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81岁的刘雨田被枪毙,为日军服务半生,死前却说:没有白活

分享至

1951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大批为逃避罪责而隐姓埋名的反革命分子,相继被公安逮捕,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辽宁省,有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被警方逮捕。为了将他抓住,公安同志们可费了不少心思。

老人在被捕不久后,被立即执行了死刑,这引起了全国的热议。事实上,像他年纪这么大的人,很少会被处以死刑,一般都会从轻发落,这次却在老人身上出了个例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人名叫刘雨田,他这一生充满了罪恶,做过许多让人愤恨的事情,犯下的错更是罄竹难书,这一切都要从他年轻的时候说起。

不辨忠奸、甘愿做敌人走狗的刘雨田

1870年,刘雨田出生于一户地主家庭,家境十分殷实,腰缠万贯,吃喝不愁。而刘雨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足生活,自然也就看不起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常常仗着自家那点势力,欺压当地的穷苦百姓。



图|地主家的公子老照片

百姓们碍于他们家势力大,只能忍气吞声,哪里敢生出反抗的心理啊!在刘雨田八岁那年,父亲为了让家族更上一层楼,将他强制送到私塾念书,想要让他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在朝廷有一席之地,这样连带着家族也能够更加繁荣。

可是,刘雨田整日游手好闲懒散惯了,根本读不进书,天天就会变着法子逃学,不论父亲如何打骂他,他就是不服管教,不愿意将心思放在读书上。毕竟,凭借他的家境,就算自己一辈子一事无成,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成问题,既然这样,考取功名做什么?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本身就非常难,要获取功名更是难上加难,有些人寒窗苦读十年书都不一定能成功,更何况刘雨田这种懒惰的人,他压根就没有金榜题名的机会。他接连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便没有再强制他去读书。

得知父亲的态度后,刘雨田彻底放弃了科举考试,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不少狐朋狗友,在狐朋狗友的带领下,他变得更加放纵了,然而,坏事做多了,多多少少对自己也会有一些影响,刘雨田别的不怕,就在乎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他整日游手好闲、欺男霸女,害怕家里会放弃他,到那时可就麻烦了。

于是,他几次故意惹怒父亲,想要试探他对自己的态度,却没想到家人对自己的溺爱,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父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嘘寒问暖,更加关心了。试问,在这样的家庭里,有这样的家人惯着,刘雨田还会有所顾忌吗?当然不会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