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说:人生就是修行!

分享至

1、心动则境生,心安则道隆!

人生在世,难免经历波折,这其中多是来自人情的翻覆,越是虚弱的人越喜欢“窝里横”,所谓世俗文法,就是周边的环境处处都是由人构成的荆棘,让人不得安宁。

对此,怎么办呢?

“人生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别人如何是一回事,“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我如何是另一回事。

关键是态度。别人如何想如何做是他的因果,我如何面对是我的修行。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红尘如狱,众生皆苦。还是那句话:世自乱而我心自治,斯为正道。



2、西天取经没有必要?

十万八千里路,孙悟空一个人翻个跟头就到了。

九九八十一难,一路翻山越岭,妖魔鬼怪,本来是取得了无字经书,后来又换成有字的,实际上唐僧早已心领神会。

但为什么还要走上这么一遭呢?

内涵是路,意义是过程,因为看见才相信,众生只相信困难得来的东西,凡是轻而易举、不需花费的东西,就不知道珍惜,如阳光,如空气。

所以西天取经是一场借假修真,是公开表演,就是让大家相信这个“经”是真的,是珍贵的,要认真对待。

但其实众生渡不尽,也不需渡,灵山只在汝心头,人唯有靠修行自渡。



3、人类社会能进步,就在于老一辈管不了新一辈。

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明智?

按理说老年人见多识广,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应该比年轻人明智才对。

但有一点年轻人肯定是比老年人强,那就是年轻人看老年人比老年人看自己更清楚。也就是说,老一辈的人往往不能客观看待自己。

所以这就造成了两辈人之间的矛盾,年轻人不愿意听老年人的道理,因为他认为老年人自己都是糊涂,什么都自以为是,思想顽固。

其实人总是这样,很少有人可以明白自己的真实模样,你以为的你、别人眼中的你和真正的你,相当于是三个人。

人啊,要么是按照自己的人设活着,要么是活在别人眼里,要么是做自己——这才是最难的。



4、“他跟我不一样,他不值得浪费时间……”

有这样的想法是人之常情,人都有分别心,把别人归为“我们”和“他们”,认为自己的“正常的、有价值的”,其他人都是“特别的、没有价值的”。

然后心安理得的冷漠和排斥,就像现代社会的人看到一个游牧部落的人一样,别人的处境是别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这其实是把自己当人看,把别人不当人看。

乔布斯曾谈及他接受到的珍贵启迪,“我有幸接触过一些伟大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公司老板,不管是总统还是贫民窟的穷人,态度完全一样。”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生在世,如果连基本的同理心、同情心都没有,那还算是人吗?

亚当·斯密也曾表示,人之所以会关心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就是因为人与生俱来有一颗神圣的同情心。

对每个人都尊重,都坦诚,都理解,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5、向前看,是一种思维方式!

乐观的人总是向前看,反过来说,向前看的人总是乐观。

但很多人都是喜欢向后看,整天想过去的事,或者纠结于现在的问题,心神都囿于其中。这样就容易悲观,老有改变过去的想法,想着怎么释怀。

实际上这是自我局限,人生是一个整体,你只有走到前面才能化解过去和现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成长是最重要的。

永远心怀希望,希望就是智慧,未来永远是乐观,乐观的人才有未来。

现实有时候是无解,希望和乐观就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主观意识也能定义客观世界。



6、人不能漫无目的。

没有目的就没有秩序,看似自由,实则如飘絮一样毫无自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