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杨俊勇是一名老演员,在《红楼梦》、《三国演义》、《太行山上》、《换了人间》等剧中,都有他的身影。
作为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杨俊勇却讨厌自己的演员身份,
甚至说: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不会再当一个演员,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妻儿。”
对杨俊勇有一些了解的观众,都为他这句话而感到心疼。
2021年10月的最后一天,57岁的杨俊勇在家中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他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儿子娶妻生子。
杨俊勇去世之后,最悲痛的莫过于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无比落寞地说:
“爷爷、奶奶、母亲都走了,如今父亲也走了,我们家,就剩我一个人了。”
全家人接连去世,杨俊勇一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杨俊勇196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是家中的独子,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常见的。
杨俊勇从小就聪明过人,喜欢京剧,从小就听《红灯记》,
在他的语文课本上,画的全都是提着灯的李玉和,
老师看了都忍不住赞叹一声:
“画的真像。”
本想批评他几句,但又舍不得,再加上家里父母的宠爱,
让杨俊勇可以尽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颗文艺的种子,也慢慢在他心里发芽。
从小学开始,杨俊勇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唱歌,朗诵,主持,画板报,样样拿手,
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演戏,每次学校排练儿童话剧,他都是积极分子,偶尔还能拿一张奖状回去。
父亲见此,只能无奈的叹息:
“随便他折腾吧,反正以后也是接我的班进工厂。”
在父亲眼里,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和文艺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可杨俊勇读初中的时候,一个机会,让他如愿以偿的走上了演员的道路。
1978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了儿童话剧班,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小演员,
长得不错,还是文艺骨干的杨俊勇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推荐,顺利被中戏录取,
和他一个班的,还有蔡国庆、许亚军等人。
在这个儿童班,杨俊勇一下就成了最不出彩的那个,
许亚军长了一副好皮囊,又爱俊俏,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而蔡国庆生就一副好嗓子,还为广播电视台录过很多歌曲,也是小童星般的存在,
只有杨俊勇,出身普通,才艺普通,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但杨俊勇并没有气馁,反而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习,一点点的打磨自己的演技,
慢慢的,老师也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
他不仅没有其他孩子身上的浮躁,处处透着成熟稳重,
而且谦虚好学,是一个闷头做事的人。
于是在毕业的那一年,杨俊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但当时恰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缺人,便又把他安排到了儿童剧院。
杨俊勇不仅没有沮丧,反而很高兴,
因为相比当老师,他还是更喜欢演戏。
02
杨俊勇的演员之路并不顺利。
到儿童剧院之后,他因为过了变声期,而且太过稳重,
所以只能在舞台上演一些配角,比如长辈、领导、老师之类的角色。
但杨俊勇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借助剧院的舞台,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
很快,他就成为整个剧院的佼佼者,每次剧院来新人,领导都会交给他带,
演技好,做事认真负责,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1983年,已经是名导演的王扶林打算拍《红楼梦》,杨俊勇得知后很兴奋,
立马就把自己的资料寄了过去,一直等了好几个月,导演组的人才通知他去参加《红楼梦》的培训班,
为了拍好这部剧,王扶林也是下了血本,为了让所有演员真实的还原大观园的景象,
特意为他们找来了研究红学的老师,不得不说,那时的电视剧拍摄,是真的用心。
经过培训,反复试戏之后,杨俊勇在剧中出演了“贾蓉”这个角色,是“秦可卿”的丈夫,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杨俊勇在拍摄现场几乎是书不离手,
在他的精彩演绎之下,把“贾蓉”的荒唐无耻表现的淋漓尽致。
王扶林在看了他的表演之后,很是惊喜,暗道捡到了宝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打算找唇红齿白的许亚军的,只可惜许亚军当时有别的戏。
这部经典之作历时四年,终于在1987年的时候开播,在名著的加持下,
这部剧一经播出就广受关注,引发万人空巷的观剧狂潮。
杨俊勇虽然没有像陈晓旭那样大红大紫,但知名度也提升了不少,
很多导演都向他发出邀请,可在看了剧本之后都被他拒绝,
红楼梦珠玉在前,其他剧本他实在是难以下咽,于是回到话剧团继续演话剧,
或许,这也是杨俊勇始终不红的原因。
4年之后,王扶林终于写出了《三国演义》的剧本,又在全国范围内找演员,
杨俊勇得知之后立马戏瘾大发,从不求人的他马上给王扶林打电话:
“王导,一定要给我留一个角色啊,不要片酬也行。”
王扶林也被他逗笑了,其实就算杨俊勇不给他打电话,他也会找杨俊勇的。
于是,杨俊勇又演了一部四大名著,在剧中书饰演了“曹丕”。
演完这部剧之后,杨俊勇在话剧和影视剧全面开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他之所以降低自己的接戏标准,是因为他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