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26岁,1天前和朋友聚餐,大量饮酒后出现剧烈的腹痛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血糖26mmol/l,尿糖++++,尿酮体+++,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医生诊断他患有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一周的紧张抢救,张先生终于脱离危险,出院后继续胰岛素降血糖。对于病情,张先生及家属很惊讶,因为张先生以前身体一直很好,体检也没有发现血糖升高,家里父母兄弟也没有糖尿病病史,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下发生两种危险的急性疾病。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胰腺炎和糖尿病之间真的有联系吗?
了解胰腺
胰腺位于我们的上腹部,靠近胃和小肠,胰腺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外分泌功能,即分泌各种消化酶帮助食物消化;二是内分泌功能,即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用以维持血糖稳定。这两大功能异常均会引起疾病,外分泌功能不足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但是,由于胰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有强大的消化能力,其不适当分泌反而会导致胰腺及其周围器官被消化破坏,引起胰腺炎,危及生命。而内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最常见就是糖尿病。当胰腺炎发生后,这两个功能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胰腺炎的种类和成因
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通常是突发的,可能由于饮食不当、过度饮酒或胆结石引起,如开头说到的张先生就有大量饮酒病史。而慢性胰腺炎则是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遗传因素引起,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不适,往往因为症状不典型被忽视。无论哪种类型,胰腺炎都会导致胰腺组织的破坏,最终影响其正常功能。
急性胰腺炎如何导致糖尿病:
当胰腺炎发生时,大量的胰液会破坏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是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糖尿病发生。国际上将胰腺炎引起的糖尿病成为3C型糖尿病,足见对其重视程度。近年来,以急性胰腺炎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发生有上升趋势。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胰腺炎的患者也在增多。
其实,急性胰腺炎合并血糖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胰岛β细胞破坏和升糖激素水平升高这两方面因素。胰腺包括外分泌腺体和内分泌组织,两者处于同一器官内。因而,不难理解,导致胰腺广泛破坏的急性胰腺炎(外分泌腺)除了破坏胰腺外分泌组织外,同时也会破坏胰岛细胞。而胰岛内主要包括α细胞和β细胞。其中,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作用;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降血糖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两种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胰岛β细胞损伤较α细胞更严重,因而胰高血糖素较胰岛素相对更高,这种不平衡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肝脏及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障碍也是血糖升高的原因。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甚或是休克症状,可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并阻断胰岛素降糖效用,降低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慢性胰腺炎与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引起糖尿病亦被广泛关注。慢性胰腺炎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减少,与胰腺炎反复创伤或者酒精直接毒性作用有关。国外研究报道:在胰腺钙化之前,约有20-30%慢性胰腺炎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而对于已经发生胰腺钙化者,70%合并糖尿病,且另有20%出现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往往发生于消化不良症状如脂肪泻之前,主要原因是胰腺外分泌组织储备能力更大,是内分泌组织的3倍以上。
慢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有以下特点。胰岛素敏感性较高,易发生低血糖。原因如下:1、慢性胰腺炎患者多有嗜酒经历,糖异生被抑制;2、患者热量摄入不足;3、胰高血糖素水平较低,胰高血糖素与肝糖合成关系密切。4.部分患者合并肝脏疾病,出现胰高血糖素抵抗,易出现低血糖。
此外,慢性胰腺炎患者胰高血糖素相对下降,有利于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此外,胰高血糖素水平下降可以减少肝脏脂肪代谢、酮酸合成以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慢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待更多研究。
糖尿病对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糖尿病对胰腺外分泌功能亦有不良影响。最初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其胰酶(如淀粉酶/弹性蛋白酶)分泌显著下降。后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亦有研究发现其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特别是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更为多见。
目前认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可能继发于胰岛素分泌下降和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胆碱能输入减少有关。胰腺内、外分泌通过门脉系统联系在一起,这将导致高滴度的胰腺激素到达胰腺外分泌腺泡细胞。胰岛素可以结合在胰腺腺泡细胞上,刺激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胰腺腺泡细胞蛋白合成下降,而胆囊收缩素刺激淀粉酶分泌作用亦下降。再次证实糖尿病可降低胰腺外分泌功能。尽管外分泌功能改变,但多不足以引起营养吸收障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会有腹痛
单纯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痛,临床上也十分多见。有经验的内分泌医生会仔细检查腹部体征,并会做一些相关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肾结石甚至是心肌梗死等引起腹痛的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合并其它急腹症,其病情会更加危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预防与管理:
长期的饮酒、高脂饮食、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理解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如减少饮酒、采取健康饮食、定期运动等,可以帮助预防急慢性胰腺炎发生,从而间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那些已经患有胰腺炎或糖尿病的人,积极的疾病管理是关键,包括药物治疗、改变暴饮暴食、嗜酒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的医疗检查。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总之,胰腺炎和糖尿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提醒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我们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对我们未来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后期积极的疾病管理,可以有效保护我们宝贵的胰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已经患病,也可以拥有健康、充实的生活。张先生的故事就是一个警钟,时刻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鲁 郡
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