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预见2024!“转型脱化”时代开启

0
分享至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降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务实行动。



转变下一步,煤炭行业必须加快向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煤炭利用清洁化、低碳化转变。图片/米粒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降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务实行动。“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窗口期和关键期,也是能源低碳转型的攻坚期,2024年,我国能源变革的担子又重了不少。

  应对气候危机从未如此紧迫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正如电影《流浪地球》的开场白所言,应对气候危机从未如此紧迫。

  2023年,全球变暖速度前所未见。《巴黎协定》希望能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1.5摄氏度以内,超过这一界限,气候变化影响或将越来越严重,特大洪灾、干旱、森林火灾和食物短缺的发生概率都会大增。而如今,留给地球的“额度”已经不多了。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升温,正在逼近1.5摄氏度这一关键门槛。

  气候变化使地球面临突破“临界点”的危险。2023年12月,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迪拜举行,会上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警示:在当前全球变暖趋势下,5个气候“临界点”有可能被触发,包括温水珊瑚礁大量死亡、格陵兰岛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融化、北大西洋次极地环流的中断,以及一些永久冻土区消失。“如果这些临界点被触发,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有可能成倍增加。”

  事实上,气候变暖的恶果已经显现。2023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高发频发,“速冻”寒潮、高温野火、暴雨洪水、风暴沙尘……极端天气严重损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慕尼黑再保险发布的2023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总计约为2500亿美元,并致使超7.4万人死亡。

  全球气候行动的机会窗口已十分有限,加紧兑现承诺、加速转型创新和加强团结合作是推动气候行动的关键因素。

  我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践行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以最大的决心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地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15.9%,森林蓄积量超175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同时,也超额完成了2009年向国际社会宣布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等目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脱化”,先立后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经过艰难谈判和激烈博弈,最终达成了《阿联酋共识》,并首次将“转型摆脱化石燃料”写入文件,人类自此真正开启了摆脱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煤炭资源,煤炭成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工业原料、可靠的能源保障类型。近年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和新能源尚未可靠替代传统资源的现状都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稳定器”。“转型脱化”时代,我国将如何继续行动,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不能复刻发达国家先转型天然气再发展新能源的老路,在‘转型脱化’时代,中国应走‘先立后破、有序降碳’的新路线。”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达成共识。

  由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长期从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在其最新论文《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挑战及途径》对新时代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他强调,短期内我国对煤炭的依赖性仍然很高,新型能源体系对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以及多维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主要路径包括燃煤发电和煤炭转化,前者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清洁高效,而煤炭转化工艺,即现代煤化工还面临着化学化工和相关学科深入研究的问题。现代煤化工创新与突破的目标包括节能提效、节水减碳、低成本以及高质量,涉及科学、技术、工程三个层面,主要过程包括热解、气化、变换、合成、分离以及具有关键作用的催化过程。

  “‘双碳’背景下,我们要深刻理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不是简单的降碳和去煤化,而是生产要素的变革,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生产要素由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直言,下一步,煤炭行业必须加快向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煤炭利用清洁化、低碳化转变。

  安全可靠,才可替代

  “转型脱化”是一个过程,关键在于稳妥有序推进,把握节奏。退煤,我国已有部署,即“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而转型的另一面,则是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实现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

  2023年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标志的一年。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成为我国第一大电源。其中,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是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跃居为第一大电源的主要力量。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累计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累计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不过,大规模装机的背后,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越发凸显。因此,建设具有强大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推动新能源电力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加快建设以储能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另一方面则要发展微电网等分布式电力系统,提高新能源电力的就地消纳水平。

  另外,可再生能源要实现安全、可靠、替代,离不开技术创新。“谁能够抢先建成大规模稳定使用新能源的技术体系,谁就抢占了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先机。”2023年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2023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表示,世界经济将从能源的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的技术依赖型。

  贺克斌分析认为,目前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稳定使用的技术量缺乏;二是世界经济从对能源的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对关键矿产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中废弃物的问题需要关注,如果缺乏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这一梗阻点足以影响整个体系的运转和成长;三是亟须积极推进、建立健全碳市场,使其成为促进技术研发、新技术转移市场的重要正面杠杆、有效杠杆。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1月下旬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董事长总经理都要配司机?网友辣评:等你停完车客户都跑了

为什么董事长总经理都要配司机?网友辣评:等你停完车客户都跑了

暖心的小屋
2024-06-17 17:08:59
上海19日正式入梅 开场就是暴力梅

上海19日正式入梅 开场就是暴力梅

新民晚报
2024-06-17 19:48:11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丰田“最好卖”的SUV上市,最高优惠4万

想买车的可以出手了,丰田“最好卖”的SUV上市,最高优惠4万

车之养护
2024-06-16 15:56:14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前沿讲座课堂
2023-04-28 16:04:32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称中方若不让步,制裁将在20天后生效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称中方若不让步,制裁将在20天后生效

袁周院长
2024-06-17 16:19:32
中国强制清场,菲律宾还想赌?国防部回应两个字,美国找南海炮灰

中国强制清场,菲律宾还想赌?国防部回应两个字,美国找南海炮灰

莫将离
2024-06-17 22:44:46
欧盟求锤得锤,中方对欧猪肉出招,两国总理纷纷找上门

欧盟求锤得锤,中方对欧猪肉出招,两国总理纷纷找上门

票姚校尉
2024-06-17 18:49:15
当了酒店前台才知道的秘密!网友:瓜太多,根本吃不过来!

当了酒店前台才知道的秘密!网友:瓜太多,根本吃不过来!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0:56:00
2024年欧洲杯的“东德之殇”:东西德差距仍明显,狂欢不属于东部

2024年欧洲杯的“东德之殇”:东西德差距仍明显,狂欢不属于东部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17 23:33:36
国内智能手机排名重新洗牌:OPPO跌出榜单前五,第一名遥遥领先 !

国内智能手机排名重新洗牌:OPPO跌出榜单前五,第一名遥遥领先 !

最潮家居评
2024-06-16 10:58:59
气势1:老川惹祸,找加代摆事

气势1:老川惹祸,找加代摆事

金昔说故事
2024-06-17 20:43:35
从配角到主角,票房却从33亿降到413万,这正是影视圈的残酷

从配角到主角,票房却从33亿降到413万,这正是影视圈的残酷

电影侦探社
2024-06-17 21:55:20
中国这个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中国这个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果壳
2024-06-16 16:05:55
荷兰军机东海挑衅,暴露美军心思:若开战,或轰炸上海等经济重镇

荷兰军机东海挑衅,暴露美军心思:若开战,或轰炸上海等经济重镇

胖福的小木屋
2024-06-16 23:50:18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阿胖读书
2024-06-08 17:10:34
朱婷确认缺席!曼谷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名单大调整

朱婷确认缺席!曼谷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名单大调整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7 20:49:04
张之臻苦战三盘迎草地赛季开门红,下轮或战梅德韦杰夫

张之臻苦战三盘迎草地赛季开门红,下轮或战梅德韦杰夫

直播吧
2024-06-17 22:21:21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嘿哥哥科技
2024-06-15 22:11:11
没有比x生活更好用的医生了吧!

没有比x生活更好用的医生了吧!

性学研究僧
2024-06-17 11:19:17
因救人迟到的俞莉博士,已被停诊,院方说辞含糊不清,校方再回应

因救人迟到的俞莉博士,已被停诊,院方说辞含糊不清,校方再回应

暖心的小屋
2024-06-17 18:57:52
2024-06-17 23:50:44
小康
小康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9882文章数 265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地理专题】沙漠中的绿洲,高考地理中的“沙”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黄月英一橙带两紫,三国谋定天下这样的组合也能轻松开荒毫无压力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