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类文明能延续10亿年吗?10万年是个坎,撑过第一波才能谈后面的

0
分享至

如果你看过一些老的科幻电影,可以发现几十年前的人脑洞还不够大。前人对我们现在的妄想,不能说完全没错,只能说没有一个是对的

这似乎说明,人类对于未来的预测是多么的不靠谱。同样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动辄对未来人类数千万年乃至数亿年的猜想,就显得相当滑稽了。

于是乎,严谨的科学家对未来的猜想,就要比普通大众的想象“保守”许多。

就比如,人们经常讨论,10亿年后的人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技术水平是否能支撑我们走出银河系?

而在科学家看来,10亿年的时间跨度太长,直接就把时间缩小到了10万年。其中一个叫罗格·博奈的天文学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人类文明如何延续到10万年,亦或如何延续更长的时间。

为什么会是10万年

从天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宇宙内天体的年龄起步级别就是亿年,10万年如何压缩成地球上的24小时,连2秒的时间都不到。

所以如果人类“碰瓷”宇宙天体的年龄,这点时间确实太短,从预测未来的角度看似乎缺乏想象力。

可在罗格·博奈看来,人类从史前的原始时期发展到现在,跨越的时长差不多是10万年前后,既然我们已经存在了这么久,所以下一个阶段再存在10万年,应该是没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达尔文的孙子还在上世纪50年代,也曾预测过人类文明的时长。他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预测人类短期的文明发展实际最难,因为不时发生的战争,以及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会干扰甚至误导判断。

相反长时间的预测则不存在这些风险。达尔文的孙子虽然是这么说的,并且他当时预测的时间是100万年级别的,可他对人类能否存续这么长的时间却是感到悲观的。

因为地球上的人口会不断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还会以指数级增加,相反地球上却没有足够供给的能源。未来的人类不可避免将陷入资源枯竭的境地,并最终掉入马尔萨斯预测的陷阱中。

是的,因为这个预测是上世纪50年代作出的,所以并没有提供什么离开地球走向外太空的方案。

回到现在罗格·博奈提出的10万年界限,在他看来这都不算预测,至少很多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已经以万年的时间跨度来制定了。

比如在核废料的安全储存问题上,以瑞典为例,按照他们出台的政策法规,所有半衰期较长的核废料,其安全储存的时间必须得达到10万年以上。而在美国,核废料安全储存的时间也得达到1万年以上。

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大众或许对于10万年的时间跨度是猜想。而在一些领域,10万年的时间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既然要打算让文明延续到10万年以后,接下来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如何平稳的跨越第一个10万年

罗格·博奈认为,下一步人类只要不开启核战争,地球不会污染,再解决好以下问题,跨越10万年就不是问题。

首先要面临的,是地球的容量问题。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间屋子,或者是运行在宇宙中的一架大型飞船,它的容量不会是无限制的。就是说,地球不可能承载无限增加的人口。

110亿人,会是接下来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一旦跨过这个界限,人类未来的生存条件就会恶化。

而在人口增长的问题上存在一个矛盾点,未来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或许还会延长,当死亡时间延后人口又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总人口的规模很快会超过110亿。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罗格·博奈没有给出明确的看法。不过,人类历代经常发生的大规模战争,以及现代阴谋论中出现的减灭人口计划,似乎是一种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办法”。

至于你是否相信历代政府真会用战争手段“合法”的减灭人口,或者真的存在着减灭人口的阴谋,可以通过已经公开的各类信息自行判断。

其次,将世界总人口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后,就得面临资源消耗的问题。人类现在极为倚重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消耗殆尽之前,就得找到成熟的代替品。

核聚变将是延长人类文明的最好能源,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大国也在争分夺秒的研究中。

不过在罗格·博奈看来,人类普遍存在一种惰性心态,即只要化石能源还够用,发展代替能源的规划就不会很强烈。这样一来,一旦不提前准备,未来如果突然出现能源短缺的情况,人类就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他的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比如我国现在正推动核聚变的研究,虽然都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实质性突破,但尽早布局研究,也给将来传统能源耗尽预留了时间。下一步要等待的,便是核聚变的研究何时能成功。

最后一点,在10万年的时间跨度内,人类能否发展出移民外太空的科技。罗格·博奈看来,10万年内大规模走出太阳系的时间不够,技术上可能难以成型,规模太过庞大也无法支撑。

10万年内唯一能畅想的,便是看看火星或者金星能否给改造成适宜人类居住。金星表面的温度虽然对人类极其不友好,但还在上世纪60年代,有天文学家就考虑过改造金星。

具体的操作是给金星整体补水、降温、去除二氧化碳和增加氢。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天王星上可能有足够多的氢气,人类要花费1.5万年的时间,组成大型的宇宙运输队,往返天王星和金星之间运送,一趟运送周期是31年。

另一项改造计划是针对火星的,人类如果未来真的想在火星表面生存,至少需要将其温度大幅提高213℃。温度之外,火星的大气层规模也要比现在高出100倍以上,这样才能确保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也不知道,马斯克未来的移民火星计划,有没有具体考虑到这些。不过在罗格·博奈看来,假如未来人类有技术大规模改造火星和金星,那就同样也有技术,确保地球继续适宜人类生存。

在那种情况下,还有必要耗费巨额的成本和精力去改造别的星球吗?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不用改造这些星球的表面,在星球上建立地下殖民基地即可。

可如果让人类长期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下,那种滋味真的会比生活在地球表面好受吗?显然,这就不是现代的人类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假如人类真的利用技术挺过了第一个10万年,接下来还会面临什么呢?

人类能活过动物的周期性吗?

我们属于典型的哺乳动物,而哺乳类动物的存在周期是100万年。未来人类不管是否具备了大规模移民太空和改造星球的能力,先要面临来自地球的周期性变化。

比如相当典型的冰川期变化,一旦地球开启漫长的冰川期,人类文明势必将难以在地表大规模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有技术带领上百亿的人口全部逃走,要么都统统躲到地下生存。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技术和成本永远是绕不开的两道门槛。

若是有幸躲过了冰川期,地球周期性的地质变化同样也很剧烈。磁场的逆转,板块的移动,这类大的变化就相当于地球在彻底“洗牌”。不然,地球上每隔1亿年的生物大灭绝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所以,人类的文明当真能延续到地球“洗牌”的时候,不管技术有没有达到,必须得逃出去才能让物种保留下来。

在那种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彼时的人类,已经彻底掌握了离开地球的技术。也只有这样,才能逃过动物的周期性,超过我们的宿命。

你以为这就够了?这仅仅是跳出了动物基因轮回的时间线。在这之上,还有恒星的生命周期呢。

活到与天地同寿是怎样的状态

生命赖以生存的太阳已是个几十亿岁的中年人,它的生命虽说还有几十亿年的时间,但终归不是无限的。这样一来,人类文明要想继续延续,就必须得具备,在恒星灭亡后能继续存活的能力。

现在的猜测是,要么动手打造一颗“恒星”,要么就是离开所在星系,到银河系中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地方。

到了那时候,核聚变肯定是小儿科,人类亦或能通过超辐射来获取黑洞的能量。但即便如此,能否打造依据的平台,从哪里获取别的能源和原料,恐怕都是需要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延续人类文明的方式是有选择性的。在遇到恒星消亡需要做出选择时,是只延续人类基因本身呢?还是带领那时候全部的人类都逃走?

结语

所以回到原来的问题起点,不管是未来的10万年,还是更远的1000万年或1亿年,人类文明的存续始终面临着个体和种群的选择。

至少在一些科学家看来,要达到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要让文明长时间延续下去,这个过程是比较难的。

因为人类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而非静态的社会,不管是人口增长还是其他因素,变动带来的未知性和风险都很大。而且越是随着技术增长,这种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悲观的认为,科学和技术或许并不能无限增长,近500年来全世界的技术进步飞速,但眼下人类在各领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而且短时间内都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所以,一方面人类不能以极限静态的模式,维持和延续地球的资源环境平衡。另一方面,技术突破的速度又无法满足人类在地球被耗干的时候逃离。一旦陷入到这种困境且越陷越深,人类的文明势必不会延续太长而是会走向终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多名85后省直机关下辖事业单位“一把手”履新县领导

湖南多名85后省直机关下辖事业单位“一把手”履新县领导

澎湃新闻
2025-11-01 21:40:27
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天内收到德国承诺的爱国者系统

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天内收到德国承诺的爱国者系统

桂系007
2025-11-01 23:55:46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两周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两周

徐徐道史
2025-10-31 21:45:00
没想到,邹市明承认亏空2亿三个多月,如今竟靠着6岁儿子扬眉吐气

没想到,邹市明承认亏空2亿三个多月,如今竟靠着6岁儿子扬眉吐气

科学发掘
2025-11-01 12:43:28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嫹笔牂牂
2025-11-01 07:46:21
川普的真实受欢迎程度:媒体谎言的帷幕终于撕裂

川普的真实受欢迎程度:媒体谎言的帷幕终于撕裂

斌闻天下
2025-10-31 08:00:03
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愿有条件妥协,到底想干啥?

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愿有条件妥协,到底想干啥?

吃货的分享
2025-10-12 16:02:07
半决赛对阵即将出炉!WTT法国赛11月1日赛程:王艺迪迎战张本美和

半决赛对阵即将出炉!WTT法国赛11月1日赛程:王艺迪迎战张本美和

乒谈
2025-11-01 11:05:41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桂系007
2025-11-01 02:50:24
快递员捡到30万主动上交,失主却说少了20万,快递员一句话他傻眼

快递员捡到30万主动上交,失主却说少了20万,快递员一句话他傻眼

城事录主
2025-08-29 08:10:06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石榴立大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石榴,或能降低2种并发症

石榴立大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石榴,或能降低2种并发症

小舟谈历史
2025-10-18 09:25:25
被大陆立案侦查后,顽固台独分子沈泊洋到底有没有害怕?

被大陆立案侦查后,顽固台独分子沈泊洋到底有没有害怕?

总在茶余后
2025-11-02 00:34:57
五对夫妻的工地住宿舍,每晚轮流干活,女子坦言:夫妻都很自觉!

五对夫妻的工地住宿舍,每晚轮流干活,女子坦言:夫妻都很自觉!

第7情感
2025-09-16 13:36:45
爱车送去报废:这3个东西必须拆下来,不然你亏大了!

爱车送去报废:这3个东西必须拆下来,不然你亏大了!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1 08:26:45
广州楼市10月大盘点,广州待售二手房从148133变成了147591套

广州楼市10月大盘点,广州待售二手房从148133变成了147591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3:50
万辆MEGA紧急召回!理想汽车承认:我们可能用了“假冷却液”……

万辆MEGA紧急召回!理想汽车承认:我们可能用了“假冷却液”……

DearAuto
2025-11-01 17:00:36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雷斯林
2025-10-31 17:43:41
2025-11-02 03:39:00
说宇宙 incentive-icons
说宇宙
我们永远不能停止对宇宙的思考
1694文章数 53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