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全国共50家单位入选,江苏三地入选,分别是南京市玄武区,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吴江区(跨省)。
入选地区将通过1年至3年的建设时间,分批次验收、择优遴选命名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示范区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南京市玄武区围绕“融”字做文章,空间上更“融”——玄武编制“4+5创建行动计划”,推动环山(紫金山)、傍湖(玄武湖)、沿河(珍珠河)、临街(城市硅巷)等区域创新实践,景区、街区、校区、园区、社区等五区融合发展;平台上更“融”——连续7年举行南京玄武国际城市休闲旅游节,以节为“媒”,制造全域文旅消费热潮。在业态融合上,玄武区瞄准夜经济、首店等“新风口”。构建以“长江路—丹凤街—安仁街—百子亭”为基点的“L”形夜间经济集聚区,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打造首店“首选地”,集聚首店超300家引爆场景消费“沸点”。
苏州市姑苏区进一步发挥古城资源优势,加强“景区+商圈”互联互通,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新场景,全力构建“点、线、圈、面”的空间格局,集聚人气、商气,持续增强古城生机活力。此外,姑苏区还不断探索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古建老宅被成功激活,不断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苏州市吴江区紧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机遇,形成“三区示范·三带联动”的文旅产业新格局,全力打造江南文化新空间,打响“江南文化”品牌。以同里、震泽、黎里三大古镇为载体,着力打造“新江南空间”,同时以长三角古镇发展联盟为依托,打造长三角古镇联动发展新机制。
近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建设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在近期公布了第二批18家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为全国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江苏做法”。
(《零距离》记者/路辉 编辑/国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