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数字3和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神秘色彩。
“三生万物”描绘了宇宙生成的奥秘,“逢七必变”预示着事物变迁的规律。这两个数字作为经典语句,浸润着古人对天地宇宙的思考观察。
它们并非故意而为,而是根据运行的事实总结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那么三和七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天地规律,万物由此
中国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探索,总结出了许多自然规律,《易经》就蕴含着丰富的天地人万物的规律。
《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错综复杂,但都有其内在规律,它提出了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构成世界的两种基本力量,阴阳的运动推动着万物的生生不息。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就用来形容天地运行的规律,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来判断,进而提出“日为阳,月为阴”。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父为阳,母为阴,在时间的循环中,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的交替变化维持着世界的运行,阴阳交汇融合,就产生了万物。
然而,万物的发展并非完全随机,而是有固定的周期和节奏,中国古人发现“七”是个重要的数字,它包含节律和周期性。
因此七天为一个周期,七七四十九天成为一个大的转折点,四季更替,也印证了“逢七必变”的说法,“七”也代表了一个循环的结束,有了新的开始。
在探索自然规律时,中国古人提出不要过分追问天道之奥秘,而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述而不议,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家通过观察自然天时,探索事物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人文社会之中。
儒家“天人合一”便认为天道和人文共同遵守的规则是相通的,道家也认为“顺道而为”,人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天地自然,法家则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人的行为,各家学说都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而中国古代科学家也在观测自然现象,寻找其中的规律性。
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星象运动,总结出许多天文规律,编制了精准的星历。中医学则通过对人体运行的研究,找到了脉性的规律,提出“七七四十九天”为脉络成型的重要节点。
在数学上,中国古代数学家发现自然界蕴含着数量关系的奥秘。他们研究出九九乘法表,反映乘法的计算规律。
九九八十一道,道道相生,这同样反映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道理。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华文明智慧的光辉。
神秘数字“七”的来龙去脉
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七"这个数字都寄托着特殊的含义,它的神秘气质源远流长,我们不妨来探究其起源。
在中国,“七”与道家思想有着许多联系,《易经》提出得到“六爻”也是如此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六个阶段,到第七个阶段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人们就常说“逢七必变”。
而《道德经》中“三生万物”讲述了宇宙生成的过程,“三”就是指天地万物。“七”作为它的转折,也就与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联系起来。
中国人讲究“七年之痒”,认为七年是一个感情循环点,这源于人体细胞更新的周期大约是七年。我们常说的“天有七星”、“人有七窍”等,都与“七”相关。
在西方国家,《圣经》中描述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就作为休息日,赋予基督教“七”特殊的含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塑造了“七重天堂”的想象,后世文学艺术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与之相关的元素。
无论东西方,这个数字都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它的独特魅力跨越地域和文化差异,成为人类共通的文化符号。
虽然我们今天对“七”的解读已不再纯粹迷信,但它那神秘的色彩仍让人浮想联翩,牵动人心。“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既然“七”在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我们不妨深入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应用。
中国古代有“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其中“三纲”就是君臣、父子、夫妻三种从属关系。“五常”则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将它们加在一起,正好是数字“七”。
古人还讲究“七出之罪”,这是规范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七种过失,分别是无子、淫荡、不事公婆、许多口舌、盗窃、妒忌和患有恶疾。
中国古代官制中有“三公九卿”,三公就是指太师、太傅、太保,九卿是指宰相和八个部门的最高官员,将三公和九卿加在一起,也正好是“七”。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还有“七音律”,指音阶中的七个音,文学创作中推崇“七步诗”的韵律格式。
“七”之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重要性绝不仅仅因为迷信,而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核心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DNA。
勤能补拙,黄金不是一蹴而就
三生万物,源自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要用三这个数字来描述万物的生成?
其实,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象征着事物形成的完整性和质变的转折点。
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不能一蹴而就,他需要经历努力的阶段,这是一,在努力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二,最后,克服困难后迎来成功,这是三。
一二三的过程代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成长历程。
就说每个人都经历的成家立业,有经济基础是一,找伴侣结婚生孩子是二,子女成家,繁荣昌盛是三,只有经历这三个过程,才能产生一个满满当当的家。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百遍之前,必须先读第一遍,这是一,然后是第二遍第三遍,这是二,经过反复阅读理解,学问心得自然会开窍,这是三。
三生万物隐喻的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事物需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到有的阶段性成长,整个过程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必然性。
只有踏踏实实地从一做起,逐步到二、三,最终成就大事业。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功成不名遂,夫唯勤是必。”
三生万物的三,是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描述,它体现了世事万物的成长规律。我们要牢记努力的重要性,不要贪图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稳扎稳打,最终达成人生目标。
笔者认为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些看似迷信的说法,其实蕴含着古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我们不必深究其中的玄机,但也不应轻视其中的智慧,这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当我们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这种精神或许能给我们以力量。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些定论,因为世事难料,谁又能料定“七”就是一个转折点呢?
古训有古训的意义,我们当存敬畏之心,也当存怀疑之智。世道的变迁无常也许会使那些定律不再适用,我们还需自己去探索,去闯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