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如何教授四快一慢和一点两面?

分享至



林彪16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8岁时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岁进驻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23岁任红军第四军军长,带领红军转战南北;48岁,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

林彪曾带着10万人马进入东北,带回83万铁骑杀向关内;从哈尔滨一路平推到海南岛,势如破竹。

林彪曾躬身隐退10余年不问世事,后以多病之身重返政坛,一返就坐到了中国的第二把交椅。

有人说,斯大林想用10个装甲师一个林彪。今天我们只谈军事,谈一谈价值10个装甲师的林彪战术。

关于战术,林彪曾亲自总结出几点:

三猛原则(猛打、猛冲、猛追),一点两面,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林彪在“四平攻坚”失利后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条就是“攻坚要充分准备,不要打急了”。林彪解释道:

“第一不要怕敌人工事加强了;敌人工事要做好已经做好了,钢骨水泥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土木工事也是这样,要做已经就做好了,顶多是把卧射改为跪射,跪射改为立射,在深了掉下去了,还做什么?攻坚不怕他们工事,攻四平时我们说:“不要打急了,好好准备一番,敌人的工事已经作了三年了;

第二不要怕敌人增援;“敌人增援也不怕,正好,先打增援之敌,再打防守之敌,还不好吗?何况现在敌人就不敢出来增援”。

第三不要怕敌人跑了,“敌人跑出来离开阵地,更好打,从追击中歼灭他。因此没有什么可怕的,还是要准备好了再打。必须把敌情敌型侦察完了,攻击点选择好了,各部队已开到攻击准备位置,火器已进入了阵地,一点两面的布置也摆好了,然后开始打”。

当然,林彪强调“一慢”的同时还强调了“四快”。

锦州的迅速攻克和迅雷不及掩耳的辽西一个昼夜围歼廖兵团就充分体现了“四快”的作战威力,有人形容这些战例就象“大刀切西瓜”——凌厉痛快。可是,锦州的迅速攻克和随后对廖兵团的快速包围都依赖于锦州攻坚前的“慢”。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攻锦州不经过充分的外围准备,部队开到战场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