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
《砥柱铭》是黄庭坚晚年书风成熟时期一件重要的大行楷书代表作。此作是他为其门生杨明叔所写,内容为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所作。据有关资料记载,唐代薛稷、柳公权等人分别书写过此铭以刻碑。
《砥柱铭》书卷全长11米,卷轴长约8米,通卷高0.376米,写于北宋澄心堂大纸上。前半部分内容为魏征《砥柱铭》文,大字行楷书43行,每行4字—6字不等,全文218字。
高清局部作品欣赏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2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3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4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5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6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7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8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9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0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1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2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3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4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5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6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7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8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19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20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21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22
宋 黄庭坚 行书《砥柱铭》局部23
释文: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亟之险,践分陕之地,缅惟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间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其词曰: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铭文之后有黄庭坚跋语,单字较铭文略小。书卷主体部分前有引卷,绘黄庭坚小像一帧,上题篆书“黄文节公像”,并有隶书黄庭坚小传文字4行。主体部分后则是长达4米的后人题跋。按排列次序,共有宋、元、明、清共26则。据有关史料,除今天所见《砥柱铭》外,黄庭坚至少还写过4件《砥柱铭》书法作品,如《跋砥柱铭后》、《题魏郑公砥柱铭后》等。
更多期待 等您订阅、关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