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捐赠在大家的想象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流程?我们将不用的闲置物品交给回收机构或者志愿团队,然后由他们将这些物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这大概是我们日常捐赠所能想象到的流程了,但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中国每年捐赠给非洲的二手衣物为例,来解析一下中国二手衣物是如何到非洲手里的。
我们家附近是不是都有一个二手衣物回收箱,我们经常把不需要的衣物放在里面。我们大致知道这些衣物会被送给有需要的人,但我们不知道这个衣服要怎么到他们手里。
二手衣物要想捐赠到非洲,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便是海关。这批没有详细来源、没经过备案审批的衣服要想运送到非洲,先得给自己找到一个“身份证”。
如果一定要以捐赠的名义运送到非洲,那你将要面临史上最严检查。因为国与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如果这批衣物里混入了什么危害社会的东西,很容易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国际纠纷。
海关查的严随即导致的第二个问题便是,出口的高额费用谁来支付?谁来办出口审批的一系列流程。
先不说普通的志愿者是否了解海关报备的流程,单是办理审批的时间成本之高,就足以让那些兼职成为志愿者的人们放弃这个志愿活动。总不能所有的志愿者都不赚钱,就志愿服务吧。
所以这批衣物要想顺利流入非洲,就需要借助别的方式。这个时候出现在志愿者们眼前的便是二手衣物出口公司,他们有足够多的经验去完成海关检验,还能负担出口费用。
这些公司收购二手衣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因为我国二手衣物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处,大约只有10%的二手衣物被利用起来,剩下90%还是闲置状态。
这些二手衣物出口到非洲后,价格往往也不贵,一般2-3美元就可以买下一件二手外套。所以志愿者们也放心将捐赠物交给他们,因为卖出的价格并不是很贵,也算在帮助非洲人民。
这个过程中,这些看到了非洲对二手衣物的需求和国内巨大的产品剩余的人,利用这个商机在非洲开始赚钱,一个二手衣物回收的公司一年营收6000万。
非洲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他不仅仅是经济落后,娱乐文化也相对滞后。这正好与我国相对先进一些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承接。
在我国曾受到追捧的东西慢慢退出市场,迎接新的产品进入市场。而我们淘汰的文化产品正好赶上或者更加超前于非洲的文化娱乐水平。
我国的衣物正好引领了非洲的潮流,在非洲更加受欢迎。现在有人就会问了,那为什么非洲卖的最好的不是欧美的二手衣物呢?
非洲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导致他们的穿着相对会保守一些,这与我国的文化特色导致的穿衣风格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相互适应。
欧美的衣物为了追求装饰性和时尚感,往往在实用性上表现得没有那么出彩。而非洲经济文化落后,需要买二手衣物的家庭往往更需要耐穿的衣服。
由于欧美本地人对购买二手衣物有悠久的历史,当地二手衣物在本国已经形成了一道稳定的产业链,品质相对较好的二手衣物先是在本地人手中流转过几圈之后才会销到非洲。
中国进入快奢品的时代后,我们穿着的衣物往往以快时尚和耐穿为共同特征,既能保证普通上班族每天的日常工作磨损所需,又能保证紧跟时代潮流。
大部分衣物只穿一到两年,基本保持了衣服的基本外形和保暖作用,这样的衣物在非洲市场上属于高级货色,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推崇和认可。
自从在短视频上火了非洲人穿印有中文的衣服,很多的非洲人利用这个机会赚钱,和中国游客收费拍照,也成了当地更加热衷中国衣物的由来。
但是中国二手衣物销往非洲还给当地女性居民带来一个很大便利——中国二手内衣在非洲的热销。非洲的男尊女卑意识影响广泛。
在经济本就不发达的非洲,只会生产更多男性这个消费主力需要的产品,而女性急需的内衣用品往往成了中产家庭的专属,二手内衣的出现解决了当地女性的燃眉之急。
这也不失为大功一件,如果各位不介意这件事的话,倒是可以将自己的二手衣物捐给非洲人民,让闲置物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