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著作等身,博览群书,不但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精彩的文章,也还写了例如《沁园春 ·雪》、《卜算子·咏梅》等精彩的诗词。
那么,你以为毛主席就只是一位文化水平很高、却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文人吗?实际上,伟人毛主席可是文武双全的,他还提出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经典名言。
毛主席家学渊源,崇文尚武,出身于著名的韶山毛氏。而韶山毛氏的始祖名叫毛太华,乃是明朝时期的武德将军。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简单提一下毛太华的生平,以及由他开创韶山毛氏家族的前后经过。
毛太华生于元朝末年,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1352年左右,祖籍是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
那时候,元朝的基层官吏对百姓很苛刻,征收了很多的苛捐杂税,百姓是苦不堪言。
于是,年轻的毛太华跟着几户姓蔡的同乡南迁讨生活。一群人走走停停,没路费了就干一段时间活赚路费。当时,天下大乱,因此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去处。
最终,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毛太华等人定居在了云南丽江的澜沧卫。
一开始,毛太华就在当地干农活。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先进的农耕技术,他们很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欢迎,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到了公元1482年,大明朝廷实行改土归流,在当地实行直接管理。为了巩固政权,保卫一方平安,就直接在当地汉人中招收了一批军士,毛太华也在其中。
当时,毛太华已经娶了一位当地纳西族女子为妻,又在不久后升为了百户,手下共有120名军士。
1395年,毛太华因筑城、军演等功劳,被封为武德将军。
那么,毛太华后来又为什么迁往湖南呢?原来呀,明朝初年,由于战乱的原因,湖南人口大幅度减少,朝廷为了保持各省平衡,就从旁边的江西调了很多的人去湖南生活。
一方面,毛太华虽然已经定居在云南澜沧卫了,但毕竟原籍还在江西,也在填充之列。
另一方面,澜沧卫中的湖南人很多,尤其以长沙、湘潭等地的士兵最多。这些老家湘潭的士兵们,也极力劝说毛太华一同前往湘潭定居。
综合以上两种原因,毛太华最终决定从云南澜沧卫前往湘潭生活。
毛太华和妻子王氏共生育了四个儿子,他就带着老大毛清一和老四毛清四去往湘潭,把老二毛清二、老三毛清三留下来继承军户。
后来,毛太华留在云南的两个儿子经过繁衍生息后,逐渐壮大起来。在云南丽江永胜县,以毛氏命名的村庄有河口毛家村、凤羽毛家湾、西湖毛家湾、翁彭毛家村、清河毛家井和片角毛家湾等。
而毛太华和老大、老四则定居在湘潭的七都七甲,这地方后来就是名扬天下的韶山冲,也是一代伟人毛主席出生的地方。
此后,毛氏家族就在韶山冲繁衍壮大,一代代传了下来,而毛主席就是韶山毛氏家族的第二十代子孙。
而《韶山毛氏族谱》的前几页,就简单明了地写出:“我族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崇文尚武。”
根据族谱的记载,在韶山毛氏家族的传承过程中,先后出过3个提督、4个副将、2个参将,因军功受到封赏的多达60多人。这种显赫的军功世家,可谓是非常厉害的传承了。
而从清朝中晚期开始,湖南便武德充沛,湘军的勇猛闻名于天下,并诞生了很多的名将。
毛主席的父亲叫毛贻昌,年轻的时候也加入过湘军,并当上了军官。在军队里,他学习了一些拳脚功夫,并小有所成。
再加上毛家本来就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功夫,所以毛主席小的时候也学过一些功夫。
根据毛主席的回忆,自己小时候虽然有些体瘦,但是颇有胆略,再加上会些拳脚功夫,方圆十里的恶少都不敢欺负他。
当年,年少的毛主席不仅喜欢看书,更是对习武也颇有兴趣,经常去请教当地的武术大师。
韶山有一位武术名家叫柳午亭,乃是八极拳大师,祖上传下来的真功夫。毛主席听闻此人的名声后,就不辞辛苦地走了60里路,去了柳午亭家里拜师学艺。
柳午亭看眼前的这位少年颇有根骨,又是天赋异禀,就把自己家传的八极拳倾囊相授。
毛主席学起功夫来特别快,柳午亭越看越欣赏,就让自己的儿子柳直荀也跟着毛主席学功夫。
柳直荀出生于1898年,比毛主席小五岁,他后来和毛主席成为了至交好友,并于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提一句,柳直荀和妻子李淑一的结合,还是通过毛主席妻子杨开慧的介绍呢。
柳直荀曾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红8师政委等重要职务。1932年9月,柳直荀牺牲于湖北监利。
后来在1957年,毛主席写了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有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柳就是指得柳直荀,骄杨指得是杨开慧。
辛亥革命爆发后,热血的毛主席也加入了湖南新军,投身革命,还在军中接受了半年的军事训练。
自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长期操持大量党内事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在工作之余,有时候会抽空打一套太祖长拳,锻炼锻炼身体。
延安时期,毛主席还曾当着记者的面,打了一套拳,动作行云流水,好不潇洒,一看就是位武术高手。
同为湖南人的陈赓同志,也是出生于武术世家。他的祖父曾经在湘军中当上了军官,后来告老还乡,在家乡买地盖房,以武传家。
所以,陈赓大将的武功也是很厉害的,可谓文武双全。
众所周知,一代名将许世友也是一位武术高手。他曾在少林寺中学武八年,有一身硬功夫在身,在军中颇有威名。
1952年10月,伟人毛主席前来山东视察工作。许世友当时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自然要陪伴在毛主席身边。
在毛主席的专列上,许世友坐得久了,就站起身来给大家表演了一套少林拳,赢得了阵阵喝彩。
而毛主席对少林拳也颇有兴趣,就跟在许世友后面学。并且无论许世友的拳法是快是慢,毛主席都能稳稳地跟上,足见武学天赋之高。所谓一样通,样样通,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把!
纵观古今,毛主席绝对是能文能武的天才。他身负重任,每天都要伏案工作很久,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但是,他却很少生病,应该靠得就是锻炼身体,有一副好体魄的原因吧!
铭记革命先辈的功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