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寻城记|地质宫:从“皇宫”废墟中崛起的科学殿堂

0
分享至


坐落在文化广场的地质宫(图片:图虫创意)

如果举行一项投票活动,评选长春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建筑,我想,很多人会把票投给坐落在文化广场的地质宫。

它曾是伪满时代规划的“皇宫”,也曾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起的学术殿堂,时至今日,更是长春这座城市精神与气质的重要象征。

是的,这座庄严而大气的建筑,的确非同寻常。

烂尾的宫殿

这座建筑所处的位置,几十年前,就是长春的核心区域之一。

在地质宫的面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在其正对面,是历史建筑鳞次栉比的新民大街。

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位置重要至极。

没错,因为这里,原本是伪满洲国预留的“皇宫”所在地。


现在的伪满皇宫,当年在设想中,只是溥仪的临时住所 (图片:中国吉林网)

在伪满洲国的设想中,现在的“伪满皇宫”,只是溥仪的临时住所。未来,需要择地新建一座更为气派的宫殿,作为伪满洲国的象征。

而把“皇宫”修建在何处,曾引起了伪满内部的多次激烈争论。

最终,争论的结果是,正式的“皇宫”将建在大房身一带;而在这座“皇宫”完工之前,要先行在当时的杏花村——也就是现在的文化广场一带修建一座“临时皇宫”。

1938年,这座新的“皇宫”开始动工。

根据规划,这座“皇宫”的格局分为三大部分:南部为大广场,用来举办各类大型活动;中部是以政殿为核心的内廷,用于溥仪生活、办公;北部则规划了面积约为20公顷的宫苑,堆砌了假山、挖掘了池塘,作为“御花园”。


伪满“帝宫”规划图

不过,直至伪满覆灭,“皇宫”之中作为核心建筑的政殿也都未建成。

根据规划,这将是一座附带有地下室的建筑,正面左右各长220米、高31米,屋顶采用清朝宫廷的传统琉璃瓦样式,外壁为花岗岩包裹,内部则是大理石构造。

根据规划,这座建筑需要花费八年时间建成,但刚刚开工三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就让这座建筑的修建受到严重影响。

到了1943年,伴随着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水泥、钢材和金属日益紧张。在日方的压力之下,溥仪宣布,把“皇宫”工程所储备的金属材料“献纳”给日军,这座“皇宫”也在地下工程刚刚完工之后,全面陷入搁浅。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直至伪满覆灭,这座“皇宫”之内只有一项工程竣工:位于今御花园公园内的“溥仪避难所”。


伪满“帝宫”规划图

1946年,《伪宫残照记》的作者秦翰才先生曾游历了这座未完工的宫殿,并在书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钢筋矗立,红墙环绕,偶有一两处已经坍塌。后面的假山、树木已经成规模。只是现在这里一片空虚清静,麻雀飞来飞去,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仿佛是替游人叹息!”

长春的地标

在此后的多年里,这座未完工的宫殿,成为这座城市之中最为著名的烂尾工程。参差不齐的钢筋与水泥,杂乱地屹立在这片长春的黄金地带。

不过,很快,这片废墟迎来了转机。

1948年,长春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

百废待兴的共和国急需发展自己的地质事业。1950年春天,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1年,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决定和东北人民政府联合,兴办一所“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之所以是专科学校,是因为专科学制更短,而当时共和国对于地质人才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

1951年8月,由李四光任校长、喻德渊任副校长,一大批地学先驱从全国各地赶来,汇集在长春。此后,建校不到一年,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又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调整合并,改建为东北地质学院。


李四光 资料图片

但当时,这座学校却没有固定的校舍。

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何长工回忆:“我去参加长春地院的成立典礼,那时,学院的教学活动分散在鸽子楼、二院、三院等处,全院处于类似‘游击’的状态,学生们的活动可以说都是在断壁残垣之中。”

何长工随即与长春市人民政府领导具体商谈地质学院的校址及建设。经过商谈,决定在那座烂尾宫殿的基础上,修建学校的校址;学校大楼的名字,定名为“地质宫”。

关于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曾有很多人认为是梁思成及其学生;但伴随着近年来相关档案资料的不断出现,更多人倾向,时任长春市设计公司设计组长的王辅臣才是这座建筑的真正设计者。

1954年——也就是七十年前,这座建筑终于竣工。学校邀请李四光为“地质宫”题额,但李四光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毛笔字不如郭沫若,便转请郭沫若题写;郭沫若非常重视,特地写了许多张,请李四光选定。


郭沫若题写的“地质宫”

而这座宏伟的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了长春这座城市的标志。

根据资料,这座建筑投资达到了700亿元旧币,在当时,以这笔资金的购买力,能够购买4万吨大米,或者修建100公里公路。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由此,也一度引发了争议。


刚刚建成的地质宫


地质宫内部场景 (图片:吉林大学微信公众号)

但以今日的眼光来看,这座建筑,与新民大街两侧宏伟的历史建筑群,确实做到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科学的殿堂

而新中国的地质学,正是从这座建筑之中,迈出了艰难的起步。

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地质人才实在是太过缺乏了——在20世纪50年代初,能源被视为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在全国范围内,专业的地质工作者仅有区区299人。

地质宫,成了为中国地质补充力量的重要枢纽。


东北地质学院早期毕业生在地质宫前合影

1956年,早春时节的一个夜晚,地质宫的大厅中灯火辉煌,乐声悠扬——这里正在举办一场欢送会,为百余名同学送行。

在地质部的号召之下,为解国家用人之急,这些学生们需要提前半年毕业,冲到国家地质勘探的第一线。

在那段我国地质人才最为稀缺的岁月,走出地质宫之后,他们有的进军三峡,绘制了早期的三峡工程地质图;有的赶赴大庆,打响了石油勘探的大会战。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这座殿堂所在的学校曾经改过不少名字——从东北地质学院,到长春地质学院,再到长春科技大学,直至融入新的吉林大学。不变的是,不断有新的成就,在这座建筑中涌现出来。


走出地质宫的学子(图片:辽宁省图书馆)

20世纪50年代,俞建章教授发现了珊瑚的新属,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建章珊瑚”;

20世纪60年代,曾孝箴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航空核子旋进式磁力仪;

20世纪80年代,董申保教授团队完成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

20世纪90年代,林学钰教授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使我国地下水管理工作进入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孙革教授首次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世界上最早的花”这一发现,入选了当年美国《发现》杂志评选的百大科学新闻……


1978年的“地质宫”

沧海桑田,云流沙涌。

年复一年,这座巍峨的建筑,始终默默注视着长春这座城市经历的沧桑巨变,守望着一代代地学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成为所在学科的领军人物。

不灭的灯塔

这座建筑,也承载着长春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

地质宫中,曾留下李四光披星戴月、认真工作的身影,也承载着一代代地学人艰苦奋斗、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1977年,一个名叫黄大年的年轻人如愿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的应用地球物理系(今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地质宫中,他几乎天天泡在二楼的阅览室,沉浸于地球物理学的殿堂。

1992年,他获得留学基金资助,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来到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领衔的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团队,并成为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顶级科学家。


年轻的黄大年在地质宫前留影

2009年12月24日,平安夜。结束18年的英伦生活,黄大年回到祖国、重归母校,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爬上117级台阶,再次走上地质宫的顶层五楼,他仿佛回到当年刚刚迈进这里的那一刻。

学校为他准备的507办公室,与他当年入学时的自习室仅仅隔了15米。透过507办公室的窗户,可以望见文化广场上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2010年,黄大年担任了一个职务——“李四光班”的班主任。两代领军人物,在这一刻产生了某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交接。

几年之间,地质宫507号的灯光彻夜长明。在几年之中,他推动中国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使中国正式进入了“深地时代”;更有国外媒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的航母演习舰队后退一百海里”。


教学中的黄大年(图片:新华社)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燃尽了生命,年仅58岁。

同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斯人已逝、理念长存。

地质宫窗口透出的灯火,将永远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长明不熄。

璀璨的宝库

这里不仅是科学的殿堂,还收藏着无数的宝物。

在地质宫中,设有一座“地质博物馆”。这座场馆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而这些观众中,包括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李富春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

在这里,藏有东北地区最完整的鸭嘴龙化石;

1990年,长春地质学院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合作,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挖掘出嘉荫卡龙骨架化石,骨架高6米,长11米,建立新属新种——嘉荫卡龙。


在这里,藏有被封印在岩层之间的、1.25亿年前的蜻蜓;

1958年,吉林大学地质学家张川波教授在辽宁大城子地区进行的一次常规的地质填图过程中,偶然地发现了这块晚侏罗世的蜻蜓化石,命名为“朝阳中国蜓”。


在这里,藏有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

1996年,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在辽宁北票市黄半吉沟村早白垩纪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并命名为“辽宁古果”。


在这里,还藏有开采自大庆第一口油井的原油;

1959年9月26日,长春地质学院时任书记郭思敬一行5人参加松辽石油会战,带回松基3井(大庆油田第一口井)的原油。


这里馆藏的“娇小长春龙”化石,还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寻找中国美丽化石”公益盛典上,荣获“中国美丽化石”称号……


但遗憾的是,为了保障校园的教学秩序,这座宏伟的建筑,在大多数时间并不向外界开放。许多人只能在路过文化广场的时候,与这座高大巍峨的建筑遥遥相望。

而现在,从吉林大学公众号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1月18日-2月1日,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面向中小学生及社会开放参观,通过吉林大学微信公众号“入校预约”板块,就可以提交申请!

去趟地质宫吧,走进这座充满历史的建筑,看看那些价值连城的藏品,听听那些震撼心灵的故事,感受那些催人奋进的意志与精神。

别错过这次机会!(作者:郭帅)

参考资料: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官方网站

《伪满洲国首都规划》《地质宫的故事》等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伟光   审校:张楠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吉林网
中国吉林网
吉林省第一权威新闻网站。
30870文章数 338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