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州县紧扣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以社会安、乡村美、农民富为落脚点,坚持“六个聚焦”,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聚焦党建引领,推动集体经济提速增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基础、搭建供销平台、强化竞争优势等方式,探索出一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3年,全州县制定《以市场方式选聘村办企业(集体经济项目)职业经理人实施办法》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基金,按自主发展增长部分50%的比例,作为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标准,让干得好的村干部收入也高。同时,鼓励农村经济能人、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以资金、技术、专利入股,领办兴办集体经济项目262个。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组的帮扶重点任务,全面指导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东山瑶族乡白竹村第一书记莫日发驻村帮扶8年,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00余万元。
聚焦乡村发展,推动项目建设落实落地。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年”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全州段项目、全州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州县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同时,推动一批衔接资金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2023年,全州县共投入衔接资金2.463亿元,实施项目382个,完工项目360个,规范录入全国防贫监测信息系统,所有实施项目均开展“全过程”绩效跟踪管理,督促规范实施。
聚焦粮食安全,坚决守牢保粮增收底线。制定印发了《全州县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有序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后恢复一般耕地面积1.17万亩,补划永久基本农田4655.48亩。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防耕地“非粮化”,近两年整治耕地“非农化”13起,治理耕地“非粮化”面积1570余亩。充分发挥全州农业大县的优势,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
聚焦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的工作思路,狠抓石塘生姜、安和槟榔芋、枧塘葡萄、龙水禾花鱼等特色种养产业,加快乡村经济的振兴。龙水镇发挥“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技术、资源等优势,推动“一村一特色”产业项目,按照“稳粮增收”的工作思路,推广“稻鱼共生”高效产业,禾花鱼养殖达9000余亩,每亩预计增收1500元以上。枧塘镇按照“农业富镇”的整体思路,形成以葡萄、香瓜、大蒜、金槐等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新格局,建成总面积达1.5万多亩的葡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镇近1.5万人种植葡萄,年产量达3.8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全县18个乡镇不断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激活乡村振兴增收新渠道。
聚焦扮靓乡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加大对道路两旁、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不规范行为的整治力度,安排346.9万元用于9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全县通过“扩散式”主题宣传活动6场次、悬挂横幅198条、粘贴海报800余张、推送线上宣传18条,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氛围,调动广大村民共同维护好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全州县积极参与“千万工程”示范点打造工作,携手共建和美乡村。把龙水镇响堂岭村打造成为各乡镇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的“千万工程”示范点,全面实现农村产业发展、乡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改善,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
聚焦文明创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政法聚力,网格服务,多元参与,治理有效”的工作思路,创新和改进网格化治理体系,不断织密“小网格”做好了乡村治理“大文章”。全县共划分村(社区)微网格1337个、村(居)民小组微网格3109个,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2760多个,吸纳成员近2.3万名,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万余件。推行“云端”会议,“云”端监管,“云”端治理,初步实现党建“四网”融合,监控探头覆盖全县286个村(居)委。2023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治宣讲宣传活动6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受教育群众12.6万人次,通过“红色调解室”,排查化解纠纷763件,化解率达到98.5%,全力服务保障了群众的安全。(王慧 蒋涛 江巧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