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大屏幕上出现了李白的两句诗。
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很美,给热闹的发布会晚宴添了一分温情和浪漫。
我打开手机,想找找这两句诗的出处,心里想着,要是李白活在当下,看到峨眉山建了这么个酒厂,想必也会很开心。相比你我,他可是更懂酒之人呐……
我身处的,是叠川麦芽威士忌的发布会晚宴。高朋满座,杯觥交错。酒过三巡,我和几位许久未见的朋友打招呼。
我们聊起晚宴上刚品鉴到的叠川纯麦芽威士忌,一个共识是,它一点不像是一个新酒厂出品的威士忌,完成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有点惊叹其风味的复杂与平衡,这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酒厂之行变得更为期待。在那里,可以更全面地寻求答案。
地理环境和气候对威士忌的风味有着显著影响。我对朋友夸下海口,说明天要起个大早,去峨眉山登个顶,切身体会下峨眉风土。
朋友祝我好运, 眼神透着一点怀疑。
果然,第二天我起床已是下午1点半。
心说也好,来四川本就该主打一个“chill”。 于是洗漱完毕,出了酒店,打算走哪儿算哪儿。
其实酒店不远处,就是峨眉山脚。
这天是个阴天。远看峨眉山,层峦叠嶂,氤氲于云雾之中。想来这的确是建威士忌酒厂的好地方。峨眉山地处亚热带,终年雨雾温养,交织着盛夏时节的炽热。这样的气候很利于威士忌酒液与木材呼吸,加速其熟成,造就醇厚的口感。
而据我所知,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之所以落成于此,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水。大多数威士忌酒厂选址都会建在水质优秀的地方,叠川也不例外,一面背山,三面环水。丰沛的降雨和融雪顺着峨眉山茂密的植被流淌而下,经过石灰石天然过滤,形成的是富含矿物质的优质水源。也因此,这里还被“农夫山泉”选为了一处水源地。
时间有限,登山是别想了。
我看到山脚有个报国寺,于是过去转了转。
出来之后,发现报国寺的对面有一小片林地,那是一个珍稀植物园。那天下午 剩下的时间,我就干脆只在那里转悠了。
树真是好看,百看不厌。
给你们也看看。
⛰️
如果说此前两天的行程是算是开胃菜的话,那一天之后的酒厂之行真可谓一道大餐。
我之所以这么期待去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有两大原因:
一是作为一个威士忌爱好者,自然想全面地了解,中国原产的叠川纯麦芽威士忌,是怎么理解和体现中国风味的;
再者,是因为建筑。
在来峨眉山之前,我就看到过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的建筑照片,了解到这是 Neri&Hu 如恩设计研究室的一个作品。如恩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大奖中屡获殊荣,叠川酒厂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不过,光看照片是远远不够的。
建筑不只是视觉图像,它也要通过人与之相遇来理解,它的体验还来自真实和想象中的身体性接触。比如身处其间向外眺望,或者看到外部景观是如何被引入的。至于建筑的材质,也是要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理解它们的语言。
所以那天出发前看到太阳出来了,那种感觉像是被祝福了一般。因为阳光之下可以更好体会建筑的光影——那是建筑之美的一部分。
进入酒厂没多久,就看到“叠川”的大字,乐滋滋地跑过去合影留念。
我后来得知,这两个字竟然不是用毛笔写的,而是用麦穗做成的“麦笔”挥就,这支笔,被陈列在游客中心的一个空间里。
“叠川”大字的对面,有一个水池,水里矗立几块“假山石”。 但你走近一些会发现,它们并非石头,而是不锈钢金属块。
这其实是艺术家展望的一个作品,具体是什么,容我卖个关子,稍后介绍。
走过这片水池,就正式步入酒厂的迎宾大厅了。
在这里,可以远眺游客中心的主体之一,那个圆环形的建筑,品川阁。品酒室就”藏“在那里面。
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它并不像有些建筑那样,刻意彰显自己的存在,而只是微微露出地面,建筑整体则是隐于地下的。如恩设计和叠川酒厂在建造时有个理念,以谦逊而朴素的姿态,致敬这片古老的土地。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与当地水土融为一体。
这个理念贯穿在叠川酒厂的建造始终。留意那些石墙和屋顶的瓦片——前者来自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石,重新锻造之后形成的材料,后者则是来自峨眉山当地回收的黏土瓦片。这些废弃之物,都在如今这个酒厂获得了新生。
在迎宾大厅茶歇之后,我们跟随品牌大使,在游客中心的一系列空间里开始全面了解,叠川威士忌的独特风味是如何造就的。
叠川是个好名字。“叠”字,取峨眉美景“灵岩叠翠”之意象,寓意风味层层叠叠,丰富悠长。
为了打造出一款中国原产的威士忌,叠川的“中国元素”贯穿了影响威士忌风味的几乎所有要素——气侯环境、水、原料、酿造工艺、熟成用的橡木桶。
叠川启用的是来自中国本土的酿酒团队,由首席酿酒师杨涛博士带领,结合苏格兰威士忌的传统酿造工艺,将对中国文化、美食和风土的理解融入其中。
叠川麦芽威士忌同时采用了来自中国与欧洲的高品质大麦,两者相辅相成。在一个小型的麦田空间,你可以比较欧洲大麦和中国大麦的不同样态,还可以亲手触摸,感受下不同的质感,闻一闻它们的不同味道。
这里过去的酿造工艺展示空间颇有趣味性。 除了那些蒸馏模型,还用多媒体动画呈现了叠川威士忌的备料、糖化、发酵、蒸馏和陈年等过程。
事实上,在迎宾大厅的一侧,也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真实的发酵车间的设备。
在通往体验中心品鉴室的路上,还会路过蒸馏车间。
可以发现,1个糖化罐、14个发酵罐以及一对蒸馏器的配比,给发酵留足了更多的空间, 长发酵以及慢蒸馏方式,会让麦芽的气息充分发挥,酒体也会更为醇厚复杂,这样也更能体现峨眉山独特的陈年环境。
叠川威士忌还有一项举措是开创性的。那就是创新地使用了三大洲的橡木桶来进行酒液的陈年。来自美国的波本桶和西班牙的雪莉桶是我们的“老熟人“,它们负责提供酒液的香草花果气息,以及馥郁的蜜饯甜香。
叠川威士忌采用的另一种橡木,是来自中国长白山的单岭橡木。它与声名显赫的“水楢木”同属于蒙古栎。这种橡木非常珍贵,仅允许在特定年份和十分有限的区域采伐。其多孔的木质结构使得酒液可以更好地呼吸,以增益风味。这样虽然会带来更高的“天使分享”率,但也造就了叠川威士忌标志性的东方尾韵。
在了解完如此详细的信息之后,前往下一站的品酒室显得更为有的放矢。游客中心有5个独立的地下品酒室,都“藏“在品川阁的地下。
我们缓步而下,进入这个建筑的内部。在那里,推门而入的所见,也许是整个酒厂建筑里我最喜欢的一幕。
圆形的穹顶,将一块天空引了进来,一幅流云美景;瀑布般的水流倾泻而下,激起层层水浪,形成的圆环波纹,如同建筑的脉搏在跃动;拜日光所赐,阳光透过穹顶,在建筑内壁照射出了清晰的投影,显现出一个别样的日晷。
所有这一切,动静相宜,既是一幅美景,又像是酒厂对于时间这门古老语言的回应。这是个太适合出神或冥想的地方。我在那看得依依不舍,直到被催促再三,才进去了品酒室。
看我这张照片。不用多说,也可以看出来,我还在回味刚才的所见。意犹未尽。
在品酒室里,可以平行品鉴波本桶、雪莉桶和单岭橡木桶三种木桶陈年的酒液。
其中叠川特有的单岭橡木桶风味很不寻常。初尝有些清新,细品时,尾韵逐渐成形,檀香的木质调和陈皮的风味互相交织,颇有东方韵味。
三种木桶陈年的酒液依次品尝之后,再来品鉴叠川纯麦芽威士忌,更能体会其中国风味的独到之处。
叠川纯麦芽威士忌闻起来有浓郁的麦芽气息,辅以辛香料和成熟的水果香;入口时能感受到的酒液的粗犷,酒体饱满有质感,麦芽的甜香被橡木桶的辛香很好地平衡,之后越喝越顺;其尾韵是我最喜欢的,木质调悠远绵长。
品川阁的品酒室出来,我们的下一站,也是酒厂之旅的最后一站,叠宴餐厅。
在介绍餐厅之前,我该揭晓一下之前卖的那个关子到底是什么了。
进入酒厂之后的一路上,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好一些大大小小的金属块,它们像是门口水池里那几个大家伙的小兄弟,有的躺在水槽旁,有的嵌在石墙上,有的离你近,让你忍不住想触摸一下,有的离你远,像在远远地观察你。
这些金属块,是艺术家展望的一个装置作品,名为《分形结构——山水无限》。说酒厂有一块巨石,展望依其形态制成了不锈钢假山石,之后又将其切割成了17块,其中最小的一块做成了一枚戒指,其余16块则留在了酒厂,等着有心人探索凑齐。并且你看每个金属块,有模拟石块粗糙的剖面,又有一面是光滑的镜面,于是会映照出一块天空,它们会随着天气和时间的变换呈现不同的画面。
于是这又是一个无尽的讲述。
在威士忌酒厂这样一个似乎都应该是专业、严谨的语境里,我很喜欢他这个有点幽默感的叙事。
好了,最后一站,叠宴餐厅。
看完叠宴餐厅的设计,也终于可以对整个酒厂的建筑全貌有个大致认知了。
如恩设计的酒厂生产区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
酒厂的游客中心,则采用圆与方的几何元素,对应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与地。
叠宴餐厅呈方形,其下方延展至地下。外部由河岸花园环绕。餐饮空间在建筑外围,其一角悬停在河岸之上,这样的设计使得视野和空间感尤为开阔,身在室内,却犹如休憩于山林之间。
叠宴餐厅的主厨团队,由川菜领军人物徐氏兄弟领衔,他们也是米其林和黑珍珠入选餐厅的团队。叠宴的菜品,都是优选本地食材,采用川式发酵,再从叠川威士忌酿造工艺中汲取灵感,融会贯通。
每一道菜都很精美,食器的造型和风味相得益彰,并且每一道菜也都有对应的叠川威士忌搭配。
开胃菜“叠小碟”,酸爽怡口;雪莉橡木钵钵鸡,自带桶香和酒香;酒浸橡木油淋鳝片,嫩鲜爽口;酒润怪味牦牛肩肉,风味独特,西式烹饪,但又不拘泥于手法;峨眉风土蘸水菜,清甜软糯,回味悠长……
要说我最喜欢的,当属单岭橡木烟熏乳鸽。一上桌,鸽子本身的鲜香,混合特有的单岭橡木烟熏味,飘香四溢。我一个平时不吃乳鸽的人,那天把这道菜啃了个精光,再配以叠川酒厂限定的单岭橡木桶过桶熟成威士忌——我竟然开始妄想在家也要复刻这种滋味。
按说这趟酒厂之旅够完美了。
叠宴餐厅的午宴之后,我还跑去旁边的商店喝了杯单岭橡木桶风味的咖啡。
以“咖啡真好,赞美咖啡”画了个句号。
在酒厂商店除了可以买到基础款叠川纯麦芽威士忌,还可以买到酒厂限定版的两款酒,叠川纯麦芽威士忌PX过桶熟成款以及可以亲自体验手工装瓶的叠川纯麦芽威士忌酒厂珍藏体验款。
但我还是有点贪心,感觉酒厂里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探索一番。看建筑的话,要是能待个一整天才好呢,还有酒厂里那个后花园,我也想多待一阵,去看看都是什么样的树木植被。
一个特别大的感受是,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在游客体验上真是做到了顶尖顺准,专业性和趣味愉悦性上有着非常好的平衡。
想了解威士忌的客人,可以看到麦原料、橡木桶、酿造工艺流程和器材,品鉴不同风味的叠川威士忌酒液;对建筑感兴趣的,可以观察体验中心建筑的形态、材质、光影、空间,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等;对艺术感兴趣的,肯定会留意到展望的金属块——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设计;啥也不想了解,就只是想找个好地方放空的,在酒厂里即便随处走走,也都很舒服。
好消息是,明年1月(没多少天就到了),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就会对外开放预约了。
希望过不了多久,我也能再回去看一看。 到时候, 除了 叠川纯 麦芽威士忌,期待在酒 厂 品味到 更多具有 中国 风味 的威士忌。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