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47岁被派到上海解决问题,48岁担任上海副市长,69岁官至副国级

0
分享至

2016年7月2日,原上海市副市长陈锦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陈老走之后,宝钢集团的许多老员工聚到一起,缅怀他当年在上海工作的往事,纪念这位为宝钢的建设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

一位老同志这样评价陈锦华同志:“宝钢人会永远记住他!他永远活在宝钢人的心中!”



特殊时期进驻上海

陈锦华出生于1929年,安徽青阳人。

他解放前在上海印染厂当过学徒,解放后历任上海市轻工业处秘书、轻工业部计划组负责人等职务,参与了新中国纺织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化学纤维工业发展做出了了重要贡献。

1976年10月,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但留在上海的“四人帮”余党贼心不死,紧锣密鼓地策划武装暴动。

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派出了以苏振华、倪志福等人为首的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10月12日,中央、国务院20多个部委抽调100多人,组成工作组飞抵上海。

各部委选派的都是政治上可靠且精通业务的骨干,陈锦华就是轻工部首批派往上海参加工作组的人员之一。



到了上海后,陈锦华分管文教工作。

上海的文化艺术领域地位显著,被称作全国文艺的“半壁江山”。特殊时期,“四人帮”把握舆论阵地,上海的文教领域自然成了重灾区。

陈锦华明白处理好文教领域的问题有多重要,因此深感责任重大。

他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清除“四人帮”的遗毒,努力恢复文教系统的正常秩序,尤其是注重为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平反。

特殊历史时期,上海受到迫害的老干部人数超过了十万人。



经过中央工作组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总计复查了91917人,其中包括高级知识分子1400人,占应复查总数的96.5%,让大批文艺工作领域的干部和骨干恢复了工作。

这为上海文化事业日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见证共和国经济腾飞

1977年,48岁的陈锦华出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同时兼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建设指挥部书记。

从此,他一路经历、见证了宝钢的建设和发展。

宝钢建设之初,一直饱受质疑。1980年冬天,宝钢工程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下马”。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只有陈锦华没有放弃。

他坚持给国务院领导写信,提出“细水长流,缓中求活,工程不致完全中断”三点建议,并提出每年只需要再给宝钢增加三四亿元投资即可。

这封信发出后,陈锦华担心牵连他人,特别在上海市委会议上声明:“这是以我个人名义写给中央的信,我个人负责。挨批挨骂,我也不后悔。”

这种敢说敢为、勇于担当的魄力,让他赢得了上海各界的一致好评,也为处在低谷期的宝钢换来了一丝生机。

后来李先念回忆起宝钢发展史的时候曾说:“在一片‘下马’声中,只有一个人坚持不同意宝钢‘下马’,此人就是陈锦华。”



1981年8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宝钢一期作为续建项目。”

六年后,宝钢一期工程终于建成投产,对我国钢铁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如此,宝钢集团的老干部、老员工们,对于陈锦华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离开上海后,陈锦华参与了筹建了中石化公司;后来又主持国家体改委和计委,推出了包括股份制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

1998年3月,陈锦华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汽车制造业应对入世挑战等问题上提出了很多有分量的意见,还曾4次率团访问非洲,为推动中非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陈锦华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生涯,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多个重要单位担任过领导职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在时代洪流中,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东浪流史
江东浪流史
千古风流人物
1097文章数 5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