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放故事|又见月亮圆——医生与作家的故事

0
分享至

又见月亮圆

——医生与作家的故事


作家周云和老师,是中国作协会员、宜宾市作协主席,他记录的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巨著“旋转的太平坝”和“水拍金沙”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他也是西部放疗协会常委理事、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贾钰铭主任医师的好朋友。得知他堂兄患上了肺癌,在贾医生处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周先生用笔名“周谋仁”写了一篇文字表扬贾医生团队。文章不是表扬信,隐去了大家的名字。我们一起看看,作家怎样记录这件事,换一个视角看待肿瘤诊断治疗吧。

中国人向来很在意“8”这个数字,说是兴旺发达、大吉大利之数。2023年8月8日17:38时,算是好期会好时辰吧?我却接到一个不那么吉利的电话。

大嫂打来的,声音满含焦急与无奈:“你大哥,你大哥……”我心中一凛:“大哥怎么了?”“去医院检查,肺癌晚期,已经转移到头上去了。我该咋个办啊?”我耳门子嗡地一声响,忙问:“确诊了吗?做切片检查没有?”大嫂说:“确诊了,做了切片活检,结果还没有出来。”

大哥病情究竟怎么样?我立即想办法询问接诊的专业医院医生,问到的情况与大嫂说的一致。

我心里十分难受。大概二月还是三月份的时候,见大哥很消瘦,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他说没有,我就没再多问。是他右手臂青了,痛,拿东西困难,大嫂陪他去医院,检查出血栓的同时,检查出肺上的病来。大嫂感觉“天一下就塌下来了”。但她明白,必须挺住,必须在大哥面前哭脸当笑脸。”——《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我们看惯了科技文章,病历记录也是直接了当,而周老师的开篇是家属的电话和大家的心情,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医学记录现在倡导“叙事医学”,就是一种与患者及家属在“共情”状态下的沟通和记录。

出于对贾医生的信任,周老师对堂兄和大嫂建议是在宜宾治疗,技术水平不存在问题且与医生沟通和照顾病人更方便,比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要好。

“在哪里治呢?大哥想去省城一家大医院,说有亲戚在医院,有住房在省城。对于住院,我深有体会,只要想起在医院“欢度”中秋元旦除夕夜的情景,就有不寒而栗的恓惶。我毫不隐瞒地说出了我的观点:大医院固然好,但我更倾向于就地医治。病中人,颠簸两三百公里禁得住吗?大医院人满为患,预约挂号做检查等结果,哪一样不排班站队?再说省城总要往医院送饭送东西吧?这是很麻烦很恼火的事,折腾来折腾去,没得病都要整起病。在当地医治,据我了解,这家医院技术力量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重要的是你家在医院附近,和医生沟通,三餐可以在家里吃,晚上可以回家住。”——《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周老师的解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在宜宾完成了病理诊断、基因检测,其中有一个指标提示免疫治疗有效。于是大家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采取了“去化疗方案”,口服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一家子都高兴。

大哥大嫂采纳了我的意见。我鼓励大哥要适量运动,能坐就不要躺,能站就不要坐,能走就不要站。小区环境好,是散步的好地方,每天去走三五千步,对你养病大有益处。大哥平时就不爱动,病了更不想动。我抽时间陪他散步,在小区内走一圈,一千把步,他便说累,气紧,不走了,这话很令我沮丧。

切片活检结果出来了,去外地做的基因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治疗需要购买的靶向药,自费,贵,多买要便宜一点,大嫂想一次买够一年半年的量。医生说:“你买这么多干啥子?两三个月就行了。”大嫂怔住了,无异于听到对大哥生命的宣判。晚上陪大哥散步,大嫂开车送我回家时,在车上言及此事,我听后沉默无语。下车走进宿舍区,引首长天,皓月当空,银辉皎洁,想到大嫂的话,想到过两天就是中元节,心潮一涌,眼里倏然噙满泪水。我掏出手机,拍下明月,在画面上写了一句苍凉伤感的话:“大哥,你这一生还能看到几次月亮圆?”

后来才知道,我和大嫂对医生的话解读有误。医生的意思是,万一靶向药疗效不好,就浪费钱了。

治疗方案不复杂,先行口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联合20天一次的免疫治疗,不行再增加化疗,一个疗程后输几天液,同时配合吃中药调理。”——《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医生通过CT判定疗效,周老师是根据“中气”足不足,能不能高亢嘹亮的唱卡拉OK判断病人的健康状态。以前散步1000步就累,现在轻松1万步,最多达到1.7万,以前一餐勉强一个肉丸子,现在干饭两碗,说明病人康复良好。

进入正常治疗后,我陪大哥散步的时间少了。9月下旬的一天,我打电话问大哥近况如何。大哥一声兄弟啊,听得我心情为之一振。这是我熟悉的没生病前的声音,中气足,嗓门亮,不含一丝杂质。哪像初病时仰躺在沙发上,说话蚊声蝇语,气若游丝。居然散步散出瘾来,动辄一天上万步,最多一天散了接近1.7万步,说:“不散心头不舒服。”我陪他去一个镇上的亲戚处耍,表弟很热情,邀请他去唱歌,大哥也唱了一首,竟然是高亢嘹亮、要吃两碗干饭才唱得起的《青藏高原》。”——《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宜将剩勇追穷寇”,老一代的人对毛主席的这首“七律”很熟悉,于是很痛快的同意针对已经明显缩小的肿瘤进行了放疗,大家都听毛主席的话。

大哥病情迅速好转。针对已经缩小的肺癌肿块不死灰复燃,医生“宜将剩勇追穷寇”,让大哥做一个月的放疗。没想到弄出一则冷幽默:放疗前得量身定做一个与腹部一样大小的模具。放疗还没有结束,大哥身体长胖,模具显小,不太扣得下去了,医生竟然嘱咐大哥控制点饮食。大嫂告诉我:“放疗完后,你大哥又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我去看片时,打CT的医生说,有一点肺炎。我说是肺癌。医生说看不出来是肺癌呢?”悬在我心里的疑问是,肺上好转,那脑壳里转移满了的癌细胞呢?询问医生被告知:“跟肺上一样同步萎缩了。”现在大哥跟生病前没有多少差异,老远就能听见他说话的声音,麻将可以照样打,大嫂做生意的吧台可以照样帮着站。几天前一个朋友女儿结婚,地点在重庆铜梁,包大巴车去,单面要坐六七个钟头的车,前一天下午去,第二天下午回。我担心大哥受不了,打电话问,他说:“没得事得。”大嫂说:“他在车上高兴得很哟。”我一个朋友,也患上了大哥同样的病,比大哥早检查出来一个月,还没有大哥曾吃啥吐啥、晚上痛得要吃吗啡才能入睡的症状,但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我在朋友病床前,要大哥在电话里鼓励他几句。大哥说:“我正在开车,等哈儿我给你打过来。”

大哥生病时方向盘都把不稳的啊!我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周老师的整篇文章,月亮都在其中,患者时是“大哥,你这一生还能看到几次月亮圆?”而看到身体恢复如初,信心满满,总结的话是“月亮月月圆,大哥会年年继续往下看。”这就是生存时间OS啊,希望患者能有更长的OS。

“大哥又见到月亮圆了。看着大哥身体恢复如初,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谈笑风生,我倍感欣慰,信心满满:月亮月月圆,大哥会年年继续往下看。”

———《宜宾日报》2024-1-23《又见月亮圆》作者:周谋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273文章数 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