鸟食堂以应对鄱阳湖的干旱,尽管这解了候鸟觅食的燃眉之急,但在今年鄱阳湖并无大旱的前提之下,候鸟食堂的设置是否还必要呢?候鸟的取食行为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鄱阳湖的大量候鸟

调研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同江豚巡护队队员们的交谈。在聊到康山的江豚时,一位巡护员非常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江豚比南京那边多得多。那边二十几头江豚当神一样供着,我说还没有我家一点点多”。但也有着他们的无奈:“没办法啊,不重视啊。”在交谈中我也得知,这支江豚巡护队长期以来是没有工资的,队员们都是义务劳动保护江豚。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做这样的事情?我想,是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对鄱阳湖、对江豚、对候鸟的热爱支撑着他们。换句话说,他们和家乡、和鄱阳湖之间有着很强的链接。


江豚湾的江豚巡护员们(2023 康山)

也正是这样,我体会到了亲临鄱阳湖畔的意义所在:只有真正来过、看过、感受过,才能对鄱阳湖的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才能真的感受到鄱阳湖与我相关、与我有链接。正如我们对于南北极冰川的消融可能会表达担忧,虽然可能不会采取什么很确切的措施寻求改变,但我们会密切关注家门口将建的垃圾焚烧厂、可能会抗议会阻止它的建设。因为冰川不在我的“家门口”,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家门口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与我有关的,我的行为相应的有所不同。

同理,在没有到过鄱阳湖之前,鄱阳湖只是我心中的远方,我会远远关注它,但可能也仅仅停留在了“关注”;但当我亲眼看过鄱阳湖的美景后,尽管地理上的距离依旧遥远,鄱阳湖已然成为我心中的“家门口”我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鄱阳湖做些什么?我们又能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关注、呼吁、寻求改变,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但在这之前,我们要寻找自己与自然的链接。

如果你对鄱阳湖也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更多和与书本上以及自己认知不一样的鄱阳湖,请跟随嘉辞团队一起走近鄱阳湖吧:


联合发起








特别致谢

感谢能源基金会、北京险峰长天公益基金会、社区伙伴和自然之友月捐人对本项目的支持和对公民气候行动的大力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文史达观
2024-06-09 06:45:02
亚洲杯抽签出炉!国少再遇韩国,中国足球能否打破“恐韩”魔咒?

亚洲杯抽签出炉!国少再遇韩国,中国足球能否打破“恐韩”魔咒?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17 11:00:14
100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纪念黄埔军校?

100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纪念黄埔军校?

新民周刊
2024-06-16 11:04:03
不许中国帮柬埔寨挖运河,美防长又逼柬方学菲律宾,洪森直接回怼

不许中国帮柬埔寨挖运河,美防长又逼柬方学菲律宾,洪森直接回怼

胖福的小木屋
2024-06-17 00:03:16
姜萍走红!清北却稳如泰山,上交、复旦、同济盛情邀请,谁能胜出

姜萍走红!清北却稳如泰山,上交、复旦、同济盛情邀请,谁能胜出

史海流年号
2024-06-14 22:18:59
丁彦皓:中美都在硬撑着等美联储降息,但必须慎防美国出黑招

丁彦皓:中美都在硬撑着等美联储降息,但必须慎防美国出黑招

丁彦皓博士聊投资
2024-06-17 10:29:13
当你经常去同一家饭店吃饭,和店老板熟悉起来后产生的一些默契

当你经常去同一家饭店吃饭,和店老板熟悉起来后产生的一些默契

新动察
2024-06-16 11:49:10
又打起来了?6月16日,印度军队“中埋伏”了,9人身亡,莫迪失声

又打起来了?6月16日,印度军队“中埋伏”了,9人身亡,莫迪失声

笔墨V
2024-06-17 00:06:05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一度历史观
2024-06-14 12:56:49
张怡宁挑战国乒三大主力,却被孙颖莎拖垮体能,王曼昱吃饭漏一半

张怡宁挑战国乒三大主力,却被孙颖莎拖垮体能,王曼昱吃饭漏一半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4-06-17 10:43:40
夏洛特公主真的应该好好培养,这气场真绝了!

夏洛特公主真的应该好好培养,这气场真绝了!

腊月燥火
2024-06-16 14:17:49
开战后四次升级!俄军正用KH-101攻击乌克兰机场,忌惮F-16?

开战后四次升级!俄军正用KH-101攻击乌克兰机场,忌惮F-16?

鹰眼Defence
2024-06-14 17:00:04
瑞典将军轻蔑地问耿飚:你带过多少兵?回答后,连忙敬了一个军礼

瑞典将军轻蔑地问耿飚:你带过多少兵?回答后,连忙敬了一个军礼

花仙历史说
2024-06-16 20:35:21
“站在文明一边”,未必等于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站在文明一边”,未必等于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阜成门六号院
2024-06-15 12:48:14
突发!胡塞武装攻击美国驱逐舰

突发!胡塞武装攻击美国驱逐舰

参考消息
2024-06-17 08:50:06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八卦爱侃娱
2024-06-16 10:31:05
17岁姜萍爆火后有人质疑作弊,网友:达摩院到校出题核实后公布的

17岁姜萍爆火后有人质疑作弊,网友:达摩院到校出题核实后公布的

一口娱乐
2024-06-16 22:07:35
伊万:中场菱形和平行站位都在练 主场点球罚丢可能是场地有点滑

伊万:中场菱形和平行站位都在练 主场点球罚丢可能是场地有点滑

直播吧
2024-06-17 10:16:08
再热5天!山东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西部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再热5天!山东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西部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闪电新闻
2024-06-16 16:36:05
浙江杭州,一位在KTV上班的女子,凌晨陪客户出去吃夜宵,结果不幸遭遇车祸

浙江杭州,一位在KTV上班的女子,凌晨陪客户出去吃夜宵,结果不幸遭遇车祸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14 07:10:15
2024-06-17 12:56:49
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
民间环保组织
3649文章数 10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终于能抱动妹妹了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