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往往有着不确定性。比如,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就有一个民族叫做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与“俄罗斯”并非是巧合的雷同,而是在100年前,的确有过大量的“白俄人”迁移到中国,修改国籍、繁衍生息。
2021年,俄罗斯族人口达到16136人。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这些俄罗斯族的人民每当谈及昔日的“迁移”时,他们都满脸骄傲的表示:我们是中国人。
“俄罗斯族”是如何形成的?百年前“白俄人”又为何会迁移?如今,他们的生活还好吗?
沙皇倒台,贵族纷纷出逃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沙俄将侵略的目光瞄准了尚在清政府统治下的东北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沙俄先是向清政府“租借”大连这座北方沿海重要城市,在此成立关东州;而后又是以哈尔滨为中心,建立东清铁路。
沙俄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想要以此来一点点渗入沙俄的兵力,为之后的争夺东北地区做准备。
当时想要抢夺东北地区的并不止沙俄这个帝国主义国家,包括日本也是其中的一个。
在1904年,这两个侵略者还为争夺东三省而打了起来,最后在第二年签了个《朴茨茅斯和约》。
两个强盗,就这样视清政府如无物,擅自瓜分了东北南部与北部的控制权。在这之后,原本身处在俄罗斯的一些工人、商人也慢慢的涌入了我国的东北地区。
不过,对于沙俄来说,那几年间它虽然在东北地区取得了一点甜头,但是它自己内部的政务却是麻烦不断。
原因无他,当时的沙俄早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经济就已经非常困难。
19世纪60年代,沙俄还将土地面积有着171.7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贱卖”给了美国,换来了短时间的安定以及700多万美元。
卖了阿拉斯加后,沙俄的财政情况短期内有了一些好转。
但是,随着沙俄侵略他国的企图不断飙升所导致的接二连三战事下,沙俄的财政再次陷入僵局。为此,沙俄政府只能不断的“向内”剥削。
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沙俄政府对工人阶层以及底层人民的剥削更是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这也直接导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沙俄陷入了长达数年的阶层斗争。
1917年,沙俄“二月革命”爆发。在这场运动中,沙俄皇权被彻底推翻。几个月后,“十月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彻底引爆。
战火纷乱之际,不少的沙俄贵族、商人、中低层资产阶级纷纷逃亡其他国家。
大部分资产阶级的贵族由于担心事后被“清算”,于是大多逃到了土耳其、芬兰、法国等地;其他较为底层的人员,则是一路逃到了我国。
这些逃难的人员,也被“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称为“白俄”。
白俄难民涌向我国后,大都奔向了新疆、东北、上海等地,人数达到了20万之多。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白俄人选择逃到我国,而不是去其他的亚洲国家呢?这就要说到当时的局势情况了。
白俄难民争先恐后跨海出国
在十月革命爆发后,起码有20万人大逃难,有一批“先头部队”尤为显眼,那就是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季捷里赫斯所带领的军人与普通人混合的七千多人。
季捷里赫斯在沙俄时期,曾是陆军上将。
沙俄倒台之后,他就继续带领着“保皇派”的原沙俄旧人,与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开始进行斗争,并在1922年接下滨海边区临时政府的军政大权,企图用所存不多的白军将“反抗者”重新“镇压”。
但很显然,从他接管“军政大权”后,不到半年的时间,白军的临时政府就被他所理解的“反抗者”苏维埃政府,一击即溃。
在小命不保之际,他不得不放弃所谓的“镇压”,开始逃亡。他下令,如果有愿意离境的,都可以跟他一起出国。
至于“出国后去哪里”这个问题,季捷里赫斯“理所应当”的想到了当时正处于战乱下的我国。
于是,他就带领着所剩不多的白军以及平民等7000多人,乘坐着船只,在前方带路,朝着我国行驶。
其他的一些贵族以及中低层的资产阶级听到消息后,也争先恐后的收拾家当跟在他的身后,向着我国的方向驶来。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为了能快速出国,这些白俄人几乎把所有能用的船只全都拿出来了。从快艇、扫雷舰、破冰船、军用运输船、货轮,各式各样的都有。
只是,奈何人数太多,五花八门的船只不仅放不下那么多的人,而且几乎每一艘船都严重超载。
有的白俄人挤不上船,只能绝望的看着船只渐行渐远;也有的则是因为船只超负荷工作,行至途中的时候,直接沉入了深海。
还有很多船只行驶到中途,要么遭遇了强台风、要么就是遇到了日本殖民者在朝鲜半岛附近海域的阻拦。等到他们抵达我国的领土后,人数也越来越少。
不过,对他们而言,也有比较幸运的地方。
那就是当他们到了我国境内后,一方面我国当时处于战乱时期,无暇顾及太多;另一方面我国人民自古对于外来逃难者的包容性比较强,因此在白俄人进入到我国境内的途中,倒也算顺畅。
1923年,随着白俄人不断的涌入,前前后后在东北地区的白俄人已经达到了50万之多。
50万,算是白俄人口的一个转折点。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在当时,白俄人不断涌入我国的时候,北洋政府也刚好与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
因此,一些在我国生活不习惯、或者是担心日后被苏维埃政府“清算”的白俄人也开始纷纷向苏维埃政府“投诚”,返回了刚建立不久的苏联。
再后来,当日本对我国的侵略企图越发明显,抗日战争一触即发之下,又有大量的白俄人出于安全考虑,陆续离开了我国。
对于这些白俄人“重新回国”,苏联的态度一开始是偏向于不鼓励也不拒绝。
但是,随着二战的到来,苏联军人的补充越来越紧缺时,苏联便开始向身处我国境内的白俄人积极拉拢。那么,最后有多少白俄人留下来了呢?
白俄人后来怎么样了?
二战结束后,身处我国境内的白俄人数量,与过去对比已经是减少了一大半。
但这还不算完,战事初歇的苏联,对身处我国境内的白俄人又进行了一遍“清算”,将曾经参与过政治活动的那些资产阶级悉数带回了苏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白俄人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如果有愿意留在中国的,那么以后就是中国国籍,属“俄罗斯族”;如果不愿意留在中国的,我国也不会加以阻挠。
在进行又一次“迁移”后,直到1955年,白俄人的去向与归属问题,才算是终于告一段落。
留下来的俄罗斯族人,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倾向中俄友好的;也有一部分,则是因为此前在迁移到中国的这些年里,已经与中国人互相交往、通婚。
这么多年里,俄罗斯族人可以说是中俄两方友好往来的一个鲜明的代表。
除了通婚、友好往来以外,我国对于这一个新增的民族亦是秉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包括对于俄罗斯族原有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
数年前,被称为俄罗斯族民族乡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就曾将俄罗斯的多项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就包括有俄罗斯的巴斯克节日、俄罗斯列巴制作技艺、俄罗斯族婚礼等各方各面。
2005年,室韦小镇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佳魅力名镇”。在这里,既有中国的传统,又有俄罗斯的风情。
虽然此前俄国人经过多番迁移后,留在我国的人数已然不多,但是对于这些文化,俄罗斯族的后人(华俄后裔)依然将其传承了下来。
2011年,巴斯克节被列入了《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到巴斯克节这一天,俄罗斯族人所在的地区,就会像我们过年一般热闹。
从装点房屋、到制作“古里契”;再到用扣子琴演奏动听的乐曲、准备美味的俄罗斯族传统食物,这一切,都充满了欧洲风情味道。
如果是陌生人误闯入了这里,恐怕恍惚间都会以为自己到了欧洲。
俄罗斯族的诞生是历史变迁下所产生的。
虽然这个民族并不属于中国“本土”民族,但是对于一向秉持着包容精神的我国来说,俄罗斯族既然已经成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那么民族与民族之间就像歌中所唱的那般:“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结语
2010年,俄罗斯族经过繁衍壮大,人数较几十年前已经有所增长,达到了15393人。到2021年再进行统计时,则是又达到了16136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现在俄罗斯族人已遍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在传承着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华夏的传统文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他们。当他们说起中国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洋溢出的是骄傲且自信的光芒。
对于俄罗斯族,你有什么了解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